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巴士是乐途宝旗下互联网巴士产品。官网显示,该平台于2015年4月成立,同年4月底正式上线运营。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嘟嘟巴士自称已在全国11大城市实现运营,自营+合作路线超过1600条,注册用户数量超过100万,平均上座率85%以上。本次增资完成后,彩虹精化持有乐途宝20%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欧阳凯 肖乐
被互联网改变的公共出行领域正越来越受到资本青睐。
5月9日,彩虹精化(002256,SZ)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6400万元对深圳市乐途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途宝)进行增资。
嘟嘟巴士是乐途宝旗下互联网巴士产品。官网显示,该平台于2015年4月成立,同年4月底正式上线运营。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嘟嘟巴士自称已在全国11大城市实现运营,自营+合作路线超过1600条,注册用户数量超过100万,平均上座率85%以上。
本次增资完成后,彩虹精化持有乐途宝20%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乐途宝增值25倍
嘟嘟巴士在去年6月份获得梅花、险峰机构1200万元的Pre-A轮融资,9月完成了5200万元的A轮融资,此次B轮融资由彩虹精化领投,国信基金等机构跟投。
公告显示,彩虹精化6400万元的增资并非一次性到帐,而是分三期付款,且附带对赌协议。前两期将在董事会审议批准后、工商登记完成后分别一次性缴付400万元、3600万元,第三期则需要参考业绩承诺与估值调整规定的条款约定支付。
乐途宝向彩虹精化承诺,从2016年到2018年这两年时间内,激活用户数将从400万人增加到3000万人,增长6.5倍;注册用户数从100万增加到800万人,增长7倍;平台线路数从2000条增至8000条,增长3倍;运营城市数从20个增至60个,增长2倍;新能源汽车使用量从1000辆增至12000辆,增长11倍。
此次增资中,除了承诺两年内将新能源汽车使用量增长11倍外,乐途宝还承诺,在同等条件下,在标的公司业务通过城市复制、线路扩张时,优先选择彩虹精化子公司深圳宏旭新能源汽车运营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作为运营车辆。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表示,对彩虹精化而言,此次参股乐途宝更希望与自身的“互联网+智慧能源+绿色出行”的战略形成互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彩虹精化先后收购充电易科技有限公司20%股权、深圳宏旭新能源汽车运营有限公司90%股权。彩虹精化相关人士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计划今年内实现平台+运营10000辆汽车落地,“这10000辆车主要通过宏旭新能源来落地,乐途宝会优先采购我们的车辆”。
“入股嘟嘟巴士正好是我们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能够降低投入成本,我们子公司宏旭新能源是具有新能源汽车资质的,未来希望通过嘟嘟平台铺的更广点,嘟嘟巴士从去年1月份成立以来,每个月的经营情况环比上月均有所好转”,彩虹精化相关人士对此表示。
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乐途宝科技的净资产为1941.1万元,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5亿元,增值约25倍。
互联网巴士拼杀激烈
这不是互联网巴士企业第一次获得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今年2月,嗒嗒巴士获得纳川股份1.28亿元投资,嗒嗒巴士承诺,在2016年底实现700万激活用户数(其中注册用户数不低于210万)以及3000条上下班定制路线数等经营目标。
据了解,嗒嗒巴士去年3月在深圳成立,其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嗒嗒巴士已开通2000多条线路,用户超过200万,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杭州、湛江、从化、清远、厦门、珠海、汕头等30个城市。
嘟嘟巴士方面则表示,目前其业务已经覆盖深圳、北京、广州、惠州、阳朔、清远、河源、江门、桂林、珠海等众多省市。
实际上,近两年兴起的互联网巴士市场早已是一片混战,有嗒嗒巴士、嘟嘟巴士这类发展得初具规模的企业,也有倒在了创业路上的企业,去年9月,考拉班车因融资失败而离场,旗下业务被滴滴接管。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一季度,乐途宝的营业收入为443.73万元,净利润亏损560.52万元;去年全年,其营业收入为460.36万元,净利润亏损1612.17万元。
互联网分析师洪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无法盈利是因为现在互联网巴士市场的竞争还比较胶着,如果最终市场的参与者达成了一种平衡,企业就会开始想办法追求各自的商业利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目前互联网巴士企业竞争存在同质化的问题。以嘟嘟巴士和嗒嗒巴士为例,业务范围均为上下班通勤、包车、城际大巴以及周边游业务。嘟嘟巴士CEO刘逸洵曾表示,“嘟嘟巴士不打价格战,中长途出行领域不是拼资金,而是拼精细化运营的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及巴士社群功能等。”
对于投资嘟嘟巴士,彩虹精化方面表示,虽然互联网定制巴士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市场参与者会不断增加,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对经营模式和管理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和挑战。
洪波认为,“现在还很难预料只做巴士这个市场是否能够获得优势。”而对于互联网巴士企业的变现方式,他表示,除了广告之外,还有企业班车、购物班车等一些特定的班车模式,“企业未来肯定会探索不同的方式。”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