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菁蓉汇”两岁之路 从“造星”到“造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2-08 21:21

    对成都来讲,通过“菁蓉汇”对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起到了推动作用,对汇聚高端要素,比如人才、科研院所、高校乃至资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项目孵化、创业导师、相关PE、基金公司等都带到成都来,企业孵化,再培育壮大,形成了一个联动效应。

    每经编辑 张舒    

    2015年2月8日,成都城市创业品牌“创业天府·菁蓉汇”从无到有,应运而生。走过两年路,“创业天府·菁蓉汇”已成为成都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的“双创”成都品牌。 

    以“菁蓉汇”为起始点,成都创新创新已经俨然构筑了“双创”的全链条闭环。“成都‘双创’可以说是全国领先的,‘菁蓉汇’本身就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下,对创新创业的资本、人才、载体等实现带动,与此同时壮大相关产业。”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霍伟东教授如是说道。

    一个案例

    两年前登台“菁蓉汇” 现已估值上亿

    两年前的今天,2015年2月8日,成都举行了“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启动仪式暨“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从那时起,“菁蓉汇”走进了成都,走近了每一位在成都的创业者。

    那天,10位创业者为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创业经历、创业故事和创业体会,咕咚CEO申波、Camera360CEO徐灏、电子科大教授周涛……现场创业者尽管话语简短,但都是智慧结晶,更是创业的经典教材,分享开启了一个铺满创新创业机遇的全新未来之路。

    正如当时参加路演的四个项目之一——“实习僧”,成都萌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这家公司的名字,主要业务是实习生岗位招聘服务,两年前3个90后合伙人中的两人,带着稚嫩和勇气,首次登上“菁蓉汇”提供的路演讲台。那以后,他们与“菁蓉汇”,与成都创新创业共同发展,现在国内同行当中已小有成就,估值已逾亿元。

    “今天距离首场‘创业天府·菁蓉汇’启动恰好两年,‘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已成为成都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探索,通过城市创业品牌的打造,集聚创新创业要素,激发城市创新创业活力。”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截止去年12月,举办“创业天府·菁蓉汇”主体活动32场,训练营56场,创享会188场,创业大赛14场,蓉漂茶叙15场,系列活动共计305场,并先后走进了硅谷、首尔、特拉维夫和中关村,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城市行、高校行、海外行等活动陆续开展。在“菁蓉汇”品牌带动下,全市各类创新创业机构开展活动2442场,300余家创投机构与6000余家创业企业实现对接,40万人次参与。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成都市创业企业实际融资金额达36亿元。

    一种趋势

    载体、资本、人才向蓉城聚合

    “菁蓉汇”3个字是从3000多名青年的建议中提炼而来,“菁”取精华、纯粹之意,“蓉”代表成都,寓意草根创业,扎根抱团,形成创新创业的燎原之势。

    两年业已成势,命名“创业天府”计划·“菁蓉汇”平台,就是要让成都成为创客的天府,成为天下创业英才汇聚、创业要素汇集的创业之城。

    当下,这份脚步走得更为沉稳扎实。载体、资本、人才,纷纷向蓉城聚合。“筑巢、引凤、助凤腾飞”,去年,四川大学、郫县、中国电信(成都)入选全国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成都成为全国唯一具有校地企三类示范基地的副省级城市,“双创”工作获得国务院表扬,创新创业生态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打造创新创业之基,成都市双创载体加速发展,全市已建成各类双创载体231家(国家级53家),载体面积达1603万平方米。

    对于成都创新创业环境,来自武汉,已经在成都不断开拓近两年的光谷创业咖啡有着实在的体会,光谷创业咖啡总经理李儒雄总结说:“其一成都每个区市县都有着明确的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出台,而且是根据自身定位量身定制。其二关于双创的活动很多也很好,有互联网思维,有影响力,菁蓉汇系列、创享会系列,同时今年还要继续做的第三届创交会,有共享思维,集聚全球资源。”

    成都市探索通过“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双驱动,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推动与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在蓉高校院所,签署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已构建起校院地协同创新的“6+1”框架体系,同时,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实施“成都新十条”,支持西南交大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改革模式。

    一种效应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8000亿元

    “成都‘双创’可以说是全国领先的,‘菁蓉汇’本身就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下,对创新创业的资本、人才、载体等实现带动,与此同时壮大相关产业。”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霍伟东教授说。

    据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098家,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387.37亿元。全市专利申请量9825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9500件,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随着“双创”城市品牌的打造提升,去年,我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3.5万户,同比增长34.63%,新增注册资本9228亿元,同比增长40.98%,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名列第二位。同时,去年成都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20家,累计挂牌企业达215家。

    霍伟东教授表示,对成都来讲,通过“菁蓉汇”对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起到了推动作用,对汇聚高端要素,比如人才、科研院所、高校乃至资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项目孵化、创业导师、相关PE、基金公司等都带到成都来,企业孵化,再培育壮大,形成了一个联动效应。”

    霍伟东表示,“创业天府·菁蓉汇”持续下去,一定会有新产业的带头企业脱颖而出。“创业天府·菁蓉汇”搭建平台,形成聚合力,创新创业企业个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资本接入,政府政策扶持,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通道打通,成果转化,可以说,以“创业天府·菁蓉汇”为起始点,成都创新创新已经俨然构筑了“双创”的全链条闭环。

    “今年,成都市将实施更具吸引力的海内外人才集聚政策。”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分析,今年成都市将探索在美国硅谷、北京、深圳等创新创业活跃地区建设孵化载体,吸引各类人才在成都注册企业并进行异地孵化。为了更好地探索“创业天府·菁蓉汇”品牌的市场化、国际化之路,今年,“菁蓉汇”还将沿着“一带一路”,走进德国、俄罗斯,提升“菁蓉汇”城市品牌对创新创业要素的聚集广域深度。

    每经记者 张舒 每经编辑 官远星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丽鹏股份:预中标15.84亿元PPP项目】丽鹏股份晚间公告,贵州省政府采购网2月7日公示了项目预中标结果,子公司华宇园林成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西秀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二期)项目的预中标人,

    下一篇

    广东放开“商改住” 商业物业去库存迎来春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