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7.5亿“过桥资金”延期5次仍未到位 中基健康终止收购绿瘦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5-16 00:26

    5月13日,中基健康发布了“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公告称众信昆仑未能向康泰健康支付全部股权转让价款7.5亿元,康泰健康终止股权转让及其他相关协议规定,同时,广东绿瘦拟参与中基健康重大资产重组事宜亦终止。

    每经编辑 吴林静    

    每经记者 吴林静

    等了近半年、推迟了5次,7.5亿元的“过桥资金”还是没到位。5月13日,中基健康(000972,SZ)宣布,筹划了近一年的重大资产重组彻底黄了。

    中基健康曾拟15亿元,溢价62倍收购做减肥产品的广东绿瘦。此次重组,并不是中基健康直接与广东绿瘦的股东进行交易,而是先由第六师国资委成立的众信昆仑出资7.5亿现金接盘广东绿瘦的股东之一康泰健康持有的50%股权,再由众信昆仑平价转让给中基健康。

    然而,由第六师国资委筹集的7.5亿元“过桥资金”一而再再而三地延期。5月11日,众信昆仑依旧未能如约支付转让价款,中基健康发布公告称“康泰健康终止股权转让及其他相关协议约定”。

    5月15日,广东绿瘦方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绿瘦会持续资本市场的战略布局”,有关此次重组以中基健康公告为准。不过,记者多方联系中基健康和第六师国资委未果。

    15亿重组终止

    5月13日,中基健康发布了“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公告称众信昆仑未能向康泰健康支付全部股权转让价款7.5亿元,康泰健康终止股权转让及其他相关协议规定,同时,广东绿瘦拟参与中基健康重大资产重组事宜亦终止。

    一场谋划近一年的重大资产重组就这样无疾而终了。去年7月1日,中基健康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去年的最后一天,出炉了重组预案,拟15亿元,溢价62倍收购广东绿瘦100%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重组预案发布前夕,广东绿瘦股权变更引入其实控人皮涛涛成立的公司康泰健康,持股50%。康泰健康注册成立的同一天,第六师国资委控股的众信昆仑也注册成立。这两家公司成为此次重组重要的交易对手方。

    按照预案,先由众信昆仑现金支付7.5亿元购买康泰健康持有广东绿瘦50%的股权,再由众信昆仑平价转让给中基健康。深交所曾问询,注册资金3000万元的众信昆仑是否有能力支付7.5亿元转让款?为何不选择康泰健康直接与中基健康股权交易?“众信昆仑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担负了提供过桥资金的角色。”新中基当时解释称,7.5亿元的受让资金来源于“第六师国资委的协调资金”。

    不过,这份协调资金却迟迟未能到账。约定的支付限期从今年1月20日一再推迟,延期5次后,直到5月11日,众信昆仑依旧没能支付7.5亿。按照协议,“若众信昆仑在2016年5月11日之前未能支付7.5亿元股权转让价款,上述股权转让交易自行终止”。

    转让款的支付进展也成了众多投资者的“心头大患”。记者看到,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大多是关于转让款的问题,中基健康一度回复,“目前公司暂未获知关于众信昆仑支付转让价款的情况。”

    资金“捉襟见肘”

    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中基健康拟通过外延式并购,在精准医疗、高性能医疗器械、智慧医疗等领域寻找并购标的。中基健康一位内部人士透露,“2015年一年间,公司团队已相继对国内十多家精准医疗及基因检测公司进行调研,期盼能寻找到合适的标的。”

    为转型大健康产业,新中基已更名为中基健康,收购广东绿瘦本是其重要一步。中基健康还在2015年报中表示,若并购广东绿瘦完成,“公司将实现从‘红色产业’向‘互联网+大健康’的复合型数据化平台型企业转变。”

    之所以先由众信昆仑出资接盘,中基健康曾坦言,因“缺乏足够的资金直接进行收购”,才搬来第六师国资委当“救兵”。

    其实,重组落空,与中基健康本身资金“捉襟见肘”的现状密不可分。公司年报显示,2015年中基健康主营业务主要是番茄制品,营收6.83亿元,净利润出现亏损,为-4831万元。

    申万宏源研报称,国内生产的番茄酱主要用于出口,价格由全球供求决定,短期供给端充足的现状难以转变,“预计2016年番茄酱价格也将维持在成本线附近,导致2016年中基健康主业业绩表现将仍不理想。”

    受此影响,中基健康在年报中表示,“公司资金短缺,特别是流动资金不足仍然困扰公司的经营发展,生产经营仍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记者还注意到,去年中基健康有5.17亿元的应付账款,其中6笔账龄超过1年的重要应付账款中有一半是因为“资金紧张”而未偿还或结转。此外,总资产26.3亿元的中基健康,其中有账面价值4.2亿元的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受限制”。(实习生陈耀霖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产业转型升级有三大路径

    下一篇

    政策机制力撑五大产业体系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5年演绎城市蝶变之速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