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PMI微落荣枯线下 或难诱发货币政策变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8-02 01: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告诉记者,官方PMI微幅波动0.1个百分点是正常的,仍然是一种基本平稳的变化,反映出中国经济保持基本平稳的走势。在经济形势没有出现大变化的情况下,不一定要加大货币宽松力度,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为恰当。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记者 周程程

    8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这也是官方制造业指数自今年2月份以来首次低于50%的荣枯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同一日公布的财新制造业PMI数据则明显向好,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出现背离。具体为,7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0.6,环比上涨2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运行恢复增长,这也是该指数2015年2月以来首次超过荣枯线。

    有机构发表的观点认为,官方制造业PMI下降表明货币和财政刺激空间增大,预计本季度可能下调存准率。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官方PMI微幅波动0.1个百分点是正常的,仍然是一种基本平稳的变化,反映出中国经济保持基本平稳的走势。在经济形势没有出现大的变化的情况下,不一定要加大货币宽松的力度,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为恰当。

    两大PMI指数出现背离

    据了解,国家统计局发布的PMI指数涉及的调查范围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000家调查样本。相较而言,财新PMI的样本主要集中在出口型企业及小微企业。

    这意味着,官方PMI数据关注的是全局状况,而财新PMI更侧重于中小企业的状况。

    官方PMI数据显示,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持续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9%和46.9%,比上月下降0.2和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均低于临界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中小型企业PMI的回落,是本月PMI回落的主要因素。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中小企业以民营为主,与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大幅下滑相印证。

    不过,这与财新PMI所表现出的中小企业向好的情况有所背离。究其原因,潘建成表示,相比而言,国家统计局的样本量是比较大的。在抽样本身严格科学的情况下,样本量更大的抽样调查的稳定性相对会更好一些,由于不同时间等因素造成的意外波动会更小一些。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从历史上看,官方PMI小企业指数与财新PMI并无太大相关性,两者的差异主要因为样本的不同。

    邓海清表示,财新PMI的前身是汇丰PMI,市场普遍认为其调查样本偏向于东南沿海以及出口导向的轻工业。随着经济转型,东南沿海企业转型较内地重工业的小企业更为成功,导致财新PMI大幅增加。CFLP和统计局发布的官方PMI小企业样本则包含全地域、全行业的小企业,而它们的转型较为困难,因此显示出指数继续下滑。当然,单个月的财新PMI上行并不一定代表趋势,有统计上异常点的可能,未来还需继续观察。

    洪涝影响部分地区生产

    对于官方PMI指数微幅回落的原因,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陈中涛表示,一方面,制造业淡季来临,往年同期PMI数据也多有回落;另一方面,高温多雨天气和南方部分省市洪涝灾害对近期数据表现有一定影响。

    其中,洪涝灾害对相关地区的生产、运输等造成较大影响。数据显示,7月生产指数为52.1%,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江苏、安徽、湖北、河北等地的生产指数回落幅度较大。

    在生产指数下降的同时,需求方面也表现为放缓。数据显示,7月新订单指数为50.4%,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落。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新订单指数高于50%,为52.6%;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低于50%,分别为48.6%和44.9%。

    “7月份PMI指数继续小幅下降,已低于荣枯分界线水平,表明经济运行仍存在下行压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表示。

    此外,在潘建成看来,此次PMI中两个下行的分项指数值得关注。“新出口订单的下行,意味着国际环境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另外原材料库存指数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表明与去库存化还未结束有关。”

    数据显示,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潘建成分析说,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分析,去库存与今年上半年的工业收入增长回升出现了背离,这可能与去库存接近底部有关,将来可能会有补库存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会带动整个工业的回暖。PMI随着补库存的力度加大,可能出现回升。

    宏观政策宜保持连续稳定

    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潘建成认为,官方的PMI0.1个百分点这种微小的波动是正常的,仍然是一种基本平稳的变化,反映出中国经济保持基本平稳的走势。

    任泽平认为,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回升,有利于企业利润改善。7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4.6,较上月升3.3个百分点,与PPI回升印证,有利于企业利润的继续改善。7月蔬菜价格回升,猪价和油价下行,通胀压力降低,预计7月CPI继续下行至1.7左右,三季度末CPI可能降至1.5%左右,从而打开货币政策的空间。

    国信证券香港经济学家余晶晶表示,官方制造业PMI跌破50提升降准可能性。PMI下降表明货币和财政刺激空间增大,这可能会对人民币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预计本季度可能下调存准率。

    华泰宏观研报亦指出,在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背景下,进一步降准的概率仍然存在,也有可能通过MLF、SLF等手段释放流动性,整体流动性状态仍然会比较平稳,货币政策有可能因为汇率问题掣肘,降息空间不大,但短期经济增长问题仍然是货币政策第一调控目标。

    但邓海清对此持不同看法。他认为,从当前其他数据来看,经济企稳回升概率加大,结合今年政府坚定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态度,当前进行宽松的概率很低,不必再有期待。而即使有宽松需要,基于汇率、房市、挤泡沫的多重考虑,财政政策宽松的可能性更大。

    潘建成表示,目前仍然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一定要加大货币宽松的力度,还是保持继续稳健的政策更为恰当。”他说。

    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的风险隐患。下半年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相机、灵活调控,把握好重点、节奏、力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宏观环境。

    在2016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表示,中国的改革在局部领域和某些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解除了长期以来企业发展的一些制度障碍,但这个障碍远远没有消除,随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各个方面改革的深化,全面改革的红利会成为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推动因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广告

    下一篇

    李宇嘉:“资金池”支撑的楼市泡沫宜挤不宜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