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麦肯锡报告:中国已具备成为全球创新领导者的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15-07-02 17:05

    通过对全球2万多家上市公司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客户中心型创新和效率驱动型创新的领域优势最大,而在依靠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创新的行业差距最大。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夏冰    

    每经记者 夏冰

    “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债务水平的不断增高,投资回报的减少,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全新的压力,创新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十分必要。”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区负责人陈有钢如是对《每日经济新闻》指出。

    7月2日,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的最新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已具备成为全球创新领导者的潜力”。

    报告指出,如果支持创业的相关政策到位,鼓励在更多行业开展市场化竞争,吸引更多科学人才来华,中国就有希望在研发支出、博士人数、专利数量的领先优势转化为在主要创新领域真正的成功。

    记者注意到,报告将各行业的创新分为四大原型,指出在不同行业中的成功创新要素。这四大原型包括:科学研究型创新、工程技术型创新、客户中心型创新和效率驱动型创新。

    通过对全球2万多家上市公司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客户中心型创新和效率驱动型创新的领域优势最大,而在依靠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创新的行业差距最大。

    客户中心型创新方面,报告认为,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巨大、充满活力,新产品与服务快速商业化的能力不容低估。依靠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以及海尔等家电巨头,已经成为各自行业的全球领导者。

    效率驱动型创新上,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占全球行业收入的51%)、纺织(20%)和通用化学品(15%)、建筑机械(19%)和电气设备(16%)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与日俱增。

    在工程技术型创新的成效上,中国喜忧参半。中国各行业工程创新的进展速度不尽相同。表现最出色的是B2G领域(即企业到政府),这些获得政府订单的企业通过“获取、消化、改善”国外技术来学习创新。这一模式在包括高铁列车、风电和电信设备等行业最为成功。在相对落后的产业——例如汽车和医疗器械,报告称,“中国企业攀登学习曲线的机遇相对较少。”

    科学研究创新方面,中国仍在迎头追赶,也在尝试全新的中国式方法。比如,在品牌医药行业,中国占全球收入的比例不到1%,生物技术行业则为3%,半导体为5.5%。这些行业的中国企业依然倾向于低附加值产品和战略,例如生产仿制药。这一状况反映出建设科研创新能力所需时间之长,也体现出中国在这方面起点差距大。

    “中国的经济增长依靠的主要是‘汲取创新’模式,即通过大量吸收并改良国际先进的科技、最佳实践和知识来追赶领先国家。”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资深董事华强森说,“中国需要加快从‘汲取创新’到‘领导创新’的转变,以实现更多的突破性创新,从而在全球市场上展开竞争。”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区副院长成政珉认为,为了能在未来十年中取得全球创新领导地位,政策制定者应当调整刺激创新的手段:支持创业,让市场发挥作用;成为高要求的创新客户,而非创新的制造者;使用衡量创新实效的指标;培育强大的地区创新集群。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从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获悉,京津冀之间今后将由27条城际铁路线路联通,总规模达到3796公里。其中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将于年内开工,计划2016年底前开工廊涿城际、首都机场到北京新机场城际铁路联络线。

    下一篇

    管清友:必须全力应对A股大跌带来的巨大金融风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