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先买理财再补录音录像!部分银行打折执行“双录”新规

    证券日报 2017-02-21 10:07

    只要在银行购买的每一笔产品都有录音录像,一旦产生纠纷能够有法可依。但记者发现,在购买时以及购买前的整个过程,销售人员并没有提示有录音录像。但当记者购买产品后,理财经理却提出要到另一个房间录音录像,并递给本报记者一张纸,上面列着问题和答案,要求记者拿出自己的银行卡,通过该银行的可视柜台输入个人信息后,对着镜头,在理财经理问完每个问题以后回答“是的”。

    眼见为实,银行理财销售中的“双录”(录音、录像)的目的就在于此。然而,《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有时候眼见也未必为实,而是可能流于形式。

    根据银监会要求,从2017年1月1日开始,北京范围内全部商业银行在销售产品前,均需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按照程序和规定为投资者介绍产品。只要是在银行购买的每一笔产品,都有录音录像,一旦产生纠纷能够有法可依。

    但是,《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部分银行网点的“双录”工作却是走形式。此外,作为理财产品销售的第一道风控——风险测评,各家银行的执行情况也参差不齐,部分银行对于风险测评的执行也流于形式。

    买完理财再补录像

    去年下半年,北京银监局发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北京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辖区内的银行营业网点设立理财销售专区,提示投资风险,并将所有金融产品信息收录于网站,供消费者查询。该《意见》还明确规定,银行自有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要严格区分,销售过程要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部分银行网点的录音录像工作流于形式,与销售分开进行。

    《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在某股份制银行网点咨询理财产品,该行理财经理推荐了一款万能险,并称该产品是保本的,期限五年,年化收益率为5.3%。在购买时以及购买前的整个过程,销售人员并没有提示有录音录像。

    但当本报记者在理财经理的协助下购买了该款产品后,理财经理却提出要到另一个房间录音录像,并递给本报记者一张纸,上面列着问题和答案,要求记者拿出自己的银行卡,通过该银行的可视柜台输入个人信息后,对着镜头,在理财经理问完每个问题以后回答“是的”。

    《证券日报》记者按照理财经理的要求完成了录音录像工作后发现,该理财经理此前提供的那张纸要求投资者对于“是否了解银行仅是产品的代销机构,是否清楚产品缴费方式、缴费年限,是否自主决定购买本产品,是否已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产品合同条款”等所有问题回答“是的”。

    在《证券日报》记者的要求下,理财经理给本报记者看了各类产品的录音录像统一模板,其中包括:保险产品、开放式基金(除定投)、券商集合理财及信托理财、专户理财、资管计划、理财产品销售、基金定投、贵金属业务、家族信托、全权委托业务等。

    据该理财经理介绍,自2017年元旦开始,银行已经全面实施了“双录”工作,但是由于过程相对繁琐,银行每天排队的客户太多,如果选择在柜台购买产品时进行录音录像,会耽误太多时间,所以才单独设置专门区域进行录音录像工作。不过,该理财经理并未能解释为什么需要补录,而不是在购买产品之前进行“双录”。

    风险测评形同虚设

    早在2011年,银监会就出台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该在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前在本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虽然各银行都执行了此项要求,但在具体地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使得风险评估并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看起来规范严谨的风险评估程序,在实际执行中却过于随意。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虽然客户只能按照风险测评结果购买相应的理财产品,但是客户甚至理财经理却可以指导客户随意填写或更改评估报告。

    在上述《证券日报》记者购买理财产品的银行网点,本报记者就经历了一次“风险测评随意写”。同时,与“双录”过程相同的是,风险测评也可以事后补填。

    由于本报记者购买的此款产品为保本产品,银行柜员在记者缴费后递给记者一份风险测评表,并直接告知,“您全都选A就可以”。

    《证券日报》随后向理财经理询问,“下次购买其他理财产品该怎样填写”。该理财经理回答说:“下次要看您购买产品的风险等级,等购买时我再教您该怎样选择。”

    本报记者随后走访了多家银行网点并体验其风险测评环节发现,各家银行风险评估测试,基本为走过场。

    一位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个风险评估其实作用并不大,但是按照规定首次购买前都要做。我们也知道很多问题都是随便回答的,有时候为了购买相应的产品需要重新测试更改选项才可以。”

    在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理财经理的回答显得有些无奈,他表示“顾客要买理财产品,我们也不能不卖,只能指导怎样填写选项。”

    不仅是银行工作人员,一些受访的投资者对于风险评估也不太重视。“银行说是规定流程,我就作答了,只要能买到理财产品就行”,一位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上一篇

    【快讯】早盘券商股全线拉升。截至发稿,该板块以1.48%的涨幅领涨两市,相关个股大面积飘红,其中国元证券涨4.46%、山西证券涨2.75%,华泰证券、长江证券均涨逾2%。

    下一篇

    退货、提前还款手续费分文不退 银行消费分期涉嫌“霸道条款”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