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有关单位要求群众开具证明或者提供证明材料要遵循于法有据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并列出了公安派出所不再开具证明的20类事项和应当或者可以开具证明的9类事项,具体分为四大类情形。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可然
多部委整治“奇葩证明” 东方IC图
每经记者 王可然
“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办证的路上。”对于办证,小伙伴们常常这样调侃。有人统计过,中国人一生要办103个常用的证件、证明。
自从去年5月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讲过有部门要公民证明“你妈是你妈”这个天大笑话之后,办证话题更是引爆朋友圈,不少人纷纷晒出类似遭遇:
要证明“我是爸妈的独生子”;要证明“自己经济困难”;要证明“曾用名、现用名是同一人”……更奇葩的是,有地方甚至还出现了要证明“自己还活着”。
这一次,有一些奇葩证明可能要从你的生活中彻底说“拜拜”了!6月30日,公安部等12部门起草《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印发〈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些证明以后不需再开了
上述征求意见稿列出了公安派出所不再开具证明的20类事项和应当或者可以开具证明的9类事项。
一、公安派出所不再开具证明的20类事项:
二、应当或者可以开具证明的9类事项
三项措施保障消除奇葩证明
上述文件对各地各有关部门提出了三点要求,以保障措施能够真正落地。
第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清理需要开具证明的事项,做好政策措施衔接,对自行设定的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废止,对公安派出所不再出具证明、应当或者可以出具证明和由相关部门出具证明的事项,要做好政策措施的衔接,避免出现服务和管理空档;
第二,大力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核查,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办理公共服务事项需要核查公民身份时,可以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不再要求群众到公安派出所开具证明,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第三,对公安派出所应当或者可以出具的证明和由其他部门出具的证明,要简化优化办理流程,分别制定具体式样、办理流程和操作规范。
据了解,小伙伴们可以登录公安部网站(www.mps.gov.cn),在“调查征集”栏目查阅该两个征求意见稿,并可通过5种方式反馈意见,包括向专用电子邮箱(zagljzm@mps.gov.cn)发送邮件等,此次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6年7月15日。
那些年我们开过的“奇葩证明”
不知从何时起,在我们身边,常常充斥着各种要求开奇葩证明的吐槽,本来就是一个“办证难”的时代,加上有时还要开些奇葩证明,更是难上加难。6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门梳理了部分奇葩证明事项——
1、证明“我是爸妈独生子”:
南京兴达社区一位居民拿着独生子女证,来社区开独生子女证明。原因是继承父母房产,要证明父母没有别的孩子。
2、证明“夫妻常吵架”:
北京一小区的赵女士,和丈夫闹离婚,向法院起诉离婚时,被律师告知想要胜诉,需要找社区开个她与丈夫经常吵架的证明。赵女士和在社区工作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3、证明“老公是老公”:
安徽一位芜湖籍女子因需要去监狱探望丈夫,但当监狱工作人员问及时,被要求开具证明,证明“我老公是我老公”,之后女子前往派出所,派出所民警也忍不住吐槽:“我所表示很不解”。
4、证明“非故意烧毁钱币”:
宜昌的林师傅不小心把10元纸币掉进了煤炉里,烧缺了个角。银行要求他找社区开一个非人为故意的证明,才予以兑换。
5、证明“非打架斗殴受伤”:
某社区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在自家卫生间摔倒受伤,保险公司要求老人到社区开一张“非打架斗殴受伤”证明才能赔偿。
6、证明“你爸是你爸”:
西安市民刘先生因单位房子拆迁,准备和父亲迁到一块住,在办理户口迁移时被要求办父子关系证明。为了证明“我爸是我爸”,刘先生不仅四处奔波,还请91岁的父亲回原单位开证明。
奇葩证明背后是“信息孤岛”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坚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成尉冰表示,实际上开“你妈是你妈”证明并不算奇葩,就是一种亲属证明,到当地的公安机关开具就可以了。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证明,他们在办案过程中也经常遇到,而且每次都要因为格式、内容、抬头等问题来回跑几次才能搞定。
成律师表示,在信息化管理水平高的国家,一张身份证或者是社保卡已经涵盖了这个人大部分身份信息,根本不需要个人来回开证明,或是为找不到可以开证明的部门而担心。中国奇葩证明多,还是因为政府行政效率低,信息化水平不够,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做得不到位,而且审批项目过多。
其实,早在去年8月13日,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就曾以《“奇葩证明”如何才能绝迹》为题,专门对奇葩证明问题提出了思考:
信息多跑路,群众就能少跑腿。让“奇葩证明”成为过去,除了要厘清哪些审批权力是政府该保留的,哪些该砍掉,更要在行政管理上“合并同类项”,用信息化的手段连接“信息孤岛”。比如,为何不考虑合并办事窗口,实现“一站式办公”,让群众即使要盖章,也少跑几段路?是否可以建立信息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共享,实现“一证行天下,一网查所有”?再比如,能否逐步建立起居民信用体系,强化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为“奇葩证明”的减少奠定社会基础?(除署名图片外,其他图片均由张维薇制作)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