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泰国都市航空因故取消航班惹怒旅行社 中泰航线竞争激烈难以为继?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7-12 22:57

    因故单方面取消所有航班致使1600多名中国游客滞留泰国机场,同时造成旅行社上千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泰国都市航空,近日被深圳13家旅行社集体抵制。

    每经编辑 项义妹    

    每经实习记者 项义妹

    因故单方面取消所有航班致使1600多名中国游客滞留泰国机场,同时造成旅行社上千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泰国都市航空,近日被深圳13家旅行社集体抵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受损公司委托代理律师广东伟然律师事务所主任闵令波处了解到,新闻发布会之后都市航空依然没有就赔偿退款方案给予正面回应,仅仅通过邮件进行安抚和拖延,称目前“正在引进新投资方,准备复飞”;其此前曾通过电话沟通表示,一旦复飞就“用机票来进行冲抵旅行社的债务”。

    随着近年来赴泰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的增加,泰国航企纷纷加入中泰航线争夺的战团,而都市航空为何在旺季取消中泰航班?

    华美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李思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都市航空停飞的原因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都市航空面临股东方面的变动;二是其安全方面一直备受质疑;三是其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不善。

    曾两次被禁飞

    泰国都市航空于2011年3月在泰国曼谷成立,经营泰国国内航线,东南亚及中国大陆的定期航班及包机业务,主要基地在曼谷廊曼国际机场及普吉岛国际机场,2014年9月被联盟集团收购。

    联盟集团定位投资中国旅游产业,而彼时,都市航空也一度非常重视中国市场。根据其此前公布的2015年规划,将陆续开通泰国至南京、天津、长沙、南昌等近十余条一二线城市,大力开拓中泰两国的飞航服务。

    今年2月,都市航空却突然宣布停飞,并始终未能就赔偿退款作出任何方案,惹怒了深圳13家旅行社。

    2月12日,正值旅游旺季,泰国都市航空却单方面宣布因故取消2月13日到16日航班,又于14日通知取消整个2月份相关航班,致使众多旅行社因此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但都市航空始终未承担其应有的赔偿责任。因此,近日受损旅行社联合声明:在都市航空作出有效的赔偿方案之前,不购买其任何机票,不与其签署任何协议,不与其建立任何商业合作关系,坚决抵制都市航空。

    李思勤告诉记者,近年来都市航空的股权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股东之间的原因或许是这一次停飞的导火线。同时,李思勤表示,都市航空的安全风险控制能力较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存在经营管理不善的问题。

    事实上,泰国民航在安全方面一直备受诟病。在今年1月,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民航组对泰国民航局的审查中,泰国被列为“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国家。近日,泰国又被列入红牌警告国家。

    而都市航空作为一家小型低成本航空公司,也曾因为安全问题而被禁止起飞。

    2014年8月,都市航空由普吉飞香港的E8256航班因机况原因被泰国航空管理当局禁止起飞,造成近300名中国游客滞留普吉岛。此外,都市航空曾在2013年因执飞机长英文等级证书过期,被民航江苏安全监督管理局告知停飞,最后致168名乘客滞留南京禄口机场达18小时。

    航企纷纷争抢中泰航线

    随着近年来出境游旅客越来越多,泰国成了中国游客最青睐的目的地之一。而泰国航空公司也纷纷加入这一航线。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中泰市场上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数量相较于去年增加近一倍,并会在2016年继续增长。泰国飞鸟航空、酷鸟航空、泰国亚航、泰国亚航X、泰国狮航等五家泰国低成本航空都纷纷投入这一场战争。在北京、广州等枢纽航线已被多个航空公司牢牢占据的情况下,泰国航企将目的地深入中国二线城市;同时,也将开通由中国枢纽城市飞往泰国二线城市的航线。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认为,在中泰航线上,一度被认为旅客较多,但大部分为中低端旅客,票价相对比较便宜,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实这个航线不太赚钱。

    春秋航空(601021.SH)新闻发言人张武安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跟中国航空公司相比,泰国航空公司在中泰航线上明显处于弱势:一是泰国航空公司规模普遍较小,且在安全方面做得不足;二是中国赴泰游客较多,中国航企具有天然优势。不过,他认为:“很多泰国航空公司都会把中国市场当做业绩的救命稻草,一般不会因为市场竞争原因而退出的。”

    都市航空方面称“准备复飞”,并且“用机票冲抵债务”,可见其仍向抓住中国市场这一救命稻草,不过现在看来,复飞依然没有确切的时间节点。

    李思勤认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都市航空作为低成本航空公司本身面临着成本压力,此外,都市航空一直飞飞停停,此前1-2年因为停飞而欠下部分旅行社的款项一直未还,在信誉“刷爆”的情况下,都市航空付费后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同,也是未知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互联网品牌低价“搅局”彩电市场 行业呈现“增量不增收”

    下一篇

    铜陵有色员工持股计划正式提交股东大会 安徽国资改革步伐加速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