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去年盛夏,中国电影票房高歌猛进的呼啸声和让参与者“一夜暴富”的神话犹在耳畔。彼时7月创下单月54.91亿元的历史最佳成绩,其中国产片大丰收,报收52.52亿元,占比94.65%,排名前6强均为国产片。
◎每经记者 丁舟洋
回忆去年盛夏,中国电影票房高歌猛进的呼啸声和让参与者“一夜暴富”的神话犹在耳畔。彼时7月创下单月54.91亿元的历史最佳成绩,其中国产片大丰收,报收52.52亿元,占比94.65%,排名前6强均为国产片。
今年2月的贺岁档,中国电影票房更是迎来68.7亿元的盛世,照此50%的增长速度,于是预言家们放话:“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将超600亿元,赶超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指日可待。”
电影,成为今年各行各业都红着眼睛想插一脚、赚一笔的产业。但接下来的3、4、5月票房陡降,6月反应平平。这时大家尚可自我安慰:“春节以后档期不好,票房降温是正常。”
所以万众瞩目暑期档,但7月的电影票房——同比去年下降超20%。自春节档的狂热消退过后,大市便进入了“低迷期”,至今仍未恢复活力。
到底是“大年小年”的起伏所致?还是高增长模式已然过去,还是中国电影迎来了拐点?是观众不行了,电影不行了,还是资本不行了?
7月票房同比下降超20%
如果给2016年开年至今的中国票房市场画一条走势线,你将看到开门红的一月、冲上云霄的二月,以及陡降的三四五月。
3月总票房较2月下降45%,观影人次下降43%。“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艾略特在《荒原》里写下的这句话,今年引起了不少电影人的共鸣。4月继续下行,总票房较3月下降16.65%,观影人次下降约11%。5月票房依旧深陷谷底,没能重回开年的高增长轨道。国产片继续沦陷在“烂片”的泥淖里。
6月的《魔兽》《X战警:天启》《惊天魔盗团2》《独立日:卷土重来》几道大菜摆上桌,也未见明显起色。6月全国电影票房为38.63亿元,今年已连续4个月电影票房徘徊在40亿元以下。
终于进入到传统的票房旺季“暑期档”,7月由《寒战2》《大鱼海棠》拉开帷幕,却是票房与口碑比之预期均相去甚远。眼看7月结束,黄金暑期档过半,市场还在“打冷颤”。
根据艺恩智库的数据,截至7月27日,2016年7月票房约39.3亿元(含预售)。差点还赶不上6月的水平,更遑论去年同期,同比去年7月下降超20%。时至今日,今年已连续5个月电影票房在40亿元以下。2016年至今总票房约285亿元。“年度票房600亿元的预期几乎不现实了。”一位资深电影从业者说,“资本砸钱补贴第三方电商,卖低价电影票吸引观众的刺激因素变了。尤其是中小成本影片,在去年能成为黑马,在今年别指望同样成为爆款。”
多位院线、发行方面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去年动辄可以9.9、19.9元看电影,尤其是对国产电影的补贴。而今年除贺岁档的优惠幅度很大外,现在只有少数影片、少数场次有此优惠。电影市场少了“助燃剂”,但电商不能无休止的烧钱去补贴,票补逐渐消失了。
中小成本喜剧失灵
新导演、新演员、没有炫酷特效,中小成本喜剧电影去年屡屡成为票房黑马。《煎饼侠》《夏洛特烦恼》以千万级投资斩获10亿元票房的奇迹,让人们看到了此类喜剧片以小博大的潜力。
今年也有不少如法炮制的中小成本喜剧电影,万达主投的《快手枪手快枪手》、华谊主投的《陆垚知马俐》,都寄愿成为下一个《煎饼侠》《夏洛特烦恼》。而截至目前(7月28日)《快手枪手快枪手》上映14天票房区区5300万元,同样上映两周的《陆垚知马俐》票房1.82亿元。
要说这几部电影之间存在着多大的质量差距?上述资深电影从业者表示:“并没有。倒不是说这些电影有多好,但都很起码。”放在去年这些一般的喜剧片能引起狂欢,但中国观众的观影水平并不是停滞不前的,同样差不多的电影,今年又没有票补了,自然不会那么多人买单。“激动一次就够了,总不能一直激动吧。”
资深影评人茶水张觉得,今年票房后劲不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影片本身质量不过关。“一窝蜂的上演了许多中小型电影,而投资所限,这类电影又都是爱情,青春,喜剧居多,造成了同一题材良莠不齐,烂片居多的局面。也给那些盲目相信中国电影市场能制造奇迹的人敲响了警钟。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质量说话。”
中小成本喜剧不灵了,明星脸也不再是票房保障。集合了姚晨、唐嫣、郝蕾、郭富城、李晨等当红明星的《梦想合伙人》豆瓣评分仅3.9分,票房亦扑街。显然,随着观众对于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只靠堆砌明星而没有故事内涵的影片再也无法轻易浑水摸鱼骗到高票房了。
而与此同时,迪士尼却在中国电影市场闷声发大财。仅仅是5月,《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和《美国队长3》在中国总票房已经超过41亿元人民币。尤其是《疯狂动物城》,在没有大力宣发助阵的情况下,靠着精良制作一路票房飘红。“足以证明中国电影的观众消费能力并未减弱。”
票房分析专家、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刘嘉说:“2016上半年245亿元,同比增加了21%的,这个我们客观来看,整个市场大盘还是比较健康的,还是一个上升的态势,只是由于去年国内票房爆发式增长,拉高了各类期望值。”
刘嘉认为,去年爆棚式增长有合理部分,长期培养的结果,也有不合理的部分。不合理是各种资本进来后,为行业制造的泡沫。“去年的48%的增长里,10%~20%是属于泡沫性质的。泡沫可能是票补、买票房,还有其他不是很正常现象。”
而刘嘉看并不认为上半年21%的增长是不好的信号。“现在有哪个行业的增长可以达到21%,已经很少了。纵观全国经济形势,中国电影行业仍是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但增速放缓也确实意味着来到了拐点,未来中国电影维持两位数增长已经不错了。”
(实习生朱俊达对本文有贡献)
下跌原因之一:IP电影哑火了
◎每经记者牟璇
从今年上映的电影来看,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尽管众多公司仍然为了争夺IP不惜耗费天价,打得头破血流,但事实上,今年上映的“IP电影”却并未“火”起来,甚至更是有不少IP转换的电影还处于亏钱的状况。当观众开始对同质化的IP作品感到疲劳,IP热还能持续吗?
从去年开始,“IP电影”以燎原之势攻占了贺岁档、五一档、暑期档等重要档期。一时之间,一首歌也能成为IP,出现了《栀子花开》《同桌的你》等以音乐改编的电影;广播剧也能改编成电影,例如《张震讲鬼故事》;话剧改编成的电影包括《十二公民》《恋爱排班表》等;当然还有最受读者喜爱的以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例如以鬼吹灯改编的《九层妖塔》和《鬼吹灯之寻龙诀》。
不过,相较于去年“IP电影”既赢得关注度又普遍能够赢得票房的现象,今年的“IP电影”尽管数量仍然较多,但真正“火”起来的却屈指可数,有些甚至是亏钱的。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去年“IP电影”《寻龙诀》最终取得了16.82亿元的票房,在豆瓣也获得7.6分的较高分;《港囧》16.13亿元票房,豆瓣5.8分;即使豆瓣评分仅为4.1分的《栀子花开》总票房也有3.79亿元。
但从今年来看,艺恩智库数据显示,表现最好的“IP电影”《致青春2》的票房仅有3.35亿元,《谁的青春不迷茫》票房1.80亿元,《睡在我上铺的兄弟》1.28亿元票房……
这些由知名IP改编的电影今年的票房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并且口碑也并不突出,《致青春2》的豆瓣评分仅为4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豆瓣评分5分、《谁的青春不迷茫》评分稍高,有6.5分。
尽管“IP电影”已经明显降温,但目前IP热的现象却依然持续着。此前华谊兄弟CEO王中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提到:“今年初有个访问很有趣,说网络文学前100名的版权早已经被卖完了。”他还透露“一个大神写的东西,只发布了他要写这个,还没写,就几百万上千万被买走了。我有采访这些买家,就不透露姓名了,我说你打算怎么样,他说这个很简单,网络游戏的开发我已经卖了,电影华谊兄弟要不要,我可以多少钱卖给你,然后网剧我再卖给谁。”
这或许正能体现出目前抢IP的火爆。
不过,如果IP没有孵化出成功的作品,如果花费巨资买来的IP却让企业难以盈利,那么IP热还会持续多久呢?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很多IP只是一个概念,没有内容支撑,《致青春2》也没有特别大的IP影响力。再加上现在电影主力消费人群有很大的变化,文化的迭代、互联网的迭代速度都很快,很难有一个IP可以一统江湖的,所以光靠IP想拥有稳定的消费人群并不可行。与此同时,有些题材看一部电影就行了,但是如果非要拍这么多部同质化严重的电影,消费者便不会持续为此买单了。
下跌原因之二:票补退潮
◎每经记者 牟璇
眼下正处于暑期档,但与去年9.9元看2D、19.9元看3D电影的场景相比,今年“砸钱赚吆喝”现象少多了,在线票务平台在经过跑马圈地的时代后,都不再盲目“烧钱”了。不过,今年各大电商平台“票补”退潮后,裸泳的电影票房也“葛优躺”了,万众期待的暑期档并未出现如去年般热闹场景,7月国内电影票房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超过两成,与此同时,此前规划的600亿元全年票房的“美梦”,似乎也不容易成真了。
2015年,全球电影票房增长5.2%,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暴涨了48.7%,不少业内人士乐观预计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第一大国。不过,从截至2016年7月27日的数据来看,今年前七个月的全国票房收入尚不足300亿元,有贺岁档和暑期档的加持,尚未达到600亿元预期的一半,今年600亿元的预测似乎不容易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去年暑期档《捉妖记》《大圣归来》和《煎饼侠》的10亿元票房阵营,目前自6月上映的国产电影中,还未出现超过10亿元的“爆款”大片,虽然《魔兽》过了14亿元,但制作也是来自好莱坞,不算完全的国产影片。
这一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是影片质量较去年有所下滑,另一方面是“票补”的大幅减少。
对于“票补”的看法,相信不少人是“又爱又恨”的。“爱”的是花较少的价格,就可以进电影院吹着空调享受一部90分钟的电影,“恨”的是“票补”使得电影票房虚高现象盛行,票房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光线传媒掌门人王长田在此前接受记者群访时就明确提到最直接的原因是票补下降。“今天票补减少之后,自然观众观影的消费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是提不上来,这表现了观众真正的消费能力。其实我们的消费能力还没有那么高,中国票价相对有点贵,对观众来说有点压力。”当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抛开“票补”“买票房”等终不能持久的手段,反而对于整个市场的净化和良性发展,是一件好事。
对于“票补”退潮,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认为是件好事。
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行业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做了这么多电影,像所谓的“票补”,我觉得它就是一个特别大的泡沫。大家都买着9.9元的电影票去看电影,但它们结算的时候是按最低25元来的,那中间这个差价谁补呢?前几年是电商掏钱,后来是片方砸钱。但片方补多了这个事就没意思了,如果赚了3亿元补了两亿元,片方照样不赚钱。所以归根到底要想让电影更好地发展,还是要把电影的品质做好,让观众看到更好的电影。所以虽然‘票补’少了,票房不尽人意了,但是我觉得这是件好事。”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产业研究专家刘嘉也向记者提到,去年下半年我们就讨论过“票补”这个问题。虽然“票补”让观影人次增多是好的,但那些靠低价进来的观众并不是稳定的观众,如果没有票补这些观众肯定会离场,现在就是这样。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