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正在遭遇下滑挑战。尤其在新能源补贴政策尚不明朗的背景下,盈利问题有待考量。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骆一帆
每经实习记者 骆一帆
全新乘用车品牌LYNK & CO推出后不到一个星期,吉利又现大动作。10月26日,吉利控股集团在四川成都发布了全新商用车品牌远程,这意味着吉利正式进入商用车领域。
吉利在商用车市场的首款纯电动轻卡远程E200和首款纯电动客车远程E12亮相。吉利相关负责人向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表示,远程品牌的产品规划主要是新能源卡车、客车及动力系统,其所在的商用车板块未来的年产能将达到20万辆,与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组成吉利控股的三大业务板块。
然而,目前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正在遭遇下滑挑战。尤其在新能源补贴政策尚不明朗的背景下,盈利问题有待考量。
对此,吉利相关负责人对NBD汽车表示,吉利目前已储备了成熟的技术,在未来将以高效増程器为核心,完全可以不依靠补贴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盈利。
NBD汽车了解到,增程式是远程品牌的长期技术路线方向,但目前我国商用车市场上尚无增程式产品布局。
填补商用车空白
近年来,我国商用车市场低迷,此前连续6年出现销量下滑。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9月,商用车累计销售260.8万辆,同比增长4%,增速不到乘用车市场的三分之一。
吉利为何将目光聚焦商用车?吉利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一个世界级汽车集团来说,没有商用车业务是不可想象的。”
事实上,上汽、一汽、东风等大型整车企业早已拥有自己的商用车品牌,而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比亚迪此前也已进行了布局。在此背景下,对于希望将自己打造成世界级整车企业的吉利来说,填补商用车市场的空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
NBD汽车了解到,吉利进军商用车市场的计划在很多年前已开始进行。2013年收购英国锰铜公司(后改名伦敦出租车)和绿宝石公司(主体做轻量化设计)时,吉利便开始为进军商用车市场布局。2014年,吉利成立商用车项目组,2016年3月吉利全资收购东风南充100%股权后,又投资70亿元建设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
目前,吉利商用车在全球有4个基地在建设,其中远程品牌的产品规划主要是新能源卡车、客车及动力系统。
此外,与国内其他商用车品牌不同,远程品牌专攻新能源商用车的研发和制造方向。据了解,该品牌是国内第一家专注新能源的商用车品牌。有分析认为,这将有助远程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
数据显示,尽管商用车整体市场增速缓慢,但远程锁定的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增速却十分迅速,今年1~9月,新能源商用车销售7.8万辆,同比增长82.8%。
“增程式”难题仍待解
尽管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增长迅速,但目前新能源商用车企业的盈利能力薄弱,对补贴依赖较大,在新能源补贴进入退坡阶段的背景下,新能源商用车要想盈利将变得更加困难。
对盈利问题,吉利相关负责人告诉NBD汽车,“吉利进军商用车不是为了补贴,而是储备成熟的技术。在未来将以高效増程器为核心,完全可以不依靠补贴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盈利。”
根据规划,远程的新能源技术路线为纯电动和增程式,而后者是长期技术路线。据了解,增程式技术实际是在纯电动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増程器,其目的在于增加续航里程。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中心教授林程向NBD汽车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增程式新能源车,而是通过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代替。主要是因为增程式新能源车和插电式混动新能源车补贴金额相同,同时,增程式新能源车的技术要求又相对较高,因此厂家更偏向插电式混动车型。他解释称,增程式汽车以电能为主要能源,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其供能模式和纯电动汽车一样,当电量不足时,增程器开始供能,有别于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是,增程式汽车始终是电机独立驱动,在增程状态下,也是先利用发动机发电,再以电能驱动汽车,整个过程发动机并不直接供能。
对于为何选择以纯电动技术为过渡,增程式技术为长期技术路线,吉利相关负责人表示,纯电动车辆受续航里程影响较大,这使商用车在实际使用中有较大制约,而增程式不但可以减小续航里程限制,其动力系统的重量只有170公斤,远低于纯电动车辆的电池组重量。
林程也表示,增程式是一项非常好的新能源技术,增程器的加入,可以让纯电动汽车在其原有续航基础上,增加30%~50%的续航里程。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