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英智库碰撞:推进全球化,基建是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1-05 14:56

    11月4日,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又名查塔姆学会)、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英改革和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中英两国政府部门、智库、企业及国际机构的代表与专家围绕“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的主题进行了研讨。

    11月4日,嘉宾在西博会上热烈交流

    每经记者 余蕊均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数重重,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给城市发展、区域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对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11月4日,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又名查塔姆学会)、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英改革和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中英两国政府部门、智库、企业及国际机构的代表与专家围绕“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的主题进行了研讨。

    据了解,论坛旨在交流两国在改革和创新领域的经验、进展和政策设计,相互学习借鉴改革和创新方式,为两国应对增长和发展挑战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两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论坛在主题确定和会址选择上均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有关,已被纳入第八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去年10月,主题为“改革创新与资源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首届中英改革和创新论坛在英国伦敦召开。

    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英国的“脱欧”之路波澜迭起。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事实上,不确定性是永远都存在的,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不一样,它的不确定性是越来越多的,这是一个特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在论坛上指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新的机会产生,旧产业的淘汰,都是不确定的。”

    基于此,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时代,城市发展应该何去何从呢?

    侯永志认为,首先要建立具有弹性、适应性强的城市经济,同时,在一个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要思考如何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这也需要很好的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

    “当然,适应能力、调节能力就涉及到如何开展创新活动的问题。”侯永志特别提到要创造有利于创新要素聚集的条件,特别是利于人才聚集的环境条件。在他看来,一个地方应该要培育几个植根于当地的科研机构,“培育创新的土壤。”

    中英携手改进基础设施

    查塔姆研究所主任罗宾•尼布莱特作为一个坚定的自由贸易主义者,尼布莱特在现场表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对于促进经济全球化、推动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说,“不止发达国家现在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在新兴经济体中,可以坦率地说,很多国家对于市场的开放也出现了疑虑,但我是一个坚定的自由贸易主义者,我还是坚定在今后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否则全球化会陷入冬眠状态,全球化的动力会放缓。”

    “所以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极为重要,如果聚焦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能让比较发达的亚洲沿海地区的繁荣被内陆地区分享,并且建立起连接亚洲和欧洲的桥梁,包括俄罗斯、中亚,我想这会带来巨大的机会。”尼布莱特说,尽管目前这个阶段,继续推进全球化、尤其是全球贸易,难度比较大,但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可以接过这个接力棒,他认为,中英两国可以加强这方面的交流合作。

    “将更有信心落实《巴黎协定》”

    如果说在基础设施领域每投资一美元,可以带来五美元的收益,那么,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能源与全球气候问题,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当天,11月4日,也是《巴黎协定》生效的日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在发言中表示,英国在低碳发展问题上走在世界前列,“我们需要在低碳的制度构架、政策措施以及技术创新方面与英国开展积极、务实的合作。”

    “我们对英国在低碳方面的很多措施是很赞赏的,我去过英国几次,看过英国的海上风电,太阳能在英国也有很多的实践,这就表明英国现在能做到就是一种率先典范,中国现在在这方面的技术开发也有很大的潜力,如果我们在技术方面加以联手的话,对现有的基础设施加以改进,对新建的基础设施防止高碳锁定,那么我们对于《巴黎协定》目标的落实会更有信心。”潘家华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韩文科建议,“我们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首先要考虑它是不是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如果没有这个作用,这种基础设施就成了’为了建而建’,这样往往效率低下,不能拉动经济发展。”

    他特别提到,成都的经济为何能够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与其扩建了很多基础设施不无关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首先它的出发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建设双机场,可以缩短货物流程,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韩文科表示,过去中国的西部地区需要借助东部地区作为“跳板”再走出去,如今,西部地区直接面向西方国家了,“如果把功夫下对了,基础设施就会起到很大的促成作用。”

    上一篇

    央行再启巨量MLF 国债期货走出四连阳态势

    下一篇

    金价连涨三周加速回千三 短期金市波动或将升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