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好厉害!这五位掌门的一招一式,竟然藏着2017的投资秘笈!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1-29 14:26

    这条财富之旅和你我紧密相关,而参与本次论坛的五位嘉宾则都是来自公募基金公司的投研一把手,经验都超过15年,职业生涯也都是已经经历过4轮牛市,而且管理的方向也涉及了股票、债券、境外市场等。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蕾 赵静林    

    ▲“2016基金业高峰论坛”的“资产荒之下的2017的财富之旅”的圆桌论坛

    每经记者 李蕾 赵静林

    在11月25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中国“2016基金业高峰论坛”上,在以主题为“资产荒之下的2017财富之旅”的圆桌论坛中,我们邀请到了南方基金副总经理李海鹏、招商基金副总经理沙骎、鹏华基金副总裁高阳、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袁建军、融通基金投资总监商小虎。 

    这条财富之旅和你我紧密相关,而参与本次论坛的五位嘉宾则都是来自公募基金公司的投研一把手,经验都超过15年,职业生涯也都是已经经历过4轮牛市,而且管理的方向也涉及了股票、债券、境外市场等。火山财富根据今年3季报的数据看,截止三季末,上述5家基金公司的股票规模合计为2800亿元左右。

    昨日火山财富(微信号:huoshan5188)已经发布了上部分内容,今日发布下部分内容。

    袁建军:险资概念只是开始 最看好医药行业


    ▲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袁建军

    谈到最近火热的险资举牌概念股,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袁建军认为,目前险资已经成为中国权益类市场新增资金的重要来源。经历2015年的利率下行之后,险资必将进行大类资产的重新配置,将增加权益类资产的投资,增加主动的投资管理并且这种投资具有较大的持续性。

    袁建军还与现场嘉宾与观众分享了未来较为看好的医药医疗行业。目前中国正面临加大内需的经济转型,偏消费端行业,如医药等众多行业在2017年可能都将出现估值切换。而在医疗的细分行业中,与二胎相关行业、血液制品、医药商业、创新药等也将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NBD:目前投资者关心的热点中,最热门的就有险资举牌的概念股。请问袁总,对于二级市场炒作险资举牌概念股我们应该如何去判断?

    袁建军:险资举牌从去年以来就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多,我觉得这样的投资机会还是值得重视的,因为险资已经成为中国权益类市场新增资金的重要来源。股票市场本来就是资金和筹码的博弈,与保险举牌相关的股票所对应的资金边际效应在不断增加,它的估值会得到不断提升。

    延伸来谈,我们要充分关注的是,保险公司的资金规模每年都在增长,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结构性的问题在于它持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偏固定收益的资产。这些资产有再投资的需求,相当一部分投向定期存款。以5年期定存为例,几年前存款利率还有5.5%左右的水平,但现在就只有3.5%了。债券也是如此,投资者在几年前买的3A级信用债持有到期,现在已经下降到3%左右了。经过2015年利率下行以后,现在必须要进行大类资产的重新配置,重新配置重要的发现方向就是要增加风险暴露,特别是要增加权益类的投资,增大主动的投资管理规模。所以我认为险资举牌,这种长期价值投资资金的入场,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另外险资港股举牌的可能性在加大,目前沪港通已实行一年多,深港通也即将开通,很多保险公司开始研究港股,港股举牌更便宜,还能回避部分人民币的波动风险,我觉得这个投资方向还是值得关注的。

    NBD:代表投资者问一个问题,您在2017年最为看好的行业有哪些?

    袁建军:我们公司现在还是看好偏消费端的,因为最近经过一年价值股表现非常强。我觉得偏消费端的公司还是会在明年有比较好的表现。因为今年整体一年的表现相对滞后,但是整个中国消费领域的增长还是持续和稳定性非常强。另一方面,明年美国的新总统上任,欧洲也有很多新的领导人的大选,全球化趋势很可能有逆转的风险。我觉得消费类资产应该会在2017年出现一个估值切换。

    此外,其他也比较看好与投资相关的一些行业。其实内需不仅仅包括消费,也包括投资类的消费,特别是与民生相关的投资,包括环保和轨道交通的投资。

    NBD:刚才您提到消费行业中的医药行业,那么在医药的细分行业中更看好哪些行业?

    袁建军:医药的细分行业之中,主要举几个例子,比如二胎相关产业增长。有数据显示,今年新生儿的建卡量出现了30%以上的增长,主要受到二胎新政影响。跟二胎产业链相关的领域可能都会出现相当快的增长,并且会有较强的持续性。小孩出生以后还会有较长的成长期,在这个过程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费。

    此外,医药行业中,我们也比较看好血液制品行业。该行业也是在医药行业里为数不多的量价齐升的行业,因为血液制品目前还需要大量进口,行业替代进口的空间依旧很大。

    另外医药商业行业目前进行的一些改革,也非常值得关注。比如现在正在推行的两票制的改革,实际上是对医药商业行业进行了供给侧改革,加大医药商业的产业并购。此外还看好创新药领域,也会不断地涌现很多非线性增长的公司。

    鹏华基金副总裁高阳:社会经济转型加速,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不断凸显

    ▲鹏华基金副总裁高阳

    “市场是动态的,涨跌区段的划分都是事后进行,市场永远都有机会,也永远都有风险。投资就是要在波动的市场中寻找机会,发现价值。”鹏华基金副总裁高阳认为,经历了先前的下跌之后,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相对合理,上市公司盈利底部趋稳。在金融监管愈加严格的背景下,A股市场发展正进入良性轨道。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加速,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不断凸显。

    NBD:如何看待年底这波行情,对于2017年A股走势的大概判断是?

    高阳:我们对2017年股票市场的看法积极,通过研究产业空间,公司竞争力,可以发现优质的投资标的。具体来说我们对当前股票市场有如下看法:

    第一,A股市场整体估值相对合理。目前中证全指市净率2.0倍,市盈率20.6倍,整体估值相对合理。并且经过一年的下跌,小盘股市盈率显著回落。行业来看,无论是先前高估的计算机、传媒等行业,还是低估的稳健成长的食品饮料、家电等都已回到均值附近。与其他市场相比,A股目前估值相较标普500的约20倍PE的估值并不高,AH溢价指数也位于历史均值附近。

    第二,上市公司盈利底部趋稳,但改善基础尚不稳固。一方面,经济周期的下行可能会进一步拖累上市公司盈利,另一方面,创业板业绩增长较快的部分原因是外延并购并表增厚利润,实际的业绩分化较为严重。展望未来,在并购重组监管趋严和优质并购标的减少的背景下,中小创明年的业绩增速预计将呈现分化加剧的态势。

    第三,金融监管趋严,A股市场发展进入良性轨道。过去几年,各类市场参与者运用各类金融工具的套利行为、加杠杆行为造成A股市场的大幅波动。而今年以来,央行与证监会连连出击,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去杠杆,另一方面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奠定了A股市场理性投资的基础。同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市场操纵行为。一系列监管措施净化了市场环境,加速市场回归到价值投资的良性轨道上,是今年价值股表现优异的重要原因。

    第四,社会经济转型加速,产业政策层出不穷,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不断凸显。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中国社会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衣食住行消费的需求品质在不断提升,如教育、体育、养老、休闲娱乐、信息、互联网服务等服务业面临广阔的发展机会。各类产业政策和改革措施也为结构转型提供了有利支持和保障,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与认同。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支持性政策、传统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政策、国企改革和PPP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层出不穷的产业政策,社会自发的转型,改革开放多年所累计的资金、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均使得投资人对于经济转型的成功充满信心。市场进入精选个股的阶段。

    南方基金副总裁李海鹏:美元资产进入强势周期

    ▲南方基金副总裁李海鹏

    南方基金的固定收益部门在业内可谓赫赫有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南方基金固定收益类公募基金规模2285亿元,固定收益基金以1.57%的年内超额收益率在前十大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二,旗下更是有多只债券产品排名行业前十,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作为该部门的掌舵人,南方基金副总裁兼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李海鹏对市场的判断也被业内视为行业风向标。在11月25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6中国基金业高峰论坛”上,李海鹏分享了他对于2017年境外资产配置,以及债市的看法。

    李海鹏指出,明年的境外资产布局还存在几大机会。首先看好美元类的资产,因为“未来会是一个强势的美元周期,美元资产的吸引力相对会增加”。

    而对于美元资产也要一分为二地看,首先是权益类资产。由于美国基建开支增加、个人税收减少,再加上企业减税,会吸引美国企业把海外资金汇回,这对于该国国内资金的供给是很好的现象。李海鹏据此表示“对于美国权益类市场我们是比较乐观一些”。

    相比之下,对于债券市场就需要分化看待。“美国国债的表现就相对来说可能预期会弱一些,但高收益债市场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除了美元资产之外,李海鹏建议投资者明年也可以提升对港股市场的关注。因为港币本身跟美元挂钩,港币资产也相当于美元资产,再加上随着今年深港通即将开通,深港通、沪港通也基本把所有香港可投资的股票都纳入进来了。

    “所以明年在亚洲范围之内,港股市场是一个值得重点布局关注的市场。”他强调。

    而对于2017年的内地债券市场,李海鹏表示,未来3~6个月内还是会谨慎一些,但是“再长一点,比如说放到明年全年,甚至再往上一些我们比较乐观”。

    他分别从资金面、政策面和机构投资行为三方面进行了阐释。

    从资金面来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期,这期间实体经济对于资金的需求下降、从而造成利率下降,大量资金会通过银行理财、基金等渠道进入债市,资金供给比较充足。

    从政策面来说,长期看来中性甚至偏乐观。

    而支持内地债市乐观的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来自机构投资行为,也就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以银行委外资金入市为代表的机构投资人对债券市场投资需求的急剧上升。“未来这种投资需求还是非常强的,我们觉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够支持债券市场”。

    虽然预期乐观,但当下全社会资本回报率整体下滑、债券收益率中枢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李海鹏掌管的南方基金固定收益团队正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来应对。

    他向记者透露,首先是要拓展研究、投资的范围,关注对于此前相对小众、活跃程度不高的品种,如超长债等。其次,增加研究的深度,通过深入研究行业、公司,发掘被市场错杀的个券可以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未来也可以针对此类策略发展高收益产品。第三,拓展投资工具,发展新策略,例如将国债期货、IRS、CDS等衍生品与传统的现券产品相结合,发展相关套利策略等等。

    “固定收益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为投资人提供相对稳定的回报,我们也希望做到这几点,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组合回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三星公布新方案提升股东价值:今年派息增长30% 可能成立控股公司

    下一篇

    你以为的热门话题真的“热门”吗?真相其实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