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银行抢滩资管业务 公募“拼爹”时代终结?

    2015-06-03 00:56

    在存贷款利差逐渐缩小、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多重因素夹击之下,急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近期,多家银行将目光投向了资产管理业务。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陆慧婧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陆慧婧 发自上海

    在存贷款利差逐渐缩小、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多重因素夹击之下,银行传统优势不断被侵蚀,急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近期,多家银行将目光投向了资产管理业务。

    继光大银行分拆成立理财业务子公司之后,浦发银行近日也发布董事会公告称,同意以全资子公司的方式设立浦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银资产)。

    在此背景下,有关银行资管子公司与银行系基金公司争夺资源的话题受到业内关注。相比之下,面对银行“大鳄”的来势汹汹,非银基金公司则显得更加淡定。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募基金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是充分竞争格局,银行系资管入场不会改变大格局。

    银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银监会频频吹风的“探索银行理财业务公司制改革”,近期有了实质性进展。

    3月28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全资设立理财业务子公司。在随后的业绩说明会上,光大银行高管介绍,光大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完成内部程序,已向监管部门报批,希望监管部门年内可以启动审核程序。

    浦发银行也于5月26日下午公告,董事会已于25日表决通过公司关于设立浦银资产的议案。

    此前,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均表态要分拆相关子公司业务。

    银行高调进入资产管理领域的背后,一方面是存贷款利差逐渐缩小,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网点的冲击。多重因素夹击之下,商业银行传统优势不断被侵蚀,急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在一位银行系基金公司机构部负责人看来,体制内激励机制僵化,难以留住优秀人才,也是此番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原因。“银行理财业务条线可看做银行的投资部门,负责理财产品业务的这批人在固定收益投资领域非常有实力,庞大的理财产品资金池运作,包括之后理财产品逐步标准化的工作,都由他们负责。如负责交通银行理财业务的马续田、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张旭阳等。然而,这类人才的薪酬并没有市场化,就像公募基金不成立事业部一样,银行如果不成立理财资管子公司,这批业务领头羊也可能要‘奔私’。因此,银行设立独立的资管子公司是大势所趋。”

    除了守住固定收益等传统优势市场,银行也不想放弃资本市场的蛋糕。交通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马续田曾提及,“上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曾大规模参与资本市场,鉴于当时法规不健全,没有发展好。当前资本市场迎来春天,商业银行转型离不开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发展也离不开商业银行。”

    一位前银行系基金公司总经理称,银行除了在资产证券化、债券投资、私人银行占据得天独厚优势外,它们也有投行部门,如果放开银行进入资本市场,其投行部门就有了用武之地。“银行是个综合平台,可以把相关资源整合利用。”

    或冲击银行系基金公司

    银行布局资产管理业务,首当其冲的便是银行系基金公司旗下的各类通道业务。

    据一位银行系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介绍,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多数投向基金公司专户产品,基金专户产品再把部分资产投向货币基金,未来若是银行可以独立运营资管子公司,银行系基金公司专户规模将受冲击。

    长期以来,银行系基金公司专户规模一直排名前列。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底,基金公司通道产品规模3112亿元,占比25.4%,其中,银基合作的通道规模为1443亿元。专户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中银基金以1493亿元规模位列第一,占行业总规模比例高达12.2%,工银瑞信、建信基金分别排在第二、第三,浦银安盛、民生加银位列第五和第十。

    因此,有基金公司人士担心,部分银行系公募基金或因合资背景,不敌银行资管子公司全资背景的优势,银行系金融集团“另起炉灶”之后,或对旗下资管子公司和公募基金“厚此薄彼”。

    也有基金公司人士持不同观点:股东方对集团内的不同金融牌照有差异化考量,并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

    以浦银资管与浦银安盛基金为例,中信建投一位分析师指出,二者拥有不同的客户群体,浦银资管在中端-中高端客户及债券、融资类产品上拥有优势,浦银安盛基金则拥有更低的投资门槛、更净值化的产品以及更大的资金投向范围,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的合作互补空间。

    公开资料显示,浦发银行控股的浦银安盛基金是一家中法合资基金公司,浦发银行持股51%,其余股东包括上海国盛集团资产和法国安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浦银资管则为浦银安盛基金的全资子公司。

    非银基金反应淡定

    相比之下,非银行系基金公司对于银行“巨鳄”进场则表现得更加淡定。

    上述前银行系基金公司总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牌照红利逐渐消失,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未来只有做出自己特色的资管机构才能脱颖而出。一些基金公司在与银行的合作中摸索出了差异化竞争路线,并享受了资管业务市场化的红利。

    “以前银行理财产品独立开户,鉴于银行在固定收益投资上的优势,我们担心其对债券基金造成冲击,所以后来主推保本基金做差异化竞争,保本基金有20%的权益类投资仓位,这是银行理财产品不具备的。”上述银行系基金公司机构部负责人称。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资产管理部门逐渐市场化以后,也会引入更多的外部管理人。“作为基金公司的买方,相比保险资管,银行资管体量更加庞大,未来将这块资产委托给基金管理人,可以大幅增加基金公司的机构业务规模。”上述基金公司机构部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新三板定增现抱团取暖 破发致机构“踩雷”

    下一篇

    5000点关口去还是留?四类产品进可攻退可守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