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光电”不再耀眼:LED企业扎堆更名 双主业或成双刃剑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6-08 21:42

    6月8日,鸿利光电公告称,拟变更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将“鸿利光电”更名为“鸿利智汇”,以显示其布局车联网的决心,打造“LED+车联网”双主业的业态,并准备将车联网做成其第二大主营业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更名布局双主业的LED企业,既有出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有为自身主营业务服务的需求,而且企业的数量不在少数。

    每经编辑 邱德坤    

    每经实习记者 邱德坤

    6月8日,鸿利光电(300219,SZ)公告称,拟变更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将“鸿利光电”更名为“鸿利智汇”,以显示其布局车联网的决心,打造“LED+车联网”双主业的业态,并准备将车联网做成其第二大主营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更名布局双主业的LED企业,既有出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有为自身主营业务服务的需求,而且企业的数量不在少数,除了此次的鸿利光电,还有雷曼光电(002638,SZ)更名为“雷曼股份”,涉足体育足球产业;长方照明(300301,SZ)为了中长期战略发展,更名“长方集团”;而勤上光电(002638.SZ)虽未因此更名,但也明确表示将转向文化教育。

    记者注意到,现在LED行业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低利润成了行业的特点,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并购其他企业,无可厚非,而广东省电器商会LED分会秘书长彭杰认为,“双主业也是双刃剑”。

    双主业渐成趋势

    6月7日,鸿利光电董事会会议同意,将公司名称由“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鸿利光电”变更为“鸿利智汇”。

    鸿利光电称,这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双主业布局的特点,目前已积极布局车联网产业,为其打造“LED+车联网”双主业业态奠定基础。据了解,鸿利光电已经参股了迪纳科技,计划参股广州珠航校车,通过学生及家长用户积累,开展车联网业务。同时,公司与相关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了投资于车联网行业的基金,未来会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将车联网培育成第二主业。

    鸿利光电证券代表刘冬丽称,鸿利光电是要将车联网做成第二主业,形成双主业的形式,不会从属于LED行业。公司会布局车联网,“是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可以期待。”

    针对LED企业频频更名跨界这一现象,彭杰认为,“这是资本运作的一个考虑,毕竟上市公司要对股东的期待负责。”他分析,目前LED行业的整个产业链都处在严重过剩的情况下,特别是在LED行业的低端市场,企业会出现增长的瓶颈,而高端市场又被国外企业牢牢把握。

    Wind数据显示,鸿利光电的资产负债率从2013年的22.79%,不断上升到2015年的47.67%,而这段时间,LED行业的产能过剩正在加剧。

    鸿利光电董秘邓寿铁称,行业的竞争不只是LED行业,每个行业都会有竞争,公司早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关注到车联网行业了。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在LED行业,鸿利光电的双主业战略并非个案,目前雷曼股份已从事足球体育;勤上光电、长方集团和利亚德(300296,SZ)转向文化教育;奥拓电子(002587,SZ)布局金融电子;联建光电(300269,SZ)并购了多家互联网传媒及户外广告公司。

    彭杰认为,LED企业要想真正发展起来,未来肯定要与其他的相关领域做跨界和融合。

    双主业或成双刃剑

    鸿利光电在其2015年年报称,车联网行业目前主要为参股形式,业绩尚未在整体的经营业绩中体现,但会努力打造LED行业+车联网行业的双主业业态。

    企业会做这样一个延伸,有出于资本的考虑和利益的最大化,也是基于当前对LED行业的分析所做出的一个决策,但是彭杰分析,“毕竟术业有专攻,你在某些行业有所得,在某些行业就会有所失,双主业是一把双刃剑。”

    邓寿铁称,企业跨界车联网,并不会影响到主营的LED业务,布局车联网是以自有资金的方式,会聘请外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而扩大自身的业务,是通过外部融资的方式。

    但是在LED企业的跨界方式上,邓寿铁回应,此前鸿利光电的子公司有从事车灯业务,“不过关联度并不是很大。”

    彭杰认为,LED企业跨界,成功率较高的,是关联性较大的并购和跨界。因为目前了解到的LED企业,开始跨界的都比较茫然,有的跨界就是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但是现在这些企业都还在发展当中,值得观察,不是下定论的时候。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跨界的LED企业,虽然跨界业务的增长非常迅速,但是目前其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仍是以LED行业为主。据雷曼股份2015年年报显示,其报告期内各行业主营收入的占比中,LED行业占比89.99%,体育行业占比10.01%。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中国铁路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 增强市场竞争力

    下一篇

    电风扇市场规模连年萎缩 智能化成行业救命良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