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联建光电复牌 拟斥资近6.5亿元收购3家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6-15 11:36

    停牌期间,联建光电发布多个公告,豪掷近6.5亿元,一举揽下杭州树熊网络有限公司、西安绿一传媒有限公司、上海成光广告有限公司共3家公司。

    每经编辑 吴泽鹏    

    联建光电架设的LED大屏 东方IC图

    每经记者 吴泽鹏

    今日(6月15日),停牌近2周的联建光电(300269,SZ)复牌。

    停牌期间,联建光电发布多个公告,豪掷近6.5亿元,一举揽下杭州树熊网络有限公司、西安绿一传媒有限公司、上海成光广告有限公司共3家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番对上述标的公司的增资及收购中,联建光电设立了对赌机制。以西安绿一为例,收购西安绿一的股权转让款为分期支付,西安绿一承诺2016年至2020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00万元、2240万元、2509万元、2810万元及3147万元,若不达标,将按照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对股权转让金额进行相应调整。

    6月14日,记者先后联系联建光电及绿一公司询问包括业绩承诺在内的问题,但截至记者截稿,均未得到上述人士回复。

    3家标的2家为广告公司

    停牌期间的联建光电共发布3个收购公告,记者注意到,3家标的公司中,有2家为广告公司。

    6月8日,联建光电发布收购公告,拟与关联方德塔投资以2亿元共同对杭州树熊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树熊网络)增资并收购其部分股权。

    剩余2家则均为广告公司。联建光电公告称,将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联动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动投资)收购西安绿一、上海成光。

    具体方面,联建光电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联动投资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2.63亿元向西安绿一股东樟树市朗悦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樟树市彩炫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购买其持有的西安绿一100%股权。

    据联建光电收购公告显示,西安绿一是一家专业从事户外媒体运营的供应商。户外媒体以大型高清全彩LED电子屏及机场 360°LED广告为行业旗帜,涵盖机场多维立体商业展位、单立柱、户外大牌、路灯灯箱、跨路桥等多种户外媒体形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致电联建光电证券事务代表及西安绿一了解公司情况,但相关人士称负责领导外出,无法回复记者问题。

    根据联建光电发布的收购公告,其子公司联动投资还将以2000万元增资上海成光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成光),以获得上海成光 10%股权。而后,再以1.8亿元收购由樟树市佰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樟树市润呈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合计持有的上海成光 90%股权。

    上述增资和股权收购完成后,西安绿一、上海成光均将成为联建光电持股 100%的二级子公司。

    联建光电称,收购西安绿一、上海成光,是基于对数字户外广告的传播效果和传播影响力的看好,进一步完善全国数字户外媒体资源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公司“数字传播集团”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两标的公司一季度利润均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联建光电通过子公司收购的2家广告公司,均作出了业绩承诺。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西安绿一共拥有34块户外媒体资源,租赁的1块、自建及购入33块。

    评估报告披露,2014年,西安绿一实现营收约5265万元,净利润1074万元。2015年,实现营收约4327万元,净利润1200万元。今年1月~3月,实现营收约780万元,净利润约60万元。

    西安绿一方面在此次收购中作出的业绩承诺是2016年~2020年实际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00万元、2240万元、2509万元、2810万元及3147万元。

    若实现业绩承诺,今年,西安绿一净利润同比将上涨67%,而根据今年一季度业绩计算,目前仅实现了业绩承诺的3%。

    此外,在联建光电全资子公司的另外一场收购中,标的公司上海成光也作出业绩承诺。

    根据关于上海成光的收购公告,上海成光方面承诺, 2016年~2020年实际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00万元、1600万元、2000万元、2400万元及2800万元。

    而据上海成光评估报告披露,上海成光2014年实现营收约3101.5万元,净利润130.6万元,2015年实现营收7026万元,净利润767.3万元,今年1月~3月,实现营收1110.8万元,利润15.1万元。

    6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给联建光电发去邮件咨询相关问题,但截至记者发稿,未能得到回复。

    联建光电在收购公告中则提示项目存在业绩承诺无法实现的风险,称盈利预测期内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可能给标的公司的经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用黑科技让"VR+旅游"落地 风口上的本土主题公园挑战新机遇

    下一篇

    中国家庭资产正在被“洗牌”!更多人要财富缩水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