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债破4 “3时代”的理财小船你坐稳了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5-06 07:36

    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破4”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并且有消息称收益将进一步下跌,现在3年期国债的收益也在4%以下了。固定收益产品怎么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己是不是也该转变观念、降低预期收益?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通过实地走访、亲身肉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真正有意义的参考。

    每经编辑 李蕾    

    不论你有没有做好心理建设,理财收益率下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被称为“最后的避风港”的国债也下调收益率,则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

    近日,财政部网站公布,年内第三批国债将于5月10日开售。但本轮国债收益率将会下调,3年期国债利率由4%下调至3.9%,正式跌破4%大关。5年期国债利率也由4.42%下调至4.32%。

    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破4”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并且有消息称收益将进一步下跌,现在3年期国债的收益也在4%以下了。固定收益产品怎么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己是不是也该转变观念、降低预期收益?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通过实地走访、亲身肉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真正有意义的参考。

    银行理财:收益或继续下跌

    刘维(化名)是一个普通白领,几年来她一直坚持着比较单一的投资方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对于银行理财的收益变化有着切身感受。

    “去年底之前,在某商业银行买35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就能达到4.65%,现在买100天左右的都达不到这个水平,还抢不到。”谈到个中改变,刘维十分感慨。

    更让她郁闷的是,本来还盼着“五一”小长假期间,各大银行能像往年一样推出收益更高的节日专属理财产品,但今年的理财市场却“格外冷”,几乎很难看到此类产品。

    理财不二牛走访了成都市内多家银行网点,发现情况确实如刘维所说。某大型国有银行节前推出的182天、预期收益仅有3.1%的保本类产品受到热捧,目前已经没有额度。而另一家商业银行的98天、预期收益4.6%的非保本浮动产品竟然成了该行节日期间的明星产品,客户经理告诉理财不二牛“很多人可能都是守着电脑等着买,凌晨开售,当天放出来的10分钟之内就抢光了”。

    综观目前国有四大行的理财产品,保本型产品的收益普遍在3%左右,非保本型则在4%~4.5%浮动,收益5%以上的理财产品屈指可数。

    根据银率网的统计,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经从月初的4.05%下跌至月底的3.93%了。多位银行内部人士也向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表示,收益还会继续下滑,降到哪个位置不好说,现在遇到4%以上收益的产品就应该“且买且珍惜”了。某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甚至建议理财不二牛“还是买国债吧,至少还能提前锁定4%左右的收益”。

    而随着3年期国债收益的降低,这一“良心”建议也成了明日黄花。

    多重因素作用下,“3时代”全面来临

    要了解这些有明确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收益下滑的原因,就绕不开其产品的构成和投向。

    国债利率下跌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一般来说,公债利率以银行利率为基准,收益通常与存款利率挂钩。随着央行的4次降息,目前存款利率已经非常低了,一年期只有1.5%,国债收益下调似乎也是顺理成章。

    与之相类似的是去年6月正式推出的大额存单。所谓大额存单(Certificatesofdeposit,CD),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发行的一种大额存款凭证。与一般存单不同,大额存单在到期之前可以转让。

    由于大额存单比同期限定期存款有更高的利率,此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3%以上时,大额存单还是很受投资者欢迎。随着利率降低,目前市面上的大额存单收益普遍仅有2%左右,牛妹在现场看到销售也相当冷清。

    再来说说银行理财产品。

    在某股份制银行的产品说明书上,牛妹看到其是这样公布投资品种和配置比例的:银行存款0~50%,债券逆回购、资金拆借0~90%,债券资产、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等10%~100%。相比公募基金的透明,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方向的公布上则模糊了许多,可操作区间那是相当大。

    一位国有银行资管人士告诉牛妹,由于收益相对更高,所以企业债、信用债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构成中非常重要,大概会占到30%~50%。而近期违约债券颇多,不排除有银行调整了投资标的,投向风险更低但收益也更低的品种,这也对理财产品的收益有一些影响。

    普益标准研究员匡宸郗对牛妹(微信号:buerniu5188)总结道:从资金端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初见成效,加之央行不断降准,持续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从资产端来看,经济下行,风险不断暴露,优质资产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在资金端的供给大于资产端融资需求的背景下,收益继续下降是市场运行的大概率事件。

    综上所述,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或将全面迈入“3时代”。

    是时候转变观念了!

    4月份国债发行的时候,现场如同抢购春运火车票的火爆仍历历在目,不知本月10日是否能延续这样的光景。但可以肯定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动辄收益在5%以上的“好时光”是一去不复返了。

    有业内人士告诉牛妹,国债“破4”,也意味着国内无风险收益率将全线走低:“投资者是时候转变自己的观念了。”

    牛妹以为,这个转变主要涉及两点。首先,“3时代”来临,市面上常见的稳健型理财收益在4%以下或许将成为今后常态,预期要合理。其次,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既然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在4%以上的难觅踪影,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必定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虽然过去“非保本浮动型”产品也宣称不保本,但目前还没有内资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出现过亏损,因此基本上都是刚性兑付的。

    而在采访中理财不二牛不只一次听到,银行理财“刚性兑付”正被逐步打破。目前银行正在尝试一些新型理财产品,“净值型产品”就是其中一种。

    简单地说,净值型产品就类似于基金,可以像债券基金一样完全用市值法估值,也可以用7日年化收益率估值。银行可以适度加大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重,从而提高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当然可以选择这种收益更高的新产品。相应地,风格更为稳健的投资者还是应以保本型产品为主。

    匡宸郗也对理财不二牛表示,以P2P、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来要求银行理财这类产品,显然是不切实际也缺乏理性的,两者的风险等级完全不匹配,“投资者应该降低预期了”。

    欢迎加入理财不二牛QQ交流群(群号:536986437)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自理财不二牛,请关注微信号buerniu5188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二牛实盘理财手记【43】| 二牛和九泰锐智不得不说的故事……

    下一篇

    特斯拉欲掀产能“大跃进” 产量计划两年增五倍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