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我不是潘金莲》将在本周末和下周末前后脚上映,这也意味着导演李安和冯小刚的一场正面PK在所难免。会不会火药味十足?昨天晚上,在清华大学的大礼堂内李安与冯小刚的对话,却出乎意料的没有一丝紧绷……
每经编辑 丁舟洋 盖源源
每经影视记者 丁舟洋 盖源源
立冬的晚上,清华大学的大礼堂,寒风中的年轻人早早等在门口,他们要看自己心目中的大神——李安对话冯小刚。
“以前无论自己演讲,还是参与什么活动,我从来不打底稿,但今天面对这两位可敬的前辈,我做了很多准备。”嘉宾主持贾樟柯说。
▲立冬晚上的清华大学礼堂(每经影视记者宋红 摄影)
一个是谦和内敛的台湾地区知识分子,一个是侠义直爽的京城老炮。新片都“革自己的命”,脱离熟悉的安全水域,挑战自己的“第一次”。李安,胶片电影的信徒,第一次用前所未有的高清技术拍摄,揭露美国社会的问题。冯小刚,贺岁片大户,第一次用圆形画幅拍摄,并挑战底线戳穿中国社会之病。
而且两部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我不是潘金莲》即将在本周末和下周末前后脚上映,这也意味着李安和冯小刚的一场正面PK在所难免。会不会火药味十足?
出乎意料的是,两人的对话没有一丝紧绷。就连贾樟柯也卸下了原本的紧张,“和两位导演对话,越来越放松。这一夜我们没谈IP、没谈票房、没谈商业与艺术的对立。我们都是电影王国的年轻人。”
本来以为“撕撕更健康”,结果看到了感动。
谈拍摄手法:120帧和圆形画幅,都是我们的第一次
62岁的李安,58岁的冯小刚,在功成名就的时候,无一例外地都带来了他们实验性的先锋作品。
▲从左到右:贾樟柯、李安、冯小刚(每经影视记者宋红 摄影)
从60帧到120帧,李安思考了一年,李安承认这样的先锋实验连自己都没有“底”,“到60帧还是在拍电影,超过60帧是什么东西,我说不上来,当然技术上没有问题,最大的难处是我拍的时候看不到,只能看到60帧,只能看到大概只有1K的景象,我不晓得人在哪里。所有东西看清楚,过去很多熟练东西没有了。我对深度的要求,又大了很多。可是我在技术上没有办法达到,所以只能拍很少、很简单的镜头,然后所有的电影招数都是2D,我知道的也有限,拍出来以后,心里没准头,不晓得观众怎么反应。”
李安说,这样的过程冒险却又幸运,拿着几千万美金来做“实验”,却是重新学习电影的过程,而他希望能够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影方法,那就是不同于以往的参与感和介入感。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技术一直强力推动着电影发展。电影已经很久没有创新了,在冯小刚的心中,同样涌动着新的创意,那就是即将于11月18日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莲》。
这部影片采用了非常多的圆形画幅,观影时会给人带来像在看古典的扇面、绘画的感觉。冯小刚说,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南宋时期的一批古典绘画,像马远、夏圭画的山水、花鸟画很有意思,让他找到了令人兴奋的东西。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我选择安徽会乡古镇徽宅做,在这个圆里面看,非常有意境。当你决定拍一个圆的画面,慢慢深入进去,就发现所有的细节都变了,构图不能按照传统的构图方式。”冯小刚说,这不是圆形构图里面的人物镜头特写,“望远镜看人物,不是我要的,而是一种中国画的味道,圆形画幅将银幕缩小了,景别随之松了。”
因为用着完全创新的技术表现,冯小刚也遇到类似李安的问题,即光线变化。冯小刚说:“过去拍电影都是拉反差,希望把影像反差加大,使影像变得更有力度、更精彩,但是这个圆的里面恰恰需要特别灰的,低反差的一个画面,跟习惯特别不一样,在灰的画面里,将黑的衬底,圆变得有山水画的味道。”
谈题材:荒谬和讽刺的故事打动了我们
不管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还是《我不是潘金莲》,都是以人为中心点。而且有一个特点,两位导演有很多奇缘,他们都是在36岁开始拍第一部影片的,这个很有趣,而且两部影片都是改编自小说。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海报
这场对话的主持人、导演贾樟柯就影片的题材对他们进行了同题问答。
贾樟柯:冯导的《我不是潘金莲》实际上是另外一个层面,女主角因为尊严,去乡、镇、省,各级上访,讨说法,这个过程,实际上她面对的是一种荒谬、无奈。
冯小刚:很多所谓现当代题材的电影,拍的很现代,有最新的手机,办公室里全是电脑。但是这些电影很少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发生关系,都是被美化的现实生活。这个小说,它非常逼真、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所处的这些环境,和周围的人的人际关系,我觉得它确实是一个真的当代的电影。现在这个确实非常少。
我想在这,正好有这个机会,说几句心里话,非常感谢电影局,《温故1942》《我不是潘金莲》这样的电影能上映,其实电影局承担了很大的责任和压力。我有一个电影,让别人扛着一个雷,这个电影让我出名了,我挣钱了,可是那个人可能被撤销了。电影局能够看到这个作品导演的一些初心,能够为大家去扛一些雷,顶着很大压力,甚至不知道电影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后果。这种情况下,我由衷地说,我是非常非常地尊敬他们,感谢他们,为中国电影导演、中国电影人扛了这样一些雷,非常有责任心。现在都说勇于担当,其实这就是一份担当。
贾樟柯:昨天看李安导演的影片,有一个地方哄堂大笑,这几个美军的经纪人一直在找制片人,想拍这几个士兵的故事,结果在美国到处碰壁,他生气了,他说,我大不了去中国找钱。李导演,你作为既在美国工作,又在中国工作,这样对两个电影制作体系非常了解的导演,对这两个市场有什么心得和观察?
李安:小说讲一个军人,面对观众有中场秀,真正做的时候,求生存,还有质感,对感官上开放。所以跟我们生活不太一样。我想到有一个中场秀,本身很讽刺,中场秀战士的表现和本身的感受,跟大众对他的情感的这种投入。本身两个荒谬感对比的东西,所以对这个书产生兴趣。
至于那句台词,现在已经不是笑话了。那个片子是2004年拍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是一个笑话,是预言,当然现在不是玩笑。
▲11月6日导演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北京的发布会上亮相(每经影视记者宋红 摄影)
美国这部电影做得很僵硬,我借这个片子反讽了,发了几句牢骚,片场制度非常模式化,没有什么活力。反而是这边,不光是钱,大家有憧憬,模模糊糊中间觉得有一种自由,一种希望,不止是钱,还有对电影这个事情,很宝贵,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做起来,而且持续很健康发展。目前很多不见得是健康的。
中国体制是这样,文化是这样,过去历史是这样。可是我觉得对于电影的憧憬还是挺宝贵的,还没有疲劳,这边活力挺大的。
谈演员:新面孔、旧面孔,我们希望让观众探看到人性深处
从主题、画风谈到演员,两部电影都充满话题性。李安选择英国戏剧演员为男主角,对观众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脸。而冯小刚新片选范冰冰当女主角,则是充满争议。尤其是范冰冰
纵观今年上映由范冰冰出演的几部电影,《封神传奇》《爵迹》《绝地逃亡》,难免给观众留下套路和花瓶的感觉。连冯小刚自己都说,“很多人都在我微博下留言,认为冰冰不合适。”
贾樟柯:当初怎么做这个决定?让范冰冰来演?
冯小刚:想当然会有一些适合演这个角色的女演员,能力都是很强的。但是我想到冰冰,12年前我们合作过《手机》。我知道她的能力和悟性都很强。可能因为她太好看了,所以这些年来落下一个花瓶的评价。当时确实很多人在微博下留言,认为冰冰不适合。
我想如果大家一开始不看好的演员,在电影里有很大的转变,是不是更有意思,对我来说更有挑战。所以拍整个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仅在演员的使用上,在所有拍摄上,都跟习惯做斗争。非常警惕回到老习惯。我想象这是第一次拍电影,我想象我是拍处女作的导演。每天都在学习,不是用经验去做一个事。
贾樟柯:为了配合圆形构图,很多景别是松的。范冰冰有没有生气,因为特写特别少?
冯小刚:我要帮助范冰冰成为李雪莲,我发现因为她的符号太强了,所以不如离她远一点。她一开始有点想加那么一场戏,她其实希望在观众那获得同情,或者好感。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开始我说没问题,但后来我想,她不是一个面具在那,她必须跟我的创作思想融合在一起。所以我跟她说,虽然你是女主角,有28个男演员和你一起演戏,但是真正的主角是那28个人。我通过你让大家一个一个认识这些人,这些人共同构成了刘震云写这个小说的社会意义,所以你在这里是一个介绍人。我说你能不能接受这一点?如果你接受,我保证这是一个好电影。她接受了。这一点范冰冰还是悟性非常高的。
贾樟柯:我们再回到美军这边,在李安导演的影片里边,很震撼我的其中一点是,这个男主角在中场秀所遇到的那些人对赴伊战争的美军的看法。这其实是非常大胆的挑战,挑战公众对美军的认知。
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场秀,看到各形各色的个人,对社会做了一场解释。大老板到一般平民,都是美国很有人性的显示,最后被表演完了以后,被打了一顿,送回战场去,只有彼此互相说我爱你。感情上心里是很痛心的一件事情。
最后有一句台词,他说其实军人去打仗,是真正的战争反映在这些老百姓心里。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任务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真正战争不是这些人来打,不是由这些倒霉的人去打。这些战争是所有老百姓,所有社会各个阶级形形色色的人心里面的战争,这个电影表面讲的军人的战争,其实是美国人内心的一个战争。
谈初心:回到电影里,“顺心而为”最踏实
话题来到未来畅想,60岁上下的两位导演,终于可以任性了。
贾樟柯:小刚导演,从《1942》之后,你的创作在调整。从过去喜剧之王、贺岁片之王,突然注入很多类型,触及到历史,包括复杂现实,到了这阶段,为什么有这样转变?
冯小刚:因为我在中间兜了一个大圈,一开始其实要奔着这条路走的。但有一年我自己拍的电视剧、电影,三部都被枪毙了,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没有人给我投资,我的片子通过不了。导演不是一个名词,是一个动词,导演得干活。所以我采取了拍贺岁片方式,但是我也没有想到这个方式确实带来了另外一番景象,赢得了很多观众,有一个基本信任,形成了所谓品牌在市场上,使我的拍摄条件变得越来越好。在对资源的使用上,话语权越来越大。但是今天说都是观众的捧场,所来的这些。
我也确实因为拍电影赚了很多钱。我在想,我要做点什么,还是要回到我最想做的事上去,不要再去更多地妥协,应该是自己非常想拍的东西拿出来拍。还有一个就是,拍电影需要体力。我想我就是再勤奋,再努力,恐怕也就是六七部电影吧。所以不能再浪费时间。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现在有一句话叫做顺势而为,好多人劝我,市场这么好,什么东西观众喜欢,顺势而为。我现在想的是要顺心而为,不是顺势而为。顺势而为的话,我觉得90%的人都在做这样的事情,不缺我这么一个。
贾樟柯:李安导演在《色戒》之后,一直在拍美国片。未来有没有华语片方面计划?
李安:在动脑筋,希望拍华语片。我也有这个感觉,体力不够。小刚导演说六七部,那已经很多了,体力相当好。拍电影时神经会一直扯着,不知道能扯多久。身体跟市场和观众都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停。
现在我开发了一个新的拍摄方式,不知道是开了一个新希望,还是捅一个新娄子,我不清楚。所以希望多学习一下,如果大家有兴趣来参与的话,我会为大家做一些铺垫。
不拍电影了我还真不知道做什么。小刚还可以画画,我大概就是烧烧菜,被太太骂一骂,被数落一下,大概就是这样。其实挺可贵,我们都是爱电影的人,都是在经历。对我们而言很简单,我们手上触摸到电影就充实,没有触摸到电影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自处。我就是这样。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