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人工智能创业企业有多牛?98家平均估值超10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0-19 16:34

    10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AIWorld2016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获悉,在新智元对100家人工智能创业企业进行调研报告显示,在98家企业填报的估值数中,估值总数为1014亿元,均值为10亿元左右。

    每经编辑 张虹蕾    

    每经实习记者 张虹蕾

    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人机大战掀起的人工智能风暴受到持续关注。

    10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AIWorld2016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获悉,在新智元对100家人工智能创业企业进行调研报告显示,在98家企业填报的估值数中,估值总数为1014亿元,均值为10亿元左右。

    "未来5~10年的人工智能蕴含巨大的潜力。"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李飞飞在大会上表示,无人驾驶、工业机器人、AR、VR等与感知相关的应用都会得到大规模的提高。

    不过,人工智能市场的蛋糕虽大,但目前依然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李航认为,目前"弱人工智能"仍存在严重依赖训练数据,模型必须适合于要解决的问题,不适合执行不特定多重任务等方面的问题。

    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雪楠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尚未成熟,在深度的场景化应用和实际的应用场景结合的方面还有待提升。

    尚处"小荷才露尖尖角"阶段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中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智元对100家人工智能创业企业的调研报告显示,100家人工智能创业企业报告在融资、收入、专利的表现都颇为靓丽,蕴含较大的成长潜力。

    上述报告显示,37家填报2015年收入数据的企业中,其中32家人工智能企业在2015年的总营收达到了7.56亿元。均值为2000元万左右,中位数在20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达到了2亿元。

    而在98家企业填报的估值数中,估值总数为1014亿元,均值为10亿元左右;中位数为2亿元,公司间的估值差距颇大。

    人工智能虽然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阶段。

    美国人工智能协会(AAAI)前主席ThomasDietterich则直言AI在技术和工程上的三大难题:一是不知何时信任AI是安全的;二是什么才算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还有待考证;三是在人无法接近的高危地带或者以超高速度运行的自动化系统,人类能否安心的部署他们还不太确定。

    李飞飞将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发展作出比喻称,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实现从科学到科技到产品的发展,就像是4乘100米的接力赛,第一棒是实验室、第二棒是工业界、第三棒和第四棒是产业化。

    新智元创始人杨静认为,中国的人工智产业正在完成从0到1的崛起,在国际学术机构会议和专业竞赛中,中国人工智能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一些业界的公司也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列。

    不过,杨静提醒道,目前人工智能前沿性的研究依然乏力,国际上以谷歌DeepMind为代表的公司正在积极研发通用人工智能,DeepMind创始人Demis预言10年内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倘若没有相应研究,很可能会错过21世纪最重大的发明。

    还需充分结合实际要求

    在众多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和展望中,"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话题吸引了参会者的注意。

    李航在会场表示,人工智能在情感、创造力、自由意志方面还有需要值得探索的空间,自由意志的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

    但现实却并不如意,李航表示,"强人工智能"在当前的计算机体系架构上很难实现。而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当前主要依赖机器学习,仍存在严重依赖训练数据,模型必须适合于要解决的问题,不适合于执行不特定多重任务等方面的问题。

    "给我无穷多的数据,就可以实现人工智能。"李航称,以人脸检测为例,在监测的过程中训练数据的质量严重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此外,目前可以实现完成不特定多重任务的建筑机器人仍旧数量不多。

    另一方面,刘雪楠说,目前人工智能和视觉关联的组件以及数据要求比较高的芯片成本较高。以室内定位的模块的成本为例,扫地机器人用的简单的模块只要几百元,而数据复杂、要求高的模块会达到上万元。

    谈及人工智能的投资前景,刘雪楠认为应用级的人工智能有更多人做,常规的基础级的技术会在一些大公司形成"垄断",而应用级的技术蕴含更大的商机。因为其有很多外延延伸,可以结合社交和衣食住行,形成更广泛的应用。

    刘雪楠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尚未成熟,在深度的场景化应用方面和实际的需求结合的方面还不够充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从“不完全契约理论”来看PPP合同的不完全性及如何改善

    下一篇

    武汉:102家房企因违规被列入“诚信黑榜”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