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底,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赵成
每经实习记者 赵成 每经编辑 杨翼
2016年12月底,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跟据会议当天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报告(2016)》(已下简称《知识产权发展报告》),2015年全球汽车行业专利公开量超15万件,美、日、德三国合计专利公开量占比超过40%,其中日本接近3万件。
与此同时,自2005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年均增长率达26%。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公开量超4万件,占全球汽车行业专利公开量的近三分之一。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尽管我们申请专利的数量较多,但相对较分散,总体上没有形成一定布局,呈现‘大而不强,多而不忧’的情况。”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在续航“瓶颈”逐步突破的情况,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率先利用技术专利,突破行业壁垒,
现状:专利申请多而不精
事实上,专利作为衡量技术水平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一直备受各国汽车企业的重视,我国也不例外。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六大车企(一汽、东风、上汽、北汽、长安、广汽)累计申请专利数量达12322件,其中发明公布、发明授权、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等四类专利申请量分别为2419件、880件、5204件和3819件;占累计申请专利数量比重分别为19.7%、7.1%、42.2%和40%。
由此来看,代表高质量的发明公布类专利和发明授权类专利申请数量较少,二者累积数量还不及外观设计类专利总量。
“近年来,我国自主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但所申请专利的质量并不高,核心专利也不多,表明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在技术方面仍在受制于人。”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经理周舟在接受NBD汽车采访时表示,“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专利数量不在于多。高质量的专利应当围绕核心技术与产业布局进行,这才能在保护好企业发展的情况下,更好实现成果转化。因此,自主企业的专利申请应当从数量向质量方面转变。”
“有多少专利是发明专利,有多少专利能被国际认可,这才是有价值的专利。”周舟进一步强调。
此外,NBD汽车还了解到,进行开发的专利数量过多、过散,不但会增加研发人员工作量,对企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些自主品牌车企对此也颇感无奈。
“申请外观专利的门槛比较低、难度不大,所以一个新车型一般会申请几十个外观专利。”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张帆表示:“从行业来看,我国汽车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即便是到现在,积累的也还不够,在核心技术层面有所创造、革新,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不过,张帆也表示,“这只是现阶段的情况,不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在近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情况,我国汽车业在此方面已基本与世界同步,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核心专利数量会不断增长。”
趋势:动力电池成突破口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42.7万辆,销售4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0%和60.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0万辆和3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6%和7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8.0%。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以及政策和资本双重驱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也逐步突破瓶颈,在产能和产值上均呈高增长态势。
高工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产能达60GWh,其中主流动力电池厂处于扩产状态,预计到2016年底,动力电池产能较2015年同期增长超100%;锂电池总产值预计将达到1120亿元,其中动力电池产值较2015年增长53.9%。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与产品开发、挖掘息息相关,大家都在讲弯道超车,但就技术层面而言,我认为是直线加速。”周舟表示。
《知识产权发展报告》显示,动力电池系统领域,国内企业申请专利数量占比达65%。
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的数据显示,以比亚迪、宁德时代、科力远等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发明公布类专利申请数量相较于传统汽车企业,增幅速度明显。
在发明公布类专利申请数量方面,比亚迪累计申请51件,占其总申请数量的28.3%;宁德时代累计申请22件,占其总比重的34.4%;科力远累计申请5件,占其总体比重的33.3%。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上,专利应用好就是“武器”。
不过,周舟也指出:“目前,我国企业对专利本身的布局和应用做得还不够好,只是申请了一堆放在哪里,并没有与自身的全球化竞争战略相结合,而专利应用可以对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形成强有力支撑。”
此外,周舟预计,未来三到五年,我国汽车行业在专利应用方面会有一个突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