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雷军:小米商业模式就是“拉仇恨”产品卖得便宜我心甘情愿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0-14 01:2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谢振宇 实习记者 陈耀霖    

    ◎每经记者 谢振宇 实习记者 陈耀霖

    “为什么(围绕小米)有那么多负面声音?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就是拉仇恨的。”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说,人家本来赚钱赚得舒舒服服,你进去一搅和,就搞得人家这个行业天翻地覆,“人家能不骂你吗?”

    在10月13日举行的2016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现场,雷军在解读小米生态和商业模式时,回应了外界对小米的一些质疑声。

    对于“拉仇恨”,雷军有一套自己的认识。他称,拉仇恨不是根本目的,目的在于带动行业的整体效率。他还举例说,如一年前小米开始做插线板,产品发布6个月后,“发现国内所有插线板的水平都提高了”,这才是小米去“搅和”的最终目的。

    当谈及小米低价策略惹来的争议时,雷军说,“大家不要劝我卖得贵,我们就是心甘情愿卖便宜一点。”雷军表示,自己在金山上市、卓越出售后早已实现财务自由,40多岁时开始做小米,就是想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为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效率做出自己的努力。”

    ●“搅局”为提高行业效率

    自从两年前开始布局“生态链”后,小米的战略就常引来一些争议。

    在13日峰会上,雷军再次说起一些外界对他和小米的误解。外界有声音认为,雷军一直强调“专注”,然而却把摊子铺得太大,小米的“生态链”涉足领域,从空气净化器到电饭煲,从血压计到飞行器、灯泡等数十个行业,这与小米的手机主业“格格不入”。

    实际上,小米系介入一些行业,挤压行业原来老牌企业的利润,也令小米树敌不少。

    “正因为我们在手机行业搅和,今天整个国产手机的水平、质量、品质、设计得以大幅度地提升,价钱得以大幅度降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也得到了更大的普及。”雷军回应道,小米涉足多个领域“去搅和”,其实各行各业的效率都会提升,最终受益的是普通消费者。

    雷军称,小米的商业模式就是“拉仇恨”的。

    他举例称,一年前的插线板行业,很多产品质量非常差,整个工艺都是30年前的。“人家企业赚钱赚得舒舒服服,你非进去搅和,你一搅和人家能不骂你吗?”雷军说,“当小米的插线板产品发布了6个月以后,国内所有插线板的水平都提高了。”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小米布局了多个领域,且在部分行业成为领军者。

    “现在小米的充电宝世界第一,手环世界第二,平衡车世界第一,空气净化器中国第一,我现在这样数,世界第一或中国第一的品类里,小米里有10多个。”雷军表示。

    在雷军看来,小米的定位绝不仅是一家手机公司,而是要在中国社会掀起一场“效率的革命”。他表示,中国企业以往花在营销、渠道、店面等环节的钱太多,而在生产效率和质量上则严重欠缺,小米是反过来做,也正因此才赢得了市场。

    当谈到小米低价策略引起的争议时,雷军说,“你们不要劝我卖得贵,我就是心甘情愿地把小米卖得便宜一点。”自己40岁时办小米的时候,就是想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用改善效率的方式,让消费者买到超值产品是小米的初衷,赚钱则不是自己考虑的事情。

    ●未来5年打算开1000家“小米之家”

    峰会上,雷军还特意提及小米的线下战略。他表示,目前的“小米之家”经营状况良好,未来还将继续发力小米的线下门店。

    “我最近在做线下渠道,做出了连我都不敢相信的奇迹。”雷军表示,当今天都在抨击传统渠道衰落,线下渠道成本高时,小米却大力发展“小米之家”。他透露,目前线下门店每平方米的销售额做到了25万元,一个“小米之家”单店就有7000多万元的平均收入,而中国目前最好的零售店也不过是1.2万元的水平,“我们做到了最好绩效的20倍。”

    实际上,在2015年小米售后已经开始布局“小米之家”门店,不过当时数量较少,在全国范围也仅有数十家门店。

    雷军表示,小米在今年2月份开始着力线下开店。平均每个“小米之家”200多平方米,单店就有超过7000万元的平均收入。雷军说,未来5年,小米还打算开设1000个“小米之家”,并争取将单店营收做到1亿元的水平。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截至今年8月,“小米之家”的数量已增至30余家。而产品方面,“小米之家”除了作为小米手机的线下服务中心,还出售小米生态链的众多产品。

    传统零售业受电商冲击严重,开店成本又高于互联网门店,小米为何还要发力线下门店?对此,雷军认为,零售店其实还会是市场主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商和零售店都会长期并存,传统厂商其实不用焦虑。他透露,目前“小米之家”的费用率在8%左右,未来将努力达到6.5%,做到全球一流的零售集团,向美国Costco看齐。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前首富牟其中在京还有264套房?现住户:早拍卖了,现在产权归我们

    下一篇

    苏州金龙骗补遭重创 金龙汽车受波及年净利直降3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