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去库存无疑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8月11日,中信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姚景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去杠杆主要是讲债务状况,包括个人债务、企业债务、政府债务。其中,虽然地方政府的负债增速较快,但总量风险不大。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朱丹丹
每经记者 朱丹丹
去杠杆、去库存无疑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
8月11日,中信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姚景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去杠杆主要是讲债务状况,包括个人债务、企业债务、政府债务。其中,虽然地方政府的负债增速较快,但总量风险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16年后,民间投资增速由2015年增长10.1%下降到1~6月份的仅增长2.8%。
姚景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预期不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连续为负数,大家都不敢投资。个人建议给民间投资设一个负面清单。
此外,他还进一步分析指出,从CPI、PPI状况来看,给降准降息创造了空间,但没有必要着急,主要问题还是政策要稳定。
房地产杠杆率问题基本得到遏制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早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问题比较突出,债务率高达156%。
基于此,去杠杆防风险成为大家的共识。
姚景源表示,去杠杆主要是讲债务状况,主要包括个人债务、企业债务、政府债务三部分。其中,地方政府的负债增速较快,但总量风险不大;个人债务杠杆率也不高,且这一块将来可以有更大的发展,很有发展潜力和空间。
实际上,一方面中央强调去杠杆,另一方面企业加杠杆的现象也在增长,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因而,今年来,房地产杠杆率是否过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对此,姚景源分析指出,“如果用加大杠杆率的方法去库存,就会导致风险。我们还是得把杠杆率尽可能的降低,因为现在看风险还是停留在企业上,就是企业负债。”总的来说,不能用加杠杆的方法去解决房地产的去库存。
他还进一步表示,今年在一季度的时候,房地产的杠杆率确实存在一些风险,不过现在基本上开始在回归,“我觉得这个问题应当说现在基本得到了遏制,没有继续恶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一方面是金融资产频现“资产荒”,而另一方面却是实体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
“M1增速与经济增长相背离的最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投资意愿。目前企业有流动资金而不进行投资的尴尬局面,说明企业陷入了某种形式、某种程度的‘流动性陷阱’。”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早前就曾分析指出。
对此,姚景源也表示,实体经济困难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金融之水没有流进来,而目前的钱一点不少,比如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49万亿元,因而要研究让钱流到实体经济里来。回过头来,还是要把实体经济本身做好,这是关键,增强盈利能力,金融之水自然就会流进来。
此外, 他还进一步坦言,面对现在经济错综复杂的局面,对于银行来说,一方面风险意识在提升,这是个好事;另一方面银行还是在积极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产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不断的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建议给民间投资设负面清单
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表示,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7%。
不过,目前来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那么,下半年能否完成今年既定目标?经济何时见底?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
姚景源则分析指出,现在状况下,我们要实现经济全年目标应该没有问题,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全力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把稳增长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16年,民间投资现10年首次罕见下滑。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民间投资158797亿元,其中6月的投资额为42413亿元,略低于去年6月的42416亿元,被市场称为首次出现负增长。
对此,姚景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投资下降是预期不好。而要稳住预期,一个是靠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总变;其次,要依赖重大改革措施落地,来稳定预期。此外,个人建议民间投资,应该给它一个负面清单,即明确的告诉哪个领域不能进,剩下都可以进。同时,应当把一些好的项目,比如地方现在PPP项目,在这方面调动民间资金进入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让民间经济有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这也很重要。当然更重要的就是要稳定预期,让大家有一个好的预期。
此外,我国CPI同比增速回落至年内最低点,降息、降准的讨论再度被推至风口浪尖。 对此,姚景源坦言,“我觉得CPI、PPI这种状况,给降准降息创造了空间,(但)主要问题还不是降准降息,还是政策要稳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