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年首个楼市限价令发出!苏州要求6个月内新房涨价不能超6%

    邦地产 2016-03-18 17:07

    3月18日,苏州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被称为今年首个楼市限令。

    每经编辑 庞静涛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邦地产“real-estate-circle”)

    今日(3月18日),苏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主要包括“增加市场供应”、“控制房价增长”、“加强市场监管”三大部分,共十条意见。

    在邦爷看来,意见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房价上涨的直接限制。意见指出,房地产开发企业对预售房屋的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宜调高,6个月内调高幅度不宜超过6%,12个月内不宜超过12%;下一批次备案预售价格不宜高于上一批次同类型房屋成交均价的6%。

    “捂盘惜售”更可能被“堵死“。意见规定,取得预售证后,预售房源应在10日内一次性全部对外销售。且预售证取得后需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的价格,房源需全部进入主管部门设立的商品房预售系统。

    意见对分期开发的项目,在预售量上做了限制。30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品住宅项目,分期开发的,每期申请预售面积不宜低于30000平方米(尾盘除外),3000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房项目,宜一次性办理预售许可。

    在土地的开发方面,“意见”同样有新的规范。苏州将建立土地跟踪机制,强调对取得土地满一年未开发者,予以书面警示,满两年未开发者,坚决依法收回。

    附:“意见”文件全文:

    一、加强土地供应管理

    强化土地供应和房地产市场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大普通住宅用地供应,严格控制非住宅用地供应,优化区域土地供应节奏,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调整土地供应计划,保持房地产用地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在商品住宅供应偏紧、库存较少的区域,增加土地供应量;在商品住宅库存量较高区域,控制土地供应量。同时,加强出让后土地管理,建立跟踪警示机制,对取得土地满一年未开发的予以书面警示,满两年未开发的坚决依法收回,加快土地开发上市。目前,针对市区商品住宅去化期较短的情况,要适时调整供地计划,加快土地供应,稳定市场预期。

    二、完善商品房预售管理

    加强商品住宅项目(低密度住宅、政策性住房和非居住商品房除外)预售许可管理,市区(不含吴江区)3000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分期开发的,每期申请预售面积不宜低于30000平方米(尾盘除外),3000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项目宜一次性办理商品住宅预售许可。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后,预售房源应在10日内一次性全部对外公开市场销售。

    三、强化商品房价格管理

    加强商品住宅价格监管,市区(不含吴江区)新批准商品住宅项目预售许可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科学合理确定申报价格,并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严格按照明码标价格式要求,全部进入商品房预售许可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商品房预售系统。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及时将申报价格报送价格主管部门。在对外销售时,同批次房源应当一次全部公示销售价格,实际销售价格不得高于申报价格,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宜调高,6个月内调高幅度不宜超过6%,12个月内不宜超过12%,同一批次房屋间价格不得调剂使用。同一批次不同类型房屋价格可以区别定价。下一批次备案预售价格不宜高于上一批次同类型房屋成交均价的6%。

    四、建立市场平准房源机制

    市区(不含吴江区)应全面清理已建和在建定销房、安置房源,确定扎口管理部门或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定价机制,将满足征收安置需要后剩余房源,按照现房、期房销售条件完善有关手续,根据市场情况,作为平抑市场房价房源分批投放市场。

    五、加强房地产税收监管

    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强化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征管和稽查。加大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坚决堵塞“阴阳合同”产生的税收漏洞。

    六、全面清查金融违法行为

    金融监管部门要对本地区的P2P、小贷公司以及涉及众筹买房、首付贷或其他涉及高杠杆房贷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梳理相关企业名单、数量、产品模式;查处银行机构资金变相流入首付房贷情况,限制商业银行间利率竞争及与房产中介违规合作行为,加强贷款人资格审查,清理首付贷等场外加杠杆模式,切实防范金融风险,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

    七、加大市场执法检查力度

    住建、国土、规划、物价、工商、税务和金融管理等部门要各司其职,规范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和各类房地产展销行为,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和项目的监管,加大对违规囤地、捂盘惜售、哄抬房价、违规展销和违规发放贷款等行为的查处力度。一经查实,要严格依法处理并记入企业当年信用不良行为记录。

    八、提高市场动态监管水平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对房地产项目进行全过程数据综合分析,科学调节全市土地供应规模和开发建设进度。指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科学合理定价,切实规范房地产市场销售行为。加强完善开发企业和经纪机构信用评价系统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货币资本金分类监管和预售资金监管,强化商品房开发建设、预售许可、交付查验和备案管理等各项工作。

    九、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加强房地产市场及相关信息公开,科学制定全年土地供应计划,及时向社会公布,稳定土地市场预期。加强媒体宣传和引导,倡导理性消费理念,共同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十、加强部门协调联动

    各市、区要切实履行促进本区域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主体责任。各级政府要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配合,细化工作措施,共同做好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各项工作。

    各市及吴江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 对本文有任何疑惑请关注邦地产,也可加入“邦地产粉丝群IV”与作者交流!

    1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陆金所确认李仁杰将出任董事长

    下一篇

    又来一群抢房的!不过他们只打算拿玉米来换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