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7日开始,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持续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状况。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企业超标排放常态化是出现雾霾的根源所在,‘十三五’环保工作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工业企业达标排放。”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记者 李彪
华北地区遭遇今秋首次大面积雾霾,国控污染源“抓出”几十家超标企业。
10月19日,环保部发布通报: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持续重污染过程,环保部督促各地积极应对。
自10月17日开始,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持续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状况。截至19日12时,重霾影响范围达到26万平方公里,区域内部分城市污染仍处于持续加重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如此大面积的重霾笼罩之下,一些企业超标排放问题依然突出。
环保部介绍,10月16日~19日国控重点源在线监控数据显示,河北省11家企业超标37天次,山东省9家企业超标31天次,河南省1家企业超标4天次。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企业超标排放常态化是出现雾霾的根源所在,‘十三五’环保工作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工业企业达标排放,这样雾霾污染逐步好转才有希望。”
26万平方公里遇重霾,12市启动预警
10月19日18时,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发布实时空气质量状况显示,首要污染物为PM2.5(细颗粒物),空气质量指数为333,空气质量状况为严重污染。
环保部介绍,北京市自18日中午开始颗粒物浓度出现持续上升,至18时PM2.5小时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水平,截至19日12时重度污染已持续19小时,当时最大峰值浓度为244微克/立方米,其中6个监测站点达到严重污染级别,且呈加重趋势。
实际上,自10月17日开始,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持续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状况。17~18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德州市、保定市、石家庄市、滨州市、衡水市等5个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截止19日12时,石家庄市达到严重污染,北京市、保定市、太原市、乌海市、廊坊市、唐山市、邢台市、滨州市、东营市为重度污染,重霾影响范围达到26万平方公里,区域内部分城市污染仍处于持续加重阶段。
针对此次雾霾的排放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表明,北京城区硝酸盐、硫酸盐、有机碳(OC)、元素碳(EC)浓度占比都较高,说明北京市PM2.5浓度受本地及周边的机动车和工业燃煤排放,以及氮氧化物等二次转化影响显著;天津、廊坊等地站点的PM2.5中硫酸盐浓度占比也较高,说明受工业燃煤排放影响较大。
环保部强调,北京、石家庄等地的粗颗粒相对浓度也比较高,表明扬尘等一次颗粒物排放仍需加强管控。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实时启动相应的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截至目前,北京市、石家庄市、保定市、衡水市、廊坊市发布黄色预警,天津市、邯郸市、邢台市、沧州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发布蓝色预警。
环保部揪出大量超排企业
除了气候条件外,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雾霾的首要原因,不得不提的是,即便在大面积雾霾笼罩之下,企业超标排放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近日,环保部派出8个督查组对北京、河北省唐山、邯郸、邢台等重点城市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和大气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督查,并对部分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超标情况进行现场核实。
督查发现,一是部分高架源企业仍在超标排放污染物。10月16日~19日国控重点源在线监控数据显示,河北省11家企业超标37天次,山东省9家企业超标31天次,河南省1家企业超标4天次。
环保部表示,对部分超标企业现场核查发现,唐山开滦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林电分公司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均存在时均值超标排放情况;迁安市宏奥工贸有限公司氮氧化物数据连续超标;河北鑫森建材有限公司涉县兴发焦化厂焦炉烟囱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标排放。
骆建华认为,企业超标排放目前还是常态化,尽管监管加强了,但是违法超标排放现象还比较普遍,雾霾频繁出现其实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企业超标排放没有控制好,以及农村秸秆禁烧工作没做好,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雾霾就会比较容易出现。骆建华说,“十三五”环保工作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只有做到这一点,雾霾污染状况逐步好转才有希望。
同时,环保部介绍,部分企业、工地应急减排措施未落实。河北建德水泥有限公司在黄色预警发布后,未按预案要求采取减少投料量的措施;河北迎新集团玻璃厂未落实污染物减排15%的要求。河北省唐山、邢台等市部分施工工地未设围挡、土地裸露未覆盖,渣土车未苫盖、遗撒问题突出,道路扬尘较重。
北京市仍有大量砂石、煤场等物料堆场无苫盖、抑尘措施,北京市海淀区永丰地铁站工地仍在进行土方作业;多辆外地牌照重载车仍在六环路内行驶。同时,北京、河北等地还发现了“小散乱污”企业违法排放等问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