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五大低碳试点地区交“成绩单” 深圳履约率99.84%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7-05 23:31

    进入7月,各大碳交易试点省市相继发布履约公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除了湖北、重庆或推迟至7月中旬外,广东、天津、上海、深圳、北京均已经公布履约结果,其中,天津、上海、广东履约率均为100%,上海是唯一一个连续3年按时且100%完成履约的试点,深圳仅有一家企业未完成履约,履约率达99.84%创新高。

    每经编辑 欧阳凯    

    每经记者 欧阳凯

    进入7月,各大碳交易试点省市相继发布履约公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除了湖北、重庆或推迟至7月中旬外,广东、天津、上海、深圳、北京均已经公布履约结果,其中,天津、上海、广东履约率均为100%,上海是唯一一个连续3年按时且100%完成履约的试点,深圳仅有一家企业未完成履约,履约率达99.84%创新高。

    安迅思中国碳市场分析师汤思斯告诉记者,与上一年相比,除了两年都100%履约的试点(上海、广东)以外,天津和深圳试点的履约率都有所提高。但是,仍有部分试点因为数据核查等因素履约期有所延迟,预计到七月中旬以后,目前未结束履约工作的试点才可能完成。

    控排企业数量扩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履约情况变化最大的是北京,有85家企业未完成履约,履约率从去年的100%降至91.3%。在85家单位中,既有政府部门、机构,也有商业企业,名单中包括北京妇产医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和朝阳分局、外交学院、国家电网公司等。

    针对85家未及时完成履约的单位,北京发改委表示,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碳排放配额的清算(履约),对未在责令整改期限内完成清算(履约)的重点排放单位,将按照市场均价的3至5倍予以处罚。

    截至目前,记者未能获得这85家单位的最终履约情况。一位碳资产管理公司总工告诉记者,因为北京今年扩大了纳入企业范围,有很多企业根本不清楚整个过程,原因或许在此。

    今年3月15日,北京市发改委下发通知,在原有控排单位551家基础上新增了430家重点排放单位。这意味着,今年北京碳市场将有981家控排单位需要履约。

    汤思斯表示,北京此前降低了纳入企业的排放门槛,并增加了公共交通行业,这些新纳入的430家企业今年都是第一次完成履约,部分企业相对经验不足有所延迟也是可以理解的。预计这些企业会在责令整改期内完成履约。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能源顾问沈一扬指出,理论上政府部门及医院等均可通过购碳方式完成履约目标,无法完成履约应属于管理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机构自己通过节能产生的减排量没能及时被管理机构抵消的可能性。

    相比北京,广东、天津、上海、深圳等履约情况较好,深圳仅有一家企业——深圳翔峰容器有限公司未及时履约。根据深圳发改委规定,该企业应于7月10日前补交与其超额排放量相等的配额,共计5354吨,若未及时补交,将面临严厉的三倍罚款和法院强制执行。

    非试点地区基础薄弱

    值得注意的是,距离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不到半年时间,原本6月30日应是国家发改委为全国碳市场启动重点工作设定的时间节点。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由于地方政府难以在6月底提交碳排放数据,这项任务无法如期完成,或将推迟一个月。

    根据国家发改委今年1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各地方应于2月29日前报送重点排放企业名单,6月30日前上交拟纳入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和经核查的排放报告,培育和遴选第三方核查机构及人员,强化能力建设。

    在此前举办的某论坛上,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履约处副处长王庶公开表示,按照进度和能力等标准来划分,各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队:以试点地区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已经完成了报送;第二梯队已做了一些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细节问题;第三梯队能力、技术比较薄弱,希望国家能给予帮助。

    汤思斯表示,部分省份出现数据收集、报送的进度延后,主要是由于不同省份的发展不一致,例如试点地区经过2~3年的积累,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数据报送;而非试点地区由于缺乏经验,也缺少相应的数据积累,会需要更长时间来完成这一任务,有时也需要主管部门一些技术上的协助。

    汤思斯认为,这对于全国统一碳市场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样能够保证更好的数据质量,为下面各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完善、以及实际的配额分配工作提供更好的数据基础。从长期来看,这更利于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健康发展。

    实际上,对大多数非试点地区的地方政府和企业而言,碳交易还是全新事物,需要过程来消化,要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凭地方政府“一己之力”难以完成,需要试点地区对非试点地区的帮助培训。

    以深圳为例,记者从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获悉,今年3月19日,国内首个国家级碳市场能力建设中心落户深圳,此后,深圳先后与河南、陕西、云南、甘肃、广西、新疆、湖南及贵州等各地发改委合作开展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协助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非试点省市碳市场能力建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本轮成品油调价或现今年第二次“搁浅”

    下一篇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落地将带来哪些利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