每日经济新闻

    A股正在造就中国新首富,但是背后另有原因——道达投资手记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2-27 20:21

    每经编辑 何小桃

    来源:道达号(微信号:daoda1997)

    今天,大盘跌得一片“惨绿”,沪指下挫24.77点,以3228.66点报收,跌幅达0.76%,感觉冲击3300点整数关的难度在不断提升。不过,即便大盘低迷,但有一只个股却绝对是焦点中的焦点。这只个股,就是刚刚完成借壳上市不久的顺丰控股。

    今天,顺丰强势涨停,总市值超过2500亿元,成为深市总市值第一大个股,顺丰老板王卫的身家,距离中国首富的宝座已经越来越近,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实在这个财富神话的背后,还有着不得不说的玄机。

    关于顺丰的故事,还有王卫的发家史,媒体圈已经有过不少报道。所以,达哥首先想声明的是,对于顺丰的成功,以及王卫的成功,达哥肯定是心存敬意的。毕竟,王卫能够把顺丰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快递公司,必然有其超出常人的过人之处。而顺丰的成功,以及对中国普通人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我认为其重要意义也一点不亚于阿里的马云,和腾讯的马化腾。

    正是因为如此,顺丰刚完成A股借壳上市没几天,这么快就超过万科、超过美的这些老牌绩优股,一举成为深市总市值第一的公司,我们一点也不会感到意外。不过,在达哥看来,顺丰能够成为深市第一大总市值公司,其背后却另有玄机。

    首先,看看顺丰近期的股价表现。上周三,该股大涨8.67%,接下来是连续三个涨停板,短短几天股价的大幅上涨,让顺丰总市值超越了万科。

    不过,看看交易所公布的席位,2月21~23日有一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3000多万元,但另外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卖出了4000万元,其他上榜席位全是游资席位。2月24日,上榜的席位全是游资席位;2月27日,深港通席位净买入了3000多万元,但有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近8000万元,其余上榜席位全是游资席位。

    由此可见,在这一波顺丰控股“冲击顶峰”的战斗中,机构正规军参与得是很少的,甚至可以说是趁机在卖出,游资才是背后真正的推手。

    其次,看一看现在顺丰控股的股本结构。目前,顺丰的总股本有41.84亿股,但流通股本却只有1.33亿股。也就是说,虽然现在其总市值超过2500亿元,但其流通市值只有80亿元。所以,顺丰这个带头大哥,和万科这类大部分股权都已经流通的公司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人都在给顺丰的老板王卫算账,说他即将进入中国富豪榜的前三。但其实他的持股都还是限售股,要等三年后才能解禁流通,所以现在也只是纸上富贵,等到流通的时候,还是不是现在的价格,就不好说了,这和马化腾随时可以套现相比,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当然,不管怎么说,像顺丰这样的好企业能够在A股上市,终究是一件好事情,未来这种公司上市越多,对投资者而言越是好事。

    现在,再说说大盘。今天沪指跌了24.77点,比2月17日那天下跌27点,似乎要跌得少一些。不过,比较让人担忧的一点是,今天大盘又缩量了,沪市仅成交2114亿元,如果继续缩量的话,要想冲击3300点整数关,看来难度会越来越大。

    昨天晚上,达哥在道达号(微信号:daoda1997)文章中,又一次提到了成交量和股价的关系,达哥认为,成交量就是“水”,而股价就是“船”。

    如果成交量持续走低,那么“水位”就会不断下降,“船”所在的高度,也会不断下移。只有当成交量到了相对极低的水平,那么水位会逐渐稳定下来,一旦成交量有所回升,那么股价上行也是很轻松的事情。而一旦有一天,成交量放了天量,未来难以长期再维持高水位的时候,股价也就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顶点。这种水和船的关系,可能也大致就是成交量和股价的关系。当然,极个别庄股可能会无量上涨,但这毕竟是少数。

    明天,将是2月行情最后一个交易日,很快将迎来“两会”行情。在“两会”前市场已经有过一波涨幅之后,我认为接下来可以相对谨慎一些。虽然“两会”期间,也会因为各种改革红利的热议,而存在短线热点的炒作,但把握起来难度较大,也不一定会有持续性。所以,出于谨慎的考虑,我认为明天可以将仓位减少一成,回到四成仓位。

    沪深300指数仓位参考

    日期:2017年2月27日

    今日仓位:五成

    明日仓位计划:四成(减一成)

    一、本仓位是结合趋势研究,设置的非实盘仓位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请注意投资风险。

    二、本仓位跟踪标的为沪深300指数,以实现对指数量化跟踪,避免持仓个股差异影响效果。

    以上内容为道达独家原创投资心得,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欢迎大家转发至朋友圈,并点大拇指为达哥点赞,更欢迎给达哥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2016年企业IPO上市平均时长2.2年 今年要多久?

    下一篇

    江苏绿港股权收购可“退货” 新洋丰退股41% 交易方拟返款2.31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