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榆林经济要扭转颓势,方法论就在这家IPO公司身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7-20 19:52

    破除榆林上市公司零魔咒的公司,叫做北元化工。其位于陕西的工业重镇——神木县锦界镇。依附附近的煤炭、原盐资源,出产PVC、烧碱、水泥、电石等产品。

    每经编辑 张莹    

    每经记者 张莹

    曾经号称“中国科威特”的榆林,用“陨落”来形容其现状,丝毫不觉得生分。

    这座与鄂尔多斯齐名的塞外名城,一度是能源财富的象征,而今却成为麻烦的代言。

    统计数据上——GDP增速被腰斩,固定投资的增速亦为负的双位数,民间资金流传进入滞胀阶段……

    现实语境中——民间借贷链条崩裂、煤矿老板难以为继、追债要债成为生活常态、卖车卖房子抵债不断、人情味愈发淡薄……

    跌跌不休的经济数据,接连不断的借贷纠纷。对这座城市的主政者而言,确实很麻烦。

    即便如此,榆林亦有望破除上市公司的“零魔咒”。

    这座号称中国科威特的能源城市,诞生了陕西八成的煤老板,却孕育不出一家上市公司。

    粉巷君(微信号:nbdfxcj)的投行朋友总结了榆林没有上市公司的原因:

    财务制度不规范(不健全),税收方面更不规范,老板们一听上市要补税,纷纷扭头就走。

    环境决定认识,认识决定眼界和出路。榆林的商业环境还是原始阶段,老板们也都处于野蛮生长状态,更谈不上企业家精神、情怀、眼界问题,他们对资本市场完全是没有热情的,觉得上市有那么多的约束,还要受监管,不如挖煤来钱快!

    煤炭行业哀鸿一片的时候,这家预备IPO的公司实现利润连年增长,可谓是逆周期发展。粉巷君觉得,榆林的这家IPO公司身上,其实代表的是陕北经济未来的动力和方向!

    榆林经济有多差:GDP增速被腰斩,固投增速-15.9%?

    粉巷君先带你分析一下榆林目前的经济状况。

    6年前的2010年,煤炭“黄金十年”末期,煤炭行业对榆林财政总收入贡献达40%以上,这使榆林经济总量占陕西份额超20%,仅次于西安。彼时,榆林GDP增速达18.3%,高得有点吓人!

    而自2011年开始,煤价开始“跳水”,榆林GDP增速也逐年下滑。

    粉巷君(微信号:nbdfxcj)获悉,到了2015年榆林GDP增速仅为4.3%,而当年陕西GDP增速为8%。也就是说,前几年经济增速在陕西一枝独秀的榆林,现在成了“后进生”。

    原因简单、直接、粗暴——这6年来的煤炭价格,也拦腰折半,依煤而重的榆林经济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此外,另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固投的增长速度也在放缓。

    粉巷君梳理了6年以来榆林市固定投资额,从2010年至2013年固投增长速度,从30%左右降至3.2%。

    更令人咋舌的是,2014、2015两年,榆林市固定投资持续下滑,2015年固定投资额降至2011年的水平,增长率也下降至-15.9%。

    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全球最大煤化工单体项目——神华陶氏综合煤化工项目,2005年动议,直至去年终获审批,至今尚未听到任何动工开建的消息。陶氏化学已悄然退出,项目也被更名。

    虽然今年以来煤价有所回升,但粉巷君走访榆林发现:民间借贷暴露出来的三角债、资金链断裂问题重创了榆林的经济与个人之间的信用,而且这比煤价更难以恢复——要说榆林经济全面回暖,还为时尚早。

    有望迎来首家“上市公司”,这家公司启示蛮多


    破除榆林上市公司零魔咒的公司,叫做北元化工。

    其位于陕西的工业重镇——神木县锦界镇。依附附近的煤炭、原盐资源,出产PVC、烧碱、水泥、电石等产品。

    北元化工总经理史彦勇介绍:“北元化工年产聚氯乙烯约110万吨,占全国PVC年产量的7%。”以125亿总资产,在国内同类企业中排行第三。近年,北元化工的财务状况良好。2015年实现营收65.72亿元,净利润2.48亿元,预计2016年净利将维持在3.5亿元至3.8亿元之间。

    据粉巷君(微信号:nbdfxcj)了解,PVC的需求地主要在南方,位于陕北的北元化工看似不占优势,凭什么北元化工能持续盈利?

    首次,原料区位上有优势明显。董事长刘国强称:“我们办公楼会议室地下深处就有约30米厚的盐层。”得天独厚的原材料优势降低运输了成本,保证了盈利空间。

    多数煤企都在亏损线上挣扎,都喊着“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单靠运输成本优势就想顺利上市,未免太容易了。

    据粉巷君所知,北元化工热电为化工和水泥提供电力、蒸汽,电石和烧碱产生的气体则用来生产PVC;生产PVC的废渣、粉煤灰又被用来生产水泥,在整个生产过程没废弃物排出,这就是陕北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吃干榨净”模式——既保护环境,又有效降低成本。

    而北元化工一旦上市,将终结榆林没有上市公司的历史,这是更大的意义所在。

    粗放型增长模式 VS 精细化增长的论战


    多年前,神木煤老板曾有一番看似不着边际的论调:“企业不用细管,煤挖出来,装上车皮收钱就行,而火车就在矿井口。”这在煤炭“黄金十年”也许并不是谬论,煤炭的暴利足以掩盖粗犷生产挥霍的成本。

    但当煤炭价格暴跌时,情形完全不一样了。

    近年来,粉巷君也听闻,榆林煤炭企业哀鸿一片。而反观北元化工等企业,其采用混合所有制,国企与民营老板一同管理,少了国企的拖沓铺张,多了民企的灵活节约;少了民企的短视,多了国企的有序。此外在国企资源配置优势及吸引人才方面也有优势。

    粉巷君深有体会:煤炭市场景气时,类似北元化工这样的企业并不突出。眼下煤炭市场的回暖没有明显迹象,北元化工这类企业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多年以来,榆林地方政府更青睐“短、平、快 ” 的投资方式,希望刀下见菜,任期内企业效益就能体现出来,但经过煤炭价格的这一轮“血洗”,原有粗犷式企业模式带来的教训已经足够大了。

    北元化工的案例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煤炭精细化利用、产业链延伸上,榆林、乃至陕北仍然大有可为。

    对此,西安石油大学教授、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曾昭宁对此也深有体会。他认为,低附加值的煤炭已深陷产能过剩的“泥沼”,而发展煤炭深加工,精益生产,转型生产市场上供不应求的产品成为榆林乃至陕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美好集团半年净利暴增648% “城改”项目成赚钱利器

    下一篇

    暑期档争斗尚未结束 中秋档已经“开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