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中欧瑞博成立境外基金;神州牧基金辛宇紧锣密鼓地筹划境外基金产品;重阳投资成立重阳国际……在中国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大波私募开始“出海”。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海军
近期,深圳中欧瑞博成立境外基金;神州牧基金辛宇紧锣密鼓地筹划境外基金产品;重阳投资成立重阳国际……在中国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大波私募开始“出海”。
火山财富(微信号:huoshan5188)注意到,私募2016年发行境外产品已达13只,较2015年相比,已完成去年的65%,且发行正逐步提速。
不过,前有“私募教父”赵丹阳2011年投资印度市场遇重挫的先例,境外市场让不少在境内成长的机构望而却步。但“资产配置荒”背景下,高净值客户日益增长的境外配置需求和私募机构拓展需求,让越来越多的人聚焦“出海”。
私募境外基金加速发行
由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团队设立并管理的境外基金——中欧瑞博中国成长基金,于2016年6月发行,6月30日结束募集并正式成立。火山财富(微信号:huoshan5188)注意到,不光是中欧瑞博,其他阳光私募“出海”的速度也在加快,一波境外布局潮正在私募圈掀起。
如裘国根掌舵的重阳投资在香港成立重阳国际,近期发行成立了重阳海外基金;上海大型私募富善投资最近拿到了香港资管通行证9号牌照;去年私募冠军辛宇领衔的神州牧基金完成了公司注册,计划发行一只境外对冲基金;前景顺长城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王鹏辉的望正资本,不久前也在香港注册了望正资产管理公司。
从私募排排网数据来看,2012年阳光私募共成立5只境外基金;2013年共成立3只,包括天马资产的天马全球基金、北京源乐晟的Longrising China Growth;2014年共成立5只,包括星石投资在12月19日成立的Haitong China Select Investment Fund S.P。进入2015年,全年共成立20只境外基金,尚诚资产、上海映雪投资和金锝资产等知名私募都加入该阵营。今年以来截至发稿,更有13只境外基金发行成立。
“我们跟各种券商端、交易通道端都在接触,已经确定了交易架构。如果快的话,11月,我们的第一期境外基金就可以发完。第一期基金2500万美元左右,资金来源于海外华人,致力于做全球资产配置,不设明确的地域偏好,美股、港股、外汇、期货和衍生品都做。如果只做港股,那就和我们的想法背道而驰了,从辽阔的A股走向狭小的港股市场,我认为这不叫‘出海’。”神州牧基金董事长辛宇表示。
辛宇称,神州牧基金“出海”的第一步是脚踏实地,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境外交易规则、监管规则,主要团队还是以境内为主,不过首先立足于留学归国人才。第二步,随着各方面提高,会加大募集规模。第三步,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这种现象很容易理解。金融资本具有全球化的视野,私募去境外试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这也是投资行业发展的2.0版本。”前海旗隆基金董事长代雪峰表示。
第三波“出海”潮涌
近两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此前的大牛市,一些私募如前海旗隆基金、神州牧基金等纷纷“出海”,可谓私募“出海”的第三波高潮。
此前第一波是在2008年前,参与者大多是曾在港股市场闯荡的私募,比如赵丹阳的赤子之心、康晓阳的天马资管和蒋锦志的景林资产等。2004年,景林资产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先后发行了景林金色中国基金和景林金色中国加强基金;2006年3月,晓扬投资设立晓扬机遇基金;2006年9月,柏坊资产设立中国龙动力基金。
第二波主要是2008年后,由于A股估值过高,出现私募“出海”高峰。睿信投资、淡水泉投资、明达投资先后发行投资港股基金。这批代表包括淡水泉的赵军、明达资管刘明达和景泰利丰的张英彪。
火山财富(微信号:huoshan5188)了解到,自赵丹阳2003年在香港成立了第一只对冲基金——中国成长后,不少私募基金经理开始效仿。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目前有业绩记录的境外私募产品共有80只,较知名的有赵丹阳赤子之心价值投资,晓扬投资戴祖祥的晓扬成长、晓扬机遇,淡水泉赵军的淡水泉中国机会,上海保银投资王强的Pinpoint Multi-Strategy Fund等。
双重需求助推私募境外扩张
为何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出海”热情如此高涨?
一些私募大佬想拓展事业版图;一些人觉得境外的对冲工具更多;还有一些私募经理认为,“出海”能找到更好的投资标的,如在境外上市的腾讯、阿里巴巴、盛大等。多位私募对火山财富(微信号:huoshan5188)也表示,阳光私募选择“出海”的因素其实较复杂。
代雪峰解释称,“出海”的动力有几点:一是需要并购。医药方面,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还是在美国。且医药研发投入经费高、时间很长,只有通过并购才能持续做大做强。另一角度来看,有对冲基金运作的需要。境外有更多的衍生品,更自由的对冲工具,且境外市场更有效益。
北京一中型私募董事总经理表示,现在私募做大就“出海”,这是行业普遍现象。“我们有个产品是做港股的,是通过收益互换投资。境内很多客户在境外都有资产,原来通过私人银行做配置,被坑的也很多。港股和A股虽有相同之处,但还是有很多风险,他们更情愿交给专业的投资人去做。核心的原因还是客户有这方面需求。”
前不久刚在香港注册了资产管理公司的一深圳私募人士称,一方面是客户有这些需求,境内客户想到境外投资,境外客户想到境内投资。公募有各种产品满足客户这方面需求,私募也可以做到。资管公司不应光盯着A股,境外市场还可以做大类资产配置,所以就想“出海”去寻找机会。
辛宇则信心满满地表示,一个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是要在国际舞台上证明自己的,就像在国内拿金牌和在奥运会上拿金牌是不一样的。
“出去的话,有很多投资工具和品种可以选择,如黄金、外汇、原油、期权和一堆衍生品,还可以做空。比如今年原油跌破30美元,我认为是很好的一个投资机会,但我在境内就不能投资,因为没有这个标的。我们将来参与国际化金融战争和货币战争是迟早的事情,如果你不早走出去,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将被淘汰,要在资本开放之前尽快掌握这些技能。”辛宇说道。
走向世界并非易事
不过,火山财富(微信号:huoshan5188)同时了解到,境内私募“出海”的投资范围多局限于大中华概念,比如投资在港上市的内地公司或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目前投研团队运作于境内且在境外发行有对冲基金的私募公司,包括景林资产、淡水泉、天马资管等机构,大部分私募在产品名称上有“中国”或相近的标识。
但主要是以港股为主,真正进行全球性投资的机构屈指可数。
同时,从这些私募“出海”的整体情况看,大部分私募均是募资在外、投研在内。方法是通过境外募集资金,然后投H股和中概股,具备全球资产配置能力的私募较为罕见。
尽管私募“出海”潮涌,但很可能“水土不服”,其中典型案例就是赤子之心。被业界称为“私募教父”的赵丹阳,2011年因投资印度市场遭遇重挫,其产品赤子之心出现成立以来的最大幅度亏损,两只基金净值下跌均达到25%左右。很多人认为其失败的原因在于对印度市场的理解和认识不足。
针对“出海”的前景,辛宇则显得很乐观,“研究创造价值,交易创造价值。我认为投资在各个国家上都是相通的,只是术不一样。就是看好一个公司,然后以合理价位买入持有。有可能我会失败,但是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不要认为之前有人‘出海’做失败了,就觉得我们以后不会成功。”
但也有私募人士指出,境内私募“出海”的现状并不如想象乐观。
“目前来看,‘出海’的私募不多,大部分还是在港股市场。如景林资产做得比较早,但只是投资港股和中概股,至于把分支开到欧美市场的私募,仍是凤毛麟角。”代雪峰指出。
他解释道,唐人街距离华尔街只有几百米,但200年来很少有华人在华尔街立足。有些华人是从小移民美国或留学后留在美国而进入华尔街,之后自己创业,但做得都不怎么大。在华尔街独立成立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并成为个中翘楚的华人几乎没有。美国基金业的华人圈子很小,真正管钱的华人加起来可能也就十几个。另外,中植集团、复星集团等在华尔街设有办事处,但他们更多的是以金融控股而不是以基金的形式出现。
从代雪峰的实际经验看来,境内私募“出海”要面临很多挑战。首先体现在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不在西方国家长大,同一个问题出发点不一样。很多人对法制缺乏敬畏之心,而在西方如果不遵守契约精神会寸步难行。”
比如,前海旗隆基金在今年上半年通过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辗转进入纽交所白银市场,持有的头寸比较大,但没有纽交所的席位,于是想直接向纽交申请席位,结果在一个小细节上被卡住了。
“在正式提交资料之前,我们美国的一个员工将公司视频资料传到YouTube上,被交易所查到了,交易所认为我们打广告,导致我们的申请备案通过不了,到现在还在申诉。其实是因为资料太大,员工就把YouTube当做网盘传上去,然后我们去下载,结果被公开了。美国的监管很严格,严格到你觉得不可理喻,一些无心之失,就会造成很大麻烦。而如果你有意违法,会罚得倾家荡产。”代雪峰举例称。
他还认为,中国人对欧美市场中概股以外的上市公司很难深入挖掘。港股的权重公司还是以内地的公司为主,挖掘得还是比较深入。但对欧美企业的深入挖掘到位难度很大。如去年的瓦兰特国际制药公司,之前涨得很好,后来直接从200多美元跌到30多美元。如果对企业的基本面不能很好把握,对一个没有涨跌幅限制的市场,那么重仓可能带来很恐怖的后果。
“我认为我们私募‘出海’尤其是参与欧美市场,失败是大概率的。我们的思维习惯、法治观念和他们有很大不同,这些都需要长时间适应。美国的法制很细,如果上市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被监管层查处,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一天跌50%是比较温和的,很多时候会突然死亡。除非你是纯粹的量化交易,如果做基本面投资是很困难的。”上述深圳私募人士表示,“我对阳光私募‘出海’的前景不太乐观,最后活下来的可能很少,100个私募出来,能活五六个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不管怎么样,我国的金融资本走向全球是一个大趋势”。
而上述北京私募董事总经理看来,境内私募“出海”其实有很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首先,境内私募长期投资A股,对境外有些市场不太熟悉就盲目“出海”,跟一些民营企业想迅速做大做强的想法差不多,但凡事欲速则不达,出去后才发现很多方面准备不足。其次,从中西方文化来看,语言、法律和规章制度等软文化存在差异,很多人还是以惯用的思维方式行事,不容易融入欧美金融圈。此外,还必须考虑境外投资的客户来源、团队磨合和企业文化建设等诸多问题,其中的经验教训都需要认真总结。
火山财富扎根于全国最大原创投资理财资讯发源地——《每日经济新闻》,由多位征战股市一线的资深财经记者全心全力打造。
用手机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快速关注“火山财富”。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