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年成品油首批出口量近2100万吨 5家地炼企业也获得了配额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1-11 21:12

    近日,国家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通知,下发了2016年我国第一批加工贸易成品油出口配额共2093万吨,这一数字达到了2015年全年配额的7成,甚至超过了2014年全年中国出口的成品油总量。

    除此之外,获得今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额的企业中,除了三桶油的炼厂之外,还包含了山东地炼企业及振华石油等5家主营炼厂以外的企业,油气改革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开”。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师烨东    

    每经记者 师烨东

    近日,国家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通知,下发了2016年我国第一批加工贸易成品油出口配额共2093万吨,这一数字达到了2015年全年配额的7成,甚至超过了2014年全年中国出口的成品油总量。

    除此之外,获得今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额的企业中,除了三桶油的炼厂之外,还包含了山东地炼企业及振华石油等5家主营炼厂以外的企业,油气改革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开”。

    安迅思成品油行业分析师林嘉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炼化产能过剩及国内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增加出口可以调节供需平衡,而当前国内成品油保供需求越来越淡,国家在成品油出口的管控上也将越来越宽松。

    成品油出口量大增

    从2014年下半年至今,中国成品油出口一直呈加速态势,但是今年的首批成品油出口配额数量仍然大得惊人:2093万吨已经达到了2015年全年成品油出口总量2980万吨的70%,更是直接超过了2014年全年1950万吨的出口总量。

    在首批出口配额中,两桶油旗下炼厂占到了86%,中石化配额达到1000万吨,中石油以800万吨次之,中海油与中化泉州配额则分别为160万吨与90万吨。分油品来看,首批出口的成品油中,煤油和柴油占比较多,配额分别占达到了39.4%和38.5%,汽油则占比22.1%。

    林嘉欣认为,产能过剩及国内消费不足仍然是出口大增的主要原因,通过出口可以平衡供需情况,降低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库存及销售压力。

    “云南石化计划在2016年年内投产,而中海油惠州二期(一次炼能从1200万吨/年扩建至2200万吨/年)预计在年底投产,在新增炼厂及炼厂扩建项目支撑之下,2016年成品油产量预计增长为5.9%。与此同时,受到经济增速放缓及结构调整影响,2016年柴油需求预计同比持稳甚至不排除有下跌的可能性,而航煤及汽油需求增速预计有所放缓。”林嘉欣说道。

    今年首批成品油出口配额量同比2015年首批配额大增约115%,不过在安迅思能源研究总监李莉看来,未来几批配额未必会一直保持如此大的幅度。“首批配额增量较大,除去企业有需求、申请额度较高之外,也是国家层面的一种试水。”李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安迅思方面预计,根据商务部等三部委11月中旬联合下发的通知,符合申请条件的炼油企业是按季度申请配额,预计2016年中国成品油出口配额仍像过去两年按季度下发,但国家会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油品配额下发的数量。

    地炼企业获得出口配额

    在主营炼厂加速出口的情况下,国内对成品油出口也呈逐渐放开的态势。自2015年11月中化泉州石化成为除三桶油炼厂外首次获得出口配额的企业之后,今年第一批出口配额中,有包括山东地炼企业在内的五家企业获得出口配额。

    2015年11月末,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通知,给予中化泉州炼厂2015年加工贸易成品油出口配额共计45万吨,这是首次有三桶油以外的炼厂获得成品油出口。随后,该炼厂首批批3.8万吨汽油出口至新加坡。

    而紧接着当年的12月末,成品油出口配额对地炼放开便落实,东明石化在2015年四季度获得1万吨的成品油出口额度,成为首家获得成品油出口配额的地炼企业。这被业内认为标志着成品油出口配额对民营企业开闸迈出第一步,地炼成品油销售路径将进一步拓展。

    林嘉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国内需求的放缓,国内主管机构对成品油出口的管控与限制越来越少,未来对于成品油出口的态度会越来越放开。

    尽管随着国内对出口限制的减少,地炼企业也加入到了成品油的出口大军之中,但李莉认为,目前地炼在内陆出口方面还没什么优势,且企业出口成品油的数量占比还比较小,各企业还处于摸索阶段,其象征性意义更大一些。

    不过,主营炼厂出口量的大幅增加,仍然给了亚洲成品油市场不小的压力。“中国成品油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东南亚,目前整个亚洲的成品油市场是过剩的,因此中国不断增加成品油的出口配额,未来对对整个亚洲市场的价格打压都会比较明显。”林嘉欣分析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投连险2015成绩单:仅6个账户收益为负

    下一篇

    尚福林:2015年新增信贷11.2万亿 今年推进投贷联动融资试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