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银行储蓄变投资,还差啥?

    人民日报 2016-11-14 16:01

    储蓄难以大规模转化为股本投资,说到底源自直接融资市场发育不成熟。要消除种种障碍,关键在于健全直接融资平台,建立强大完善的资本市场。

    储蓄难以大规模转化为股本投资,说到底源自直接融资市场发育不成熟。要消除种种障碍,关键在于健全直接融资平台,建立强大完善的资本市场。应根据市场的成熟程度循序渐进,先“渠成”,再“水到”,从而实现“储”变“股”的有序引导。

    手上有闲钱,是存银行还是买股票?对个人或家庭来讲,这是一个理财问题。然而,从更宏观的层面看,这是一个关乎金融结构优化和经济模式转型的大命题。正因为此,近日发布的《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明确提出,有序引导储蓄转化为股本投资。寥寥数语,却受到格外关注。

    老百姓有钱偏爱放在银行,这一传统已延续多年。近几年来,虽然情况有所改观,但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一直维持在高位的储蓄率,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我国发展的一大优势。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渠道,居民储蓄转化为各类贷款,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不过,过高储蓄率也有负面作用。大量储蓄资源集中于银行体系,经济发展过于依赖间接融资,是推动高杠杆形成的重要原因,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风险隐患。更重要的是,高储蓄率支撑的间接融资,与投资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更适应,而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融资,就没有以前那么灵光。当下经济运行中货币宽、资金多与融资难、融资贵的“两难”挥之不去,表明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已不那么通畅,金融结构需要一次深刻变革。储蓄转化为股本投资,就是这个变革的关键点之一。

    其实,这些年来,老百姓的储蓄也出现过几次“大搬家”浪潮,但最终没成气候,股票融资在社会融资中所占的比例依然较低。储蓄难以大规模转化为股本投资,与一些“拦路虎”的存在有很大关系——

    回报低。银行储蓄的利息虽不高,有时甚至跑不赢通胀,但总归有几个百分点。相比之下,股本投资没有承诺的保底收益,能获得多少回报,与企业经营状况相关,也与其分红策略相关。以目前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看,股息率超过银行储蓄利率的上市公司还是“稀有品种”。从获取长期稳定回报的角度看,存银行或买其他低风险理财似乎是更理性的选择。

    渠道少。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触手可及的股本投资方式大概只有股市,买股票基金也只是间接投资股市。这两年,新三板等多层次的市场发展很快,但较高门槛让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无缘进入。而诸如私募股权投资、创业风险投资等,与老百姓的距离就更远了。

    风险大。回顾这几次储蓄“搬家”,很大程度都与股市上涨有关。股本投资除了分红回报外,还有本身价格波动带来的资本利得。在短期上涨预期的吸引下,会有部分资金从银行体系转移出来。然而,如果这种上涨不能持久,或者在上涨后又出现剧烈波动,反而会对储蓄转向股本投资的热情带来更大抑制。毕竟,百姓储蓄不仅是用来投资的闲钱,它还带有很强自我保障功能,稳当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底,这些问题源自直接融资市场发育不成熟。要消除种种障碍,关键在于健全直接融资平台,建立强大完善的资本市场。比如,构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让各路资金各得其所,找到适合自己的股本投资场所;再如,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增强上市公司主动回报股东意识,让股本投资具备持久吸引力。针对股本投资门槛高、风险高,需要大力发展养老金、企业年金等机构,通过专业化、分散化投资,让普通百姓也能从股本投资中获得可靠收益。这其中尤应注意的是,股本投资天然具有高风险特性,容易形成跟风,如果普通投资者一哄而上大规模参与,也可能带来种种问题。根据市场成熟程度循序渐进,先“渠成”,再“水到”,如此方能实现“储”变“股”的有序引导。

    上一篇

    中介乱象:消费者权益受损 租客该如何维权

    下一篇

    降价啦!汽柴油价将迎年内最大幅下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