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去“三座高山”,在微观层面寻找经济新动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0-26 15:00

    10月25日,许小年在成都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智慧连城∙思享会”上宣布,“我以前研究宏观经济,现在开始研究微观层面,我看得越多,我对中国经济未来希望觉得越是光明。”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有那么一把尖刀,给宏观经济刮骨疗伤,给微观经济剔除迷茫,这把刀,眉头总是深深拧成“川”字,眼神、言辞锋利刀刀致命,他就是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

    昨日(10月25日),许小年在成都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智慧连城∙思享会”上宣布,“我以前研究宏观经济,现在开始研究微观层面,我看得越多,我对中国经济未来希望觉得越是光明。”

    这一研究大方向的变化,让许小年这把刀从宏观刺向了微观,他对实体经济的危、机并存抱有拳拳之心。

    许小年说,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靠着投资实现数量型增长,留下了一些后遗症,“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告诉我们,刺激需求的时代过去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转向了企业,“只有企业提高了效率、创造了价值,这样的增长才可持续”。 

    谈增长动能:投资驱动不可持续

    “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要强调的是,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年五月,一位“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许小年对此十分赞同。

    在L型经济下,如何找到新的增长动能?许小年给出一个“生产函数”理论公式,等号左边是GDP,右边则是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与技术水平指标,右边三者决定了GDP的走向,也可以看出企业发展、国家经济增长的两大类型。

    一大类叫做“数量型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来增加产出、产值,进而拉动GDP;另一类则是“效率性增长”,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基本不变,提高技术水平驱动经济增长。后者资源投入的数量没有变,但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劳动力的效率提高了。

    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是什么型的增长?“是数量型增长”,许小年说,“这样的增长存在极限,不可持续”,因为资本量和劳动力数量有限,决定了经济规模的有限,不可能无止境的投入驱动经济增长。

    举个例子,农民种地,一开始靠手工,这时候,有了第一次资本投入,买来一台拖拉机,农业产出增加。如果再给他一台拖拉机,第二台增加的产出相比第一台,势必明显下降。如果再给他第三台拖拉机,会导致产出不变。“第三台拖拉机叫什么?就叫过剩产能。这就是资本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许小年补充道,对整个宏观经济而言,也到了资本过剩的阶段。

    许小年认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一次比一次效果弱,他提出,实体经济产能过剩,投资再进入实体经济,形成的全是新的过剩产能,赚不到钱。逐利的资本就会转身离去,去哪儿?“钱去了楼市,去了股市。但是炒来炒去,价格往上涨,社会的总财富没有增加,没有创造新的价值”。

    实体经济的困难和资产市场的繁荣,是一块硬币的两面。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54个月负增长。许小年认为这是产能过剩最直接的证据,“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企业竞相削价。”

    在GDP的增长中,以往依赖资本的增加驱动经济增长。“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资本增加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限度之后,再增加也没有用了”许小年说。

    谈供给侧改革:清除系统性风险

    2015年11月10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第二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2015年岁末横空出世的“供给侧改革”一词,很快就成为经济领域的高频词。

    春暖鸭先知,时刻把脉中国经济的许小年很快嗅出政策的转向,他认为,“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提出正是在告诉我们,刺激需求的时代过去了,“供给侧没有在玩文字游戏,而是国家实质性的战略转变,过去是在需求侧发力,现在要转变增长模式,从投资驱动转到供给侧改革”。

    在许小年看来,供给侧改革应该以企业为核心,围绕着企业如何提高企业的效率,如何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如何促进企业层面上的技术进步上来做文章,提高企业的效率,来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可是,问题再一次摆在面前。此前的增长模式留下了一堆“后遗症”,比如过剩产能,比如债务风险迅速上升,比如银行坏账,国家经济正面临这三大系统风险。对此,许小年提醒,“要想走出L型这个尾巴,首先要清理过去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些系统性风险,在没有清除之前,中国经济很难进入下一轮的增长。”

    供给侧改革针对我国现存的经济问题“对阵下药”,接下来,要如何化解上述系统性风险?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得坚定地移除这‘三座高山’。”许小年说。

    谈新动力:转型不等于“转行”

    农民有了两台拖拉机,第三台是产能过剩,再给第四台更是完全浪费。想要增加产出,出路在哪里?

    许小年开出一剂药方:提高技术水平。比如种子换成优良品种,既不用增加劳动力,也不用增加土地,就能增加农业产出。

    新的增长点从哪里来?这就讲到“技术进步”了。经济新动能来自企业、来自微观层面,来自于技术水平的提高、来自于效率的改进。许小年表示,“如果我们能够看到企业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改进,我们对未来经济走势有理由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

    如何挖掘新动能,许小年从政策端给出建议。他说,政府应该让企业能够支配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研发中去,开发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其次,提高经济的总体效率,缩小国有经济范围,“让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给民营企业创造有信心、有保护的投资和经营环境,让实体经济安心去思考如何实现技术进步。

    对于企业而言,许小年则提醒,转型不等于转行。“最近好多企业说制造业不行了,那我做投资吧。你们都做投资,谁做企业啊,你往哪儿投啊?”

    创新也不等于非要用高科技。许小年最近调查了服装业一家公司,在这个门槛低、产能过剩甚至亏损经营的行业里,许小年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据他介绍,有人利用信息技术对生产线升级换代,在工业的流水线上,实现了西服的个性化定制,成本降低了50%以上,交货期从裁缝铺里的一两个月缩短至7天。“这就是传统行业的创新,也不是什么高技术,就是工业自动化。提高技术,不是为提高而提高,技术是用来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服务的。”

    此外,许小年还呼吁企业家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说,在转型的这个阶段上,企业需要抛弃过去机会主义的习惯,不要再去寻找政府的风口或者商业的风口,“寻找风口害了多少企业。跟风不是不能赚钱,而是赚钱越来越困难”。

    上一篇

    疯狂!为了政绩,他们竟想用一团棉纱改变空气质量

    下一篇

    英国脱欧前景不明 机构预测伦敦房价还要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