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前两天,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抛出震惊车市的重磅政策:确定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措施,促进调结构扩内需。
每经编辑 柴刚
◎每经记者刘旭
“十一”黄金周前两天,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抛出震惊车市的重磅政策:确定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措施,促进调结构扩内需。
根据会议内容,一是完善新能源汽车系列扶持政策;二是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三是加快淘汰营运黄标车,开展清理整顿专项行动。
上述政策出台后,汽车企业伺机而动,统计受惠车型比例,计算优惠力度,期望在“十一”传统汽车销售旺季中获取更多销量。
以一汽-大众为例,9月30日,通过企业公众号、店头宣传等方式发布消息称,其有35款车型享受优惠政策,购置税最高减免9000元。此外,上海通用、长安福特和奇瑞汽车等企业也相继发布入选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与2009年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A级车和自主品牌企业相比,此次优惠政策也包含了众多B级车以及豪华品牌车型。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与此前政策相比,此次出台的购置税减半政策涉及车型占比更高,消费者能得到更大的实惠。
新政将影响企业产品调整
“十一期间到店量有所增加,但和前几年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一位德系品牌经销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借此次购置税减半政策出台,主机厂和经销商配合了一些传统促销手段,希望提振今年以来低迷的销量。
借政策春风拉动销量成为众多主机厂的共同愿望。
一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整体经济不好,这一政策能拉动的销量尚难预期,但是可以为车市注入一针“兴奋剂”,让行业看到希望。
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表示,此次国务院推出一系列支持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非常及时,对汽车行业是重大利好。一方面将对低迷的汽车市场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未来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那就是国家已明确支持小排量和新能源等节能环保车型的发展。
为此,众多汽车企业发布入围政策红利的车型目录。自主品牌方面,东风风行4大系列共计30余款车型、奇瑞汽车8大车型共计44款车型满足政策,优惠幅度近5000元;合资品牌方面,位居第一阵营的南、北大众(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相继发布受惠车型比例,普遍八成左右车型符合减半标准。此外,北京现代、东风标致和长安福特等也有大量车型入围优惠目录。
值得注意的是,受近年来年轻化与小排量趋势影响,众多豪华车企业布局1.6L及以下车型序列,入围此次购置锐减半名单。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英菲尼迪和DS等品牌有车型符合标准。特别是处于豪华车第一阵营的ABB(奥迪、宝马、奔驰),共计14款车型入围。
对此,崔东树认为,此次豪华车的车型影响较大,豪华小排量车的涡轮增压车型基本都能享受税收减半。
分析认为,未来几年车企之间的竞争都将聚集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上,此次政策将影响企业的产品调整。
车企将冲击年度销售目标
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持续低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9月表示,希望政府“放号救市”,即让现在已限购的7个城市增加允许市民购车的数量。比如,增加50万个号,即允许大家多买50万辆汽车,此举可使我国汽车市场增加2%。
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多次向相关政府部门建议出台政策,刺激车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协会在收集行业意见后,向国务院提议通过相关政策“提振车市”。
这是由于,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多年来罕见的“销量滑坡”。在9月份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信息会上,行业信息部主任陈士华表示,“已经连续4个月汽车产销低于上年同期,而且前8个月累计产销量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特别是小排量车,来自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统计显示,今年8月,小排量乘用车的份额进一步萎缩,其中1.2升以下车型份额明显下降,其中1升以下乘用车的市场份额约为0.5%,而1.6升以下车型的市场份额为60.2%。
“对于小排量车型的补贴政策完全复制了2009年的救市政策。”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2009年的救市政策对于中国车市发展至关重要,是中国汽车市场产销突破千万辆、跃居全球销量冠军的关键因素之一。
崔东树告诉记者,B级豪华轿车1.6升排量的市场机会较大,2016年能够配备1.6升发动机的车型将是销售重点。
同时,对于近年来崛起的SUV市场,政策实施之后将带来结构调整。A级SUV是政策影响的关键。目前,1.6升及以下的A级SUV占比仅有32%,这是巨大的改变机会。
就今年汽车市场来说,在年中统计中,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企业相对较少,仅有4家自主企业完成过半全年销量目标,主流合资企业无一上榜。政府“救市”之后,众多汽车企业希望以此迎来销量“翘尾”,冲击年度销量目标。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