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制度都是双刃剑,关键在于规则要透明、公平,让机构和散户处于同等地位,起码大宗交易一并停止的熔断机制做到了这一点。
每经编辑 蒋光祥
◎蒋光祥
A股指数熔断机制的前瞻性与可行性,在2016年正式推出的第一天便得以检验。
根据相关细则,熔断标的指数为沪深300指数,熔断阈值分为5%和7%两档,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以大跌姿态亮相,在检验5%、7%两个关口的同时,沪指跌6.85%,深成指、创业板跌8.2%。下一交易日是否会再次触发熔断机制,已成众人关注焦点。
触发股市下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1月8日开始重获减持自由、岁末年初各路资金做账回表的压力以及年末排名考核等,而节前一段时间的大盘走势也已能够验证这样的逻辑。但熔断机制在正式出台当日就得以验证,这种黑色幽默显然促使大家更多地将注意力聚焦到这一机制本身。
客观来看,熔断机制本身并无问题,在下午1点半左右到收市的约一个半小时时间里,无论喧哗还是沉默,这也是部分市场参与者真正用来思考市场和自身投资行为的一个半小时。
之前曾有观点认为,在已有涨跌停制度下,熔断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并无助于改变市场的自身走势。从这消失而又被铭记的一个半小时来看,实际情况也许并非如此简单。
倘若熔断机制不存在,在沪深300跌幅已达到7%、其他个股也难独善其身的情况下,重现股市大跌时的传染性恐慌自然是在所难免,也极易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并传导至期货等衍生品市场。
熔断后部分个股离跌停虽然只有3%左右甚至更小的距离,但与真正在跌停板上一趴就是一个半小时,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显然不同。即便跌势改日继续,但战场上的喘息时间谁又可以说不宝贵?说放任其下跌恐怕只是意气用事,还是要回过头来解决问题,熔断不过使得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前置而已。
当然,熔断机制起作用并非没有代价,其本身也会对市场波动产生一定影响。当市场下跌幅度在接近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担心熔断生效而恐慌性地抛售,从而引致触碰熔断阈值的情况。
但需注意,这与去杠杆过程引发的千股跌停,以及优先级资金止损盘夺路踩踏有本质上的区别。再者,目前一级阈值幅度较低(根据历史数据几乎每25个交易日就有一个交易日波动幅度超过5%),且二级阈值与一级阈值设置差距过小,仅2个百分点,正常交易可能会比较频繁地被中断。
另外,A股在已有个股涨跌幅限制的情况下,指数熔断阈值是否相对严苛?触碰频率估计也将远高于美股等成熟市场。不过,任何制度都是双刃剑,关键在于规则要透明、公平,让机构和散户处于同等地位,起码大宗交易一并停止的熔断机制做到了这一点。
2015年股市动荡之后,监管层吃一堑长一智,熔断机制也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市场的作用,熔断前后股民的下单与撤单、基民的申赎这些投资者教育也必将跟进。但我们清楚,这并非根本。好比疾病的预防,必须基于一个强健的身体,否则预防措施再周到,也难免病痛不断。没有个股涨跌幅限制的美国股市在股灾后制定的熔断机制,自最新规则(2012版)出台以来,尚未派上用场,这说明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市场本身。
这恰恰也是任何一个对中国资本市场还保有期冀的人,都需要在2016年首个交易日熔断后的一个半小时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苦苦思索的内容,而不能在倾巢而出的段子面前笑过就忘。
(作者为公募基金从业人士)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