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绿地推新住宅品牌"理想家" 加码产品线升级求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8-26 11:39

    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中产阶级规模扩张,绿地、万科、电建、旭辉等更多的房企都加大力度升级产品线。

    每经编辑 王婷婷

    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是规模市场,但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中产阶级规模扩张,企业必须提升对品质的要求,近年万科、电建、旭辉等,越来越多的房企都在加大力度升级产品线、发布新的产品系列。

    据了解,绿地集团在8月25日举行的“G6理想家|绿地集团住宅品牌发布会全球巡演(成都站)暨成都悦蓉公馆项目亮相仪式”上,也发布了全新的住宅品牌“理想家”, 以及这一品牌体系之下,绿地集团西南事业部2016年成都的1号作品“成都悦蓉公馆”。

    绿地升级住宅产品线 推出新品牌“理想家”

    记者注意到,相较于绿地集团住宅板块既有的“新里”“老街”等郊区改善系列、城市改善系列“世纪城”、高端系列“海珀”,特定系列“启航社”等产品线,新的住宅品牌“理想家”更强调产品本身的品质部分。从“理想家”的三个标准系统,即“百年宅”全生命周期建筑、“理想家”极致人性化社区、“爱丽乐居”精装修解决方案,可以看出G6·理想家试图创造的优势点,体现在设计和生活的体验感。

    “确实,理想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绿地业主感受到生活更美好。”绿地集团总部技术管理产品研发部专项设计中心总经理张雨翔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一新的产品线品牌是由绿地技术研发条线年龄35岁的团队,经历5年研发出来的。

    除了建筑设计、社区服务、人性化家装等硬件之外,在家成长计划、5+4+3爱家服务,以及“绿地·私享家六大服务体系”( G+童趣、G+养老、G+乐活、G+小厨、G+客栈、G+易修)等软件上,都有更多人性化的升级创新。

    在即将于9月底开盘的成都悦蓉公馆上,作为绿地集团西南事业部2016年成都1号作品,也是绿地集团住宅品牌理想家的代表作,悦蓉公馆就会在强调成都特有的“院”生活的基础上,深度融入G6理想家。

    据绿地集团西南事业部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吴松介绍,这主要体现在多重变化的“百年宅”空间的应用,“爱丽乐居”精装修解决方案的全面启用,全面导入G-LIFE“绿地私享家”等方面。

    记者注意到,近年绿地集团一直通过专门的产品研发部门进行各业务线的升级,私享家、家成长计划等系统都并非首次发布,但像“理想家”这类同时搭载多个升级系统的产品线不多,此番推出的住宅新品牌含金量颇高。

    “从两年前在商业领域更新三大产品线,推出四大自营品牌,到对住宅产品的持续更新,绿地的确要在产品优化上花大力气。”会上有资深业内人士就直言。

    加码产品升级分羹红利 或优化绿地业绩表现

    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升级产品?绿地集团2016年的中期业绩显出了端倪。

    7月18日绿地控股(600606.SH)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就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1.5亿元,营业利润64.1亿元,同比涨幅均超20%。而其中,房地产主业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107.71亿元,同比增长34%,在集团总营收中贡献率近8成。

    房地产依然是绿地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而房地产效益的持续增长来源于结构的调整,上半年绿地布局集中在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产品更依靠对改善性需求的生活服务满足。

    对此,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在业绩会上就强调,推动自持物业增值、带动租售,依靠内生型价值增值来实现增长和盈利。

    实际上,这也是百强房企普遍的打法。中指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百强房企均加大了改善型产品的推出力度,TOP50一线城市140平以上的改善型产品销售额大幅上升到了44.7%。

    不得不看到,麦肯锡测算中国中产阶级已达到1亿,波士顿咨询公司则预测,到2020年这一人群将超过4亿。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给出的数据是,2015年中产阶级在境外创造了1.5万亿的消费额。这说明,中产阶级的需求是未来的主要增量市场。而这一市场的规模是万亿级的。

    因而在房地产领域,也只有满足不断提升的品质要求,才能从这一轮红利中分羹,而大多企业选择的第一役就是升级产品。

    “绿地发布全新的住宅产品线‘理想家’在创新性和服务品质感上都有突出特点,这一次发布其实能反映出绿地对产品结构的持续调整和在产品线升级上的加码,因为这是有利于绿地在房地产主业上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的,在目前的业务结构下,这一块将影响绿地整体的业绩表现。”上述人士就表示。

    (王婷婷/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高送转背后谁在获利?监管出手仍一意孤行

    下一篇

    发改委官网刊文:进一步引导利率下行空间依然很大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