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周禹彤
今天,楼市又传来两个大消息,先是央行上海总部召集25家银行开会,要求严格执行限贷政策;随后,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直称“中国容不下一个百病缠身的房地产市场”。
经历了楼市火爆与国庆期间各地密集出台的限购限贷政策之后,在监管政策不断推进的当下,更趋理性的房地产市场正逐渐回归人们的视线。
楼市火热?信贷数据能给你答案
▲图片来源:东方IC
昨日(10月18日),央行发布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9月的信贷增量大幅超出了市场预期,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而此前市场的预期值为1万亿元。
前三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7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2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万亿元。9月份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5741亿元,较上月增加455亿元,在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额中的占比从上月的55.72%降至47.06%。此外,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7200亿元,市场预期值为13900亿元。
新上任的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则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进一步指出,9月份个人住房贷款新增4759亿元,占据了9月份新增贷款的39%,同比多增2055亿元。
这一数据显示,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信贷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阮健弘在发布会现场也表示,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较快,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分化,部分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成交活跃。近期一些城市出台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未来(个人房贷)走势有待进一步观察。
国庆期间楼市调控政策接连出台
▲图片来源:东方IC
高热不退的房地产市场也引发了监管层的注意,在国庆节期间,各地相继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其中9月30日北京出台的《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新一轮全国性的楼市调控拉开了序幕,在此后的国庆长假期间,先后有20多个城市出台了限购限贷政策。
与此同时,住建部对存在恶意炒作、捂盘惜售、发布虚假房源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开发商和房产中介进行了查处公示,对这类违规企业的重拳整治也显示了监管层正本清源的决心。
随着各项政策的推进,房地产市场也出现明显降温迹象。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全国主要的54个城市当月合计签约商品房住宅130944套,而9月同期签约为137483套,环比减少约7000套。
以地域来看,在天津,从10月1日至10日监测情况分析,新建商品住房成交54.1万平方米,环比9月份日均水平下降41.2%,二手住房成交22.4万平方米,环比9月份日均水平下降20.6%。新建商品住房平均交易价格为每平方米13825元,环比9月下降2.5%,二手住房平均交易价格为每平方米13516元,环比9月下降0.5%。
在深圳,根据深圳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的初步统计,国庆后深圳二手房市场日成交量下跌约一半,“之前日成交量300余套,现在只有100多套,下降趋势十分明显。”深圳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发展研究部总监徐枫说。另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监测显示,国庆后约七成二手房业主下调了房源价格。
鉴于各地楼市调控密集加码出现在10月初,未来居民贷款下降成为大概率事件,因此高居民信贷的可持续性不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表示,调控政策存在滞后性,热点城市限购限贷后,大概率会对信贷产生影响,但还是要看购房者的心理预期。
新华社发文:容不下百病缠身的房地产市场
▲图片来源:东方IC
楼市调控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行今日又有新动作,此外,新华社晚间也发布评论文章《新华时评:剪除楼市毒瘤刻不容缓》,为楼市敲响警钟。
据央行上海总部网站消息,10月19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会议,25家在沪主要中资商业银行行长以及房贷部门和资产负债部门负责人参会。
会议要求,各商业银行要继续严格执行限贷政策,防止变相放松要求、打政策擦边球的情况,同时要继续强化对首付资金来源的审查,加强居民收入证明真实性的审核,并切实防范各类资金违规流入土地市场。
今日晚间,新华社发表题为《新华时评:剪除楼市毒瘤刻不容缓》的评论文章,文中提到:
包括本轮房价飞涨在内的历次楼市波动,均暴露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是推高房价的重要因素,部分开发商为牟取暴利,惯于散布假消息,人为制造恐慌,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楼市健康发展。
当前,房地产市场秩序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很多家庭是拿出几辈人的积蓄买房,房地产市场秩序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国容不下一个百病缠身的房地产市场。
从国庆开始的限购限贷政策,到住建部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整治,再到央行上海总部明令严格执行限贷及新华社发表重磅评论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监管层对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决心,楼市调控政策的推进也是步步为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政策和监管措施的不断改进,更加理性的房地产市场才能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