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华策将通过并购布局泛娱乐全产业链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1-27 10:05

    在赵依芳看来,华策影视却处在“二次创业”的阶段,伴随着文化传媒行业2.0时代的到来,华策影视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菲菲    

    每经记者 李菲菲

    11月末,南下冷空气抵蓉。临近子夜,搭载着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一行的航班降落在透着丝丝寒意的双流机场。

    眼前的赵依芳虽然疲惫但不失风度,利落的短发和风衣与“电视剧女王”的称号相得益彰。自2005年创立华策影视以来,这个传说中的“铁娘子”用了五年将华策影视打造成“电视剧第一股”,公司制作出品的剧集常年在收视前十的电视剧中榜上有名。

    今年前三季度,收视率前10名、前20名、前50名的电视剧中,华策影视集团出品占比均达到20%。互联网端,今年前10个月,华策影视内容的网络累计点击量近550亿,这还没算上正在多个视频网站热播的《锦绣未央》,这部古装剧王12天的网络播放量已经达到66亿。

    然而在赵依芳看来,华策影视却处在“二次创业”的阶段,伴随着文化传媒行业2.0时代的到来,华策影视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企业发展离不了资本的推动,这也正是华策影视此次赴蓉参与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6 第五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的目的之一。

    “上市的第一个五年中,我们有赖于资本做了一些重点的并购,巩固了主业,在2.0时代,我们也期望通过专业团队的力量和资本的助力,升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坚实力量。”赵依芳对每经记者说道。而在这样的升级征途中,依托核心竞争力打造泛娱帝国应该是这位华策创始人在“二次创业”阶段的“小目标”,赵依芳在峰会论坛上也透露,华策将通过并购布局泛娱乐全产业链。


        

    谈主业:不能只盯着版权价格 文化传媒需要产业生态

    每经记者:华策影视作为电视剧“第一股”,制作出品了很多爆款精品的剧集,但从目前全网剧的价格上讲,如《如懿传》到《赢天下》,出现了很多千万级的大剧,您觉得未来电视剧价格的走势是怎样的?华策影视未来全网剧是怎样布局的?

    赵依芳: 我是这样想的,跟今天开会很多专家对于未来经济走势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一样,文化传媒是一个大娱乐产业,是未来的黄金赛道。未来产品的价格空间和产业空间在于将来服务的升级。我认为全网剧价格一定是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的,但前提是产业的升级、服务的升级和消费的升级。

    具体的价格可以从国际上看,依照好莱坞美剧的定价做类比。互联网模式下,中国电视剧消费模式也在变,之前是B2B的模式下,生产和营运的渠道是分开的,但是目前渠道、会员和制造者都是融合的。我们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做收费的模式,并且现在的内容产业是泛娱乐的产业,产业链很长。这些因素都使得定价有了一个新的宽度和高度。

    每经记者:您还是很看好电视台以及视频网站的购买力?

    赵依芳: 我认为我们的全网剧和好莱坞是一样的,不能只盯着版权价格,除了价格的合理成长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内容产业的产业链。在产业链这个板块,我们中国文化产业还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这也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现在经常讲一个词叫产业生态,我认为在文化创意产业内做产业生态是非常合适的。

    每经记者:您觉得在文化产业的产业生态中最缺哪一环呢?

    赵依芳:产业生态的第一要素是把内容做好,要做爆款和热品,去做能够达到用户需求和能产生话题性的产品。

    第二,在整个规划创意阶段要嫁接和连接其他内容。以华策为例,我们有一个“SIP”战略,SIP就是超级IP,我们现在在探索的“SIP+”,就是以超级IP来连接旅游、教育、电子商务、时尚产业、快消产业等等新消费、新经济和新业态,这些都是未来消费升级的重点。

    我们华策选择这样的战略路径是基于对文娱产业的理解,我认为文娱板块未来会影响或者说渗透到各个产业的升级中。影视内容有一个泛娱乐的过程,虽然目前在中国还不是很成熟,但是我认为在接下来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文化传媒的发展是很值得期待的。

    每经记者:除了全网剧外,电影板块的布局也是华策主营业务的重点板块,请谈谈您对电影市场的看法,以及华策未来的规划?

    赵依芳:从内容制造的角度上讲,电影和电视剧都是娱乐内容,但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直达消费者的,一个则是通过渠道的。我们在电影业务上实行的是双轮驱动,一端以发行板块为抓手,一端以内容研发为抓手,一个是源头,一个是终端,通过两个核心的抓手嫁接中间的板块,去布局我们的电影产业,从这个角度上讲,华策的内容优势可以得到释放,也可以达到平衡风险的目的。

    每经记者:在综艺板块表现上,华策这两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请到了杜昉这样的优秀人才,未来在综艺板块是如何布局的?

    赵依芳:综艺是我们华策未来在内容上要重点打造的三驾马车之一。一方面,我们会抓一些重点的好项目,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抓一些优秀成熟的团队和核心重点的媒体渠道。

    今年年底,华策影视马上就有两档综艺播出,一档是在浙江卫视播出的《我们十七岁》,这是国内首档大型明星逆时光旅行真人秀节目,请来了郭富城、林志颖、孙杨、华少、范明、韩东君等六位高人气男嘉宾。另一档是在北京卫视播出的《跨界冰雪王之冰上星舞》,由张艺谋担任出镜总导演,奥运冠军申雪赵宏博担任总教练,已与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会达成合作,将连续播出5季,持续至北京冬奥前。该节目还将与冰雪体育产业深度结合,进行全产业链开发,实现跨界变现。

    长远来看,综艺和旅游、电商等产业结合的模式最佳,未来华策也将着重探索实施多元化变现模式。

    谈资本运作:资本助推将成为华策“二次创业”的关键

    每经记者:除了内生发展外,上市五年华策也有过一些重组并购的优秀案例,在您看来影视公司重组并购过程中如何去对标的进行估值?又存在怎样的风险?

    赵依芳:从华策影视以往的并购案例上讲,我们2010年上市以后的五年时间中做过一些并购,但是我们的并购大部分都是以产业的核心能力去增强我们的主营业务板块为诉求去做的。2013年我们并购了一家影视公司克顿传媒,当时克顿高达16亿的估值在行业内是最高的,并购期间我们从未讨价还价,原因在于通过我们的评估认为是值得的,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影视和文化创意企业大多是非标企业,估值和价值可能跟常规产业不一样。所以在做估值时重点要考虑文化创意行业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可持续的能力是什么?对于未来上市公司可以增强什么?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仅仅是以对赌利润做评估,一定会有风险,尤其是跨界并购。原因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是可持续的,但同时也是不确定的。

    每经记者:上面您提到的案例便是公司2013年并购克顿传媒,在该案例中公司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深度”绑定标的? 

    赵依芳:我们除了并购克顿,也有投资爱情公寓团队,都是业内非常优秀的创意团队,目前合作非常开心。事实上,克顿传媒和华策影视本身两个公司即便是分开来算,也都在影视业排名前茅的,现在强强融合的结果是华策年产1000集全网剧,在市场份额中,华策出品占到15-20%。

    虽然克顿传媒今年年底便完成对赌,但是通过三四年的融合我们已经建成了几大体系,这其中,一个是整个产业平台的搭建,一个是我们在建立的合伙人体系。不仅仅是与克顿传媒,包括我们的综艺板块等在内的所有子公司也都会建立合伙人机制。这些深度的融合都使得双方的合作更加紧密。

    可以从好莱坞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果是志同道合的产业共赢并购,实现强强联合,会对这个行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中国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目前也面临着2.0的升级,所以也必须去推动更加优质的强强并购融合。

    谈产业2.0:大浪淘沙,华策将力争成为留在沙滩上的金子

    每经记者:华策上市以来一直注重内生板块的发展,外延板块也通过我们SIP+X的战略计划连接了旅游、网红、VR、餐饮等多个产业,接下来公司外延式扩张比较关注的将会是哪些产业?

    赵依芳:华策与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是同步的,从2009开始第一批文化传媒类公司上市,几十家影视类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之下,形成了一定的实力和规模,同时大量的影视公司也在蓬勃发展,而期间资本的推动也造成了影视业第一轮快速发展。今年也是一个阶段性的时间点,证监会也有一些窗口性的信息要更加专业性的扶持这个产业,同时行业本身也在调整。

    我认为明年文化传媒产业会进入2.0时代,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期,这个阶段中一些率先上市的公司,或者是一些比较有实力的非上市企业,应该会进入一个更快、更好的发展时期。这其中一定需要借助资本市场以“内生+外延”的模式去构建和拓展产业链,以实现进击式发展。

    今天,中国的影视产业也将进入2.0时代,这个时代就会出现中国的六大和八大(影视巨头公司),这一定是需要内容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团队和公司。但是文化产业2.0时代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真正能够做出优质内容的公司才是留在沙滩上的金子,华策也将力争成为其中之一。

    华策2010年上市的时候就是一个小公司,到今天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这五年我们是在消化和积累,把主营业务进一步做扎实,把我们内容优势的长板(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去进行产业生态的布局,这个布局要在下一个阶段进一步地扩张和壮大。

    每经记者:您说文化传媒产业将迎来2.0,同时您也多次提及华策影视的“二次创业”,您认为这一轮创业对华策而言意味着怎样的机遇?

    赵依芳:华策的“二次创业”和中国影视产业的2.0时代是相吻合的,华策上市是一个阶段,在上市的第一个5年中,我们也是有赖于资本做了一些重点的并购,使得主营业务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巩固,在2.0的时代,我们也期望通过我们自己的团队和资本的力量,升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坚实力量,我们希望能够抓住这轮机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深交所修改高送转公告格式 暴露出潜在50只概念股

    下一篇

    上海电影董事长任仲伦:上影必须走市场化道路 要做最高的那棵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