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认为,技术派当道已经成为自主品牌“破局”产品力的关键因素。受中国汽车消费者转型影响,产品力成为催生品牌力的最重要基础。在自主品牌冲击品牌天花板之时,技术派主导管理层成为自主车企突破瓶颈的一种尝试。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旭
每经记者 刘旭
从上海车展前夜,原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黄华琼离职开始,奇瑞汽车再度陷入“人事地震”旋涡:高新华、陆斌、王朝云、李东春等一系列管理层变动,为奇瑞品牌2015年业绩蒙上阴影。
“大奇瑞”方面,观致和奇瑞捷豹路虎也处于转型和适应期。由于国产极光市场反馈远低于预期,奇瑞捷豹路虎延后了第二款国产车型发现神行的上市时间;观致方面,自“墨孙组合”到任以来,着手品牌重新定位,下周将发布全新品牌战略。
一直以来,奇瑞被人事变动“阴影”包围。8月11日,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现身北京,就近期焦点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我也很意外,”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但奇瑞管理层的调整不会因此停止,反而将加速。
这是由奇瑞第三阶段产品布局决定的。自去年5月,瑞虎3上市之后,奇瑞进入产品沉默期,到今年10月,瑞虎5改款上市为标志,奇瑞将进入新一轮产品布局期,管理层变动正式为此展开。“我需要年轻化的管理层,带动奇瑞第三阶段攻坚。”尹同跃说。
分析认为,技术派当道已经成为自主品牌“破局”产品力的关键因素。受中国汽车消费者转型影响,产品力成为催生品牌力的最重要基础。在自主品牌冲击品牌天花板之时,技术派主导管理层成为自主车企突破瓶颈的一种尝试。
即将开启第三阶段产品布局
“10月开始,奇瑞将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尹同跃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一个汽车企业而言,近一年半的市场没有推出新产品,市场压力可想而知。
“产品推出节奏比较慢,这直接影响到了奇瑞的整体销量,”尹同跃表示,“但是慢是因为提高了标准,产品做不好绝不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10月,瑞虎5改款车型将在大连下线。明年开始,艾瑞泽5,艾瑞泽7改款车型将相继上市,还将推出两款SUV新车。由此,奇瑞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
实际上,从去年5月到现在,奇瑞错过了自主品牌的快速回暖周期,担纲“一个奇瑞 ”品牌重任的艾瑞泽系列并没有贡献预期销量。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艾瑞泽7销量1.21万辆,同比下滑21.8%,艾瑞泽3销量1.40万辆。
艾瑞泽系列在今年上半年的奇瑞品牌国内销量的占比12.16%。在奇瑞品牌国内销量中,目前以瑞虎系列SUV贡献为主,今年上半年,瑞虎3和瑞虎5销量共计8.31万辆,在奇瑞销量中的占比近40%,
在艾瑞泽上市之初,尹同跃表示,奇瑞品牌未来形成艾瑞泽、瑞虎、QQ和风云四大产品体系之后,未来艾瑞泽系列占比将达到45%~50%,QQ系列将从当下超过30%的销量占比下降到5%~10%;风云系列占比20%左右,瑞虎系列占比25%。
目前,补齐轿车短板是奇瑞新管理层的关键任务,也是尹同跃启用全新管理层的用意。“奇瑞目前的调整,是很正常的事情,主要是想让大量的年轻人,70后的人适应不同的岗位,让研发的人做销售,让做市场的人去研发岗位,目前看,效果非常好。”尹同跃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合资“拖后腿”下调预期8万辆
今年4月,“技术派”陈安宁升任奇瑞常务执行副总裁,全面负责公司的运营,以及奇瑞和奇瑞捷豹路虎的销售工作。这被认为是“技术派”主导奇瑞相关业务的开端。
此后,奇瑞将原长期从事质量工作的质量管理中心总监湛先好调到销售公司任副总,分管售后服务,原分管售后的副总李东春转管销售。同时,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王朝云集中精力抓网络建设。
分析认为,技术出身的管理者陆续走到台前,被认为是本轮自主品牌管理层更迭的共同方向。比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CEO兼总裁安聪慧开始走到台前,从技术层面剖析吉利的产品战略。新任比亚迪销售公司总裁舒酉星同样技术出身。
在销量方面,奇瑞也下调了全年预期。“今年我们对市场判断过于乐观,”尹同跃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奇瑞总销量会在62万到63万辆,比年初预期减少了8万辆。
对此,尹同跃表示,今年,奇瑞对车市判断过于乐观,主要是合资部分。按照预期,今年奇瑞捷豹路虎将贡献4.7万销量,观致贡献3.5万辆。但是,由于捷豹路虎因为第二款车发现神行的上市推迟,“已经很难完成目标”;而观致的销量也比预想的低一些,估计今年会在2万到2.5万辆。
虽然销量不及预期,但尹同跃认为亮点还有很多,他表示,“出口是比较好的部分,完成目标应该没有问题;新能源板块问题也不大;凯翼和开瑞的任务也能完成;奇瑞部分,因为去年压了10万辆的销量,所以今年的目标是33万辆。”
经过一系列人事变动,奇瑞试图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通过管理层变更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思路。但是,也有分析认为,管理层频繁更迭使得奇瑞浪费了过多时间,更需要各个部门相继调整和适应。同时,在自主品牌快速回暖的时期,市场留给奇瑞的时间已经不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