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海外上市的“游子” 国家呼唤你们回A股

    每经网 2015-06-05 01:06

    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3年内将有近1000家美元背景的“存量创新公司”集体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或将吸引近两万亿美元的资产进入国内资本市场。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记者 周程程

    “要创新投贷联动、股权众筹等融资方式,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这个决定,或许更坚定了互联网创业企业回归A股的决心。

    此前的5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中,曾要求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研究鼓励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在境内上市等相关政策。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3年内将有近1000家美元背景的“存量创新公司”集体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或将吸引近两万亿美元的资产进入国内资本市场。

    此次会议还明确了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增添企业活力,拓展发展新天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的17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有14次提及“创业”,足以显示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

    企业回A股上市意愿强烈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常务会议关于“中国将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的提法,对互联网等创业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

    今年以前,A股市场持续多年低迷。在A股市场IPO门槛高、排队久,美国股市回暖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多“等不起”的中国企业选择了出海。

    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10年,就有43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融资金额高达39.9亿美元;2011年前5个月,中国公司赴美热度依旧不减,在5月4日至12日几天时间内,就有人人网等4家互联网企业集中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截至2014年底,已有超过300家来自中国的公司在纳斯达克敲钟。

    但近年来,这些在境外上市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没能获得国际投资者的认可:股价长期低迷,融资功能基本丧失。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尤其是到美国股市上市,他们更多地是看到了美国注册制的高效与低成本。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中国企业所要承担的监管成本却是十分高的。

    董登新指出,中美之间除了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存在巨大差异外,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中国企业很难适应美国的信息披露制度,这也正是美国监管层及投资者普遍喜欢“找中国企业麻烦”的主要原因。

    此外,中概股整体估值普遍偏低,但是很多中概股业绩却呈现高速增长,与股价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的中国资本市场已发生巨大改变。随着深化改革、IPO重启、沪港通落地等一系列措施的施行,中国股市走出了长达7年的漫漫熊市,成为了近一年时间来全球最火热的资本市场。

    火爆的股市和更有利的法规,使得越来越多的本土科技公司打消了赴美上市的念头。特别是暴风科技打破VIE结构回归A股,股价实现了近30倍的涨幅,深深刺激了科技类公司的神经。

    国务院第14次提“创业”

    A股市场如今已经展现出极大的吸引力,继暴风科技之后,另一家在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分众传媒,也开启了回归A股之路,其借壳宏达新材的方案已经成型。除此以外,在香港上市的天鸽互动也表达了回归A股的意愿。

    鉴于这种形势,上证所也正积极筹备的战略新兴板,用以承接红筹股回归。在财务标准上,新兴板不对企业盈利状况作硬性要求,这为一些还没有盈利的公司开了绿灯,也给中概股的回归趟平了路。

    此前,5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中就要求,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研究鼓励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在境内上市等相关政策。

    宽松的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在国内资本市场落地生根。北京盛世景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吴敏文预测,未来3年内将有近1000家美元背景的“存量创新公司”集体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或将吸引近两万亿美元的资产进入A股和新三板市场。

    除了在资本市场方面的政策优惠,此次常务会议还在其他方面为支持创新创业作出了批示。这已经是今年17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第14次提及“创业”。

    会议要求,鼓励地方设立创业基金,对众创空间等的办公用房、网络等给予优惠。对小微企业、孵化机构和投向创新活动的天使投资等给予税收支持。将科技企业转增股本、股权奖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试点推至全国。

    同时,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营造创业创新便利条件,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留出空间,不得随意设卡;要盘活闲置厂房、物流设施等,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发展创业孵化和营销、财务等第三方服务。

    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奇霖表示,国务院的一系列措施,旨在为创新创业打造适宜的体制机制,形成以知识密集、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增长模式,以此带动新经济增长点。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毕马威中国主席陶匡淳:中国领衔推进全球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篇

    国家卫计委通知:做好MERS救治准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