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五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选择在成都召开,这是商界翘楚、资本大佬、财经精英共同的选择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余蕊均 赵阳戈
每经记者 余蕊均 赵阳戈
盛会再临成都。为什么又是成都?这个问题已被追问多次。然而这一次的追问,却非比寻常,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中国“资本英雄”们共同的选择。
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6第五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将于11月24日~26日在成都举行,包括顶尖经济学家、上市公司领袖、公募基金代表、私募基金大佬等在内的600余位财经界大腕齐聚一堂,把脉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
作为资本市场一年一度的重磅大戏,作为思想碰撞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肩负重任。5年来,从深圳到上海再到成都,峰会总是站在中国资本市场最前沿,商讨当年资本圈最热的话题,不仅得到资本圈大佬们的青睐,更吸引投资者纷至沓来,可谓渐入佳境。
这一次,中国资本大佬们将聚首蓉城,审视过去一年的脚步,探讨未来的发展路径。
本届峰会以“聚焦供给侧,创新资本路”为主题,围绕经济改革、产业升级、投资变革的全新机遇,激发企业发展创新动力,旨在勾勒中国经济创新增长的新蓝图。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是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作出的正确选择。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向西挺进的重大关口,中国市场经济最具财富实力和创新精神的精英人群,共同验证和确认了中国西部这座最具活力的城市。
成都有充足的底气,来回应这样的选择。
A:国家战略的新起点
变身“经济高地”成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的底气何在?因为这里是国家战略的新起点,成都已经从地理意义上的“盆地”变为经济意义上的“高地”,从传统“后方”走向开放“前沿”。
毫无疑问,中国上市公司领袖,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佼佼者和集中代表。他们既顺应时代潮流,更引领经济大势,当然不会错过站在国家战略新起点上的成都。
“首先,成都是重要的西部城市,西部大开发在成都有着突出的、战略政策的体现;同时,成都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枢纽,在两个国家战略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此前,在被问及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落户成都的原因时,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作出了上述解释。从他的答案中,不难窥见“2016第五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落子成都的理由。
这样的国家战略之于成都,是一种庄严的使命和责任。成都当前发展已经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在今年9月11日召开的中共成都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成都正式吹响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号角。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在会议上表示,这既是成都必须肩负的国家使命,也是成都面向未来发展的现实需要。
这样的国家战略之于成都,更是一种重大的历史性机遇。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高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提到,在中国向西开放的战略背景下,成都的区位变得极为有利,“所谓的‘西部宿命’和‘盆地桎梏’全都不复存在。”
作为国家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成都正脚踏实地地向“塔尖”攀登。就在上周,有报道称四川自贸区方案已上报商务部。尽管距方案最终公布还需时日,但在这场宏大的国家试验中,作为“四川长子”的成都必将成为主体,肩负核心重任。
国家战略正在成都得到切实有力的落实,成为一个又一个立竿见影的行动,并带来源源不断的重大机遇。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含增资)162个,总投资1830.35亿元;利用内、外资实际到位分别为2124.21亿元、45.68亿美元。其中,利用外资实际到位总量居中西部城市第一、副省级城市第二。“经济高地”效应不言而喻。
当此之际,“2016第五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选择在成都召开,显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结果。
B:资本市场的新动能
西部资本制高点成都突围“金融中心”争夺战
成都的底气何在?因为这里有资本市场的新动能。成都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齐、数量最多的城市,创新创业助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个完善而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企业成长的肥沃土壤和经济增长的活水源泉。有没有这样一个完善而发达的金融市场,当然是中国上市公司领袖们进行选择的首要标准。
目前,成都正加速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积极打造“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关键性战略功能。预计到2020年,成都金融业增加值将突破2000亿元。
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目前成都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齐、数量最多的城市。截至今年7月,成都共有各类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1800余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74家、保险机构83家、证券期货机构248家;小额贷款公司12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27家、登记备案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及管理基金共计635家、第三方支付机构41家、融资租赁及典当等类金融机构174家,金融机构呈现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即使不计算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借贷,成都的社会资金总量也已逼近4万亿元。区域金融中心渐成气候。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霍伟东认为,一个地区的社会资金总量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社会财富,一般认为社会上流动的资金总量越大,经济活动就越活跃,前景越光明。
而成都与众不同的追求在于,要让资本市场的繁荣,成为创新驱动的力量,并在创新驱动中,推动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
11月2日,全国首个以金融产业为主题的众创空间——“金融梦工厂”正式在成都开始运行,旨在打造西部地区金融产业创新创业高地。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如今的成都,正在积极争取率先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区域特色、产业特点的金融改革创新之路。”成都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注意到,随着“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成都创新创业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创业金融”、“科技金融”也日渐受到重视,发展新型金融、打造中国新型金融先行区被认为是成都从“金融中心”争夺战中突围的有效路径。
毋庸置疑,在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23.8万户、增长31%;截至今年9月末,成都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6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187家,均居中西部首位;成都经济证券化率84.7%,位居中西部前列。
这样的市场表现也带动了证券公司的活跃。成都的证券公司及营业部数量亦位居西部榜首。公开信息显示,会员注册地在成都的证券公司共计4家,分别为川财证券、国金证券、宏信证券、华西证券;在成都“扎营”开设分公司的证券公司达26家,注册在成都的证券公司营业部更是星罗密布,共计176家,当之无愧西部之首。
同时,来自成都的资金,也在中国资本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深交所最近一次统计数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统计年鉴2015》)显示,华泰证券成都蜀金路营业部以2470.28亿元的总成交额位列第58位,在其之前的大部分营业部都位居北上广深。
从全国第一个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红庙子,到内地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禾嘉股份,再到今年深冷股份、富森美、帝王洁具等众多本地公司登陆中小板、创业板,站在时代风口,成都市场主体迸发出的活力令人惊叹。
“2016第五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选择在成都召开,显然看到了成都资本市场的活力,也看到了这种活力背后的创新驱动,看到了创新驱动背后的金融支撑。
C:全球视野下的新期待
成都联通世界国际化大都市气质日益彰显
成都的底气何在?因为这里有全球视野下的新期待。作为中西部汇聚全球资本的首选城市,已有27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日益彰显国际化大都市气质。
成都是中国的成都,也是世界的成都。随着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成都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
“经济全球化时代,开放是城市动力的重要源泉。”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曾表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高水平双向开放。
走出去、引进来,成都正在积极探索对接世界资本的路径。公开报道显示,目前已有125家在蓉企业“走出去”,投资总额27亿美元。尤其是蓉欧快铁开通三年多来,不仅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更成功带动联想、戴尔等企业加速向成都转移适欧产能,国际产能合作和国际贸易势头良好。
不久前在成都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球91个国家(地区)的6万余名嘉宾客商参会,76个国家(地区)的9027家企业参展。
外资西进,内资西移。成都逐渐成为中西部汇聚全球资本的首选城市。
目前,已有27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花旗、汇丰、渣打、摩根大通等金融巨头纷纷在此布局,国际化大都市气质日益彰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成都一直在对标上海学习自贸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但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按成都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的说法,不沿边不靠海的成都,“将通过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努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
内陆如何开放?成都首先想到的是对外通道建设,强化互联互通。
正所谓“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制阖之门”。随着天府国际机场破土动工、蓉欧快铁驶入欧洲腹地,成都的“蓉欧+”战略正逐步深入,“两港三网”正日益完善,向西向南开放的时空距离正在缩短。
站上国际舞台,成都更有底气。正如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桥云教授所言,越来越多的资本大佬、经济盛会选择成都,除了“金融”本身,更离不开这座城市的气质。
的确,“2016第五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选择在成都召开,正是看中了这座城市日益彰显的国际化气质。国际化气质,带给成都越来越多的资本和资源,也带给企业巨大的生产能力和成长空间。
他们的眼光,就是成都的底气。中国上市公司领袖们的选择,是国家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