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业绩持续低迷的江山股份指望收购常隆化工实现业务转型,此次收购失败除了对其转型有影响之外,对未来业绩或也有着影响。
每经编辑 查道坤
每经记者 查道坤
在常州官方刚刚公布环保部调查组对常外污染事件的通报之后,作为此次环保事件的焦点公司常隆化工也成为了江山股份的弃儿。4月27日,江山股份(600389 SH)对外发布公告称,自进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以来,与有关各方积极推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但最终未能与交易对方就相关核心交易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且“常外环境事件”得出结论性意见的时间尚不可预期,经与交易对方协商,各方一致同意解除《重大资产重组框架协议》。
此公告意味着江山股份放弃对常隆化工的收购,与诺普信的姻缘也就此分手。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业绩持续低迷的江山股份指望收购常隆化工实现业务转型,此次收购失败除了对其转型有影响之外,对未来业绩或也有影响。
放弃收购常隆化工
在4月12日,江山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正在处于重大资产重组当中,拟收购江苏常隆化工、常隆农化两家公司的股权。
其中,江山股份拟采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80%的股权和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35%的股权,同时拟向不超过10位特定对象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然而原本是水到渠成的收购,却因为常外事件的爆发,作为污染来源企业的常隆化工也因此成为质疑的焦点。受此影响,作为常隆化工的参股公司诺普信和江山股份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彼时已有外界猜测称,江山股份的收购受常外事件的影响,可能会流产。
随后,诺普信收到深交所的问询函,要求详细说明事件影响。诺普信回复称,目前尚无法判断常州外国语学校部分学生身体异常是否与常隆化工原址有关,亦无法判断该报道事项是否会导致有关主体承担赔偿责任及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与此同时,江山股份同样因此招致了上交所问询函,江山股份4月26日晚间做出回复,表示收购事项尚未签署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交易文件,公司不会因此报道事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月27日,江山股份对外发布公告称,污染事件发生后,本公司立即就媒体报道事项与交易对方进行了沟通,组织相关方对该报道事项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风险进行了评估。鉴于本公司与交易对方未能就相关核心交易条款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且上述报道事项要得到结论性意见的时间尚不可预期,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公司决定终止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此外,公告还称,江山股份将于4月29日召开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投资者说明会,待说明会召开后,将及时披露投资者说明会召开情况并公告,申请公司股票复牌。自投资者说明会召开情况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对此,江山股份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对常隆化工在此次污染事件中的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经过各方协商,决定终止收购常隆化工。”
当初为何要收购污染问题企业?
作为此次常外污染事件的焦点公司常隆化工,在环保上问题颇多。
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否决了诺普信的定增申请,具体原因是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常隆化工子公司常隆农化等6家企业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交给无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主体排放于河道中,导致水体严重污染,造成环境损害。
2014年8月4日,泰州市环保联合会向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起诉被告常隆农化等6家企业污染环境。根据法院判决,常隆农化等6家企业赔偿环境修复费用合计1.6亿元,诺普信按权益比例计提或有负债并减少2014年度净利润4776万元。
此外,在2015年,靖江地下藏毒事件爆发,涉事企业侯河石油化工厂自从2000年起,将不同公司的危险废物不加处理填埋地下,总量超过1.4万吨,其中就包括常隆化工。
而在此前,关于常隆化工偷排污水、偷埋化工废料的举报时有发生。
除了环保问题之外,近年来,常隆化工和常隆农化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财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5年(1月至6月),常隆农化的营收分别为15亿元、17亿元、13亿元、6.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395万元、4173万元、9337万元、2154万元;常隆化工的营收分别为14亿元、21亿元、17亿元、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20万元、-5179万元、-9001万元、55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家在环保问题上劣迹斑斑并且业绩亏损的企业,缘何江山股份会对其进行收购。
在业内人士看来,江山股份近年来业绩持续低迷,其试图收购常隆化工实现业务转型。根据年报显示,江山股份2013年营收31.6亿元,2014年萎缩至29.8亿元,2015年降至26.8亿元。2013年净利3.02亿元,2014年下滑至2.02亿元,2015年降至1057万,2015年净利下跌幅度巨大。
对此,证券分析师韩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重组失败对江山股份影响较大,复牌后股价很有可能遭遇大跌,并且江山股份目前业绩并不好,指望收购常隆化工实现业务转型,并且扭转持续下滑的业绩,现在看来都成为泡影。”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