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再次推出系列重磅调查报道,深入解读顶层设计之下的京津冀拆围与融合之路如何演绎,设问这场新的利益竞合中的现实难题,寻找协同之旅展现出来的投资机会。首期报道聚焦银行业在这场盛宴中的布局与期待。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石家庄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石家庄
自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以来,历时一年多的顶层设计终于获批,这个中国区域发展的首善之区的未来蓝图已然绘就。继去年推出《10年梦想照进现实》系列报道后,《每日经济新闻》再次推出系列重磅调查报道,深入解读顶层设计之下的京津冀拆围与融合之路如何演绎,设问这场新的利益竞合中的现实难题,寻找协同之旅展现出来的投资机会。首期报道聚焦银行业在这场盛宴中的布局与期待。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带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一直以重工业为主的河北省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势必带动当地银行信贷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河北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莅春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给河北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发表了上述看法。
这意味着,一方面受“去过剩产能”影响,另一方面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影响,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入将加速向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等领域倾斜。
李莅春表示,虽然北京、天津和河北地域联系紧密,但在资源配置、项目安排、融资渠道、风险防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区域化管理的特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原来的模式会发生一些新变化,作为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应该主动适应这个变化,加大研究力度、加大推动引领、加强多方协作,让金融更多更好地服务整个实体经济发展。
信贷结构调整更重存量
NBD:去年12月,河北省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围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产业转移和生态环保三个领域重点突破,加快交通、生态环保和产业协作步伐,同时围绕打造京津冀城市群,完善新型城镇化布局。在您看来,这会给河北地区的金融机构带来怎样的机遇和影响?
李莅春:对河北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影响主要包括促使银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化银行信贷结构、进一步完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等。由此带来的住房、医疗、教育、旅游、餐饮等消费能力提升使金融需求不断增加。
其中,京津冀产业转移项目在河北逐步落地,在促使河北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有助于河北银行业改善贷款结构和行业占比,有利于“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由于信贷增量每年都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地方一些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所以,未来河北地区的信贷结构调整更多是在存量方面做一些调整。
河北地区原有钢铁、煤炭、水泥、玻璃产业等偏重工业,随着去产能化,银行存量信贷结构已在逐步调整,未来信贷投放的重点是新引进来的新兴产业。
截至2014年末,河北辖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级分行12家,二级分行27家;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11家,一级分行29家;农村金融机构243家,一级分支机构8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其中财务公司6家,信托公司1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
截至2014年末,河北省股份制银行设区市全覆盖、城商行县域全覆盖、银行业机构乡镇全覆盖、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的四个全覆盖目标全面实现。
金融机构须转变发展模式
NBD: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银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优势金融资源的挑战。您认为,河北银行业跟北京、天津比有哪些优势和差距,如何借助这次机遇转型?
李莅春:目前,河北省银行业与京津两地相比,有数量多体量小、资产质量较低、机构类型较为单一等劣势。
2014年末,河北银行业机构数量为10899个,分别是京津地区的2.5倍和3.6倍,但机构平均资产规模却只有5.09亿元,不及北京的1/7,相当于天津的1/3,可见机构资产规模上与京、津两地存在明显的差距。
今年一季度末,河北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498.68亿元,不良贷款率1.7%,均高于京津两地;在京津两地已形成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主,金融消费公司、新型互联网金融业态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下,河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金融市场化意识和产品创新能力较弱。
同时,与京、津相比,河北的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有明显的二元化市场特征,第三产业结构也不算很优化,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占比较低,城市化率明显低于北京、天津。由于银行业与经济产业有明显的依赖,那么,金融机构在内部的转型上也面临一个新的调整,将由原来追求规模、数量的点多、面广的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转型。
其中,城商行将向社区化、特色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股份制银行将发展小微支行、社区支行、特色支行、园区支行等。
NBD:截至目前,河北银监局及辖内金融机构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项目发展的支持情况是怎样的?
李莅春:河北银监局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河北银行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指导意见》,主要从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完善银行业组织体系建设、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对各机构的政策指导。
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银行机构已逐步进入操作层面,各家银行总行都比较关注,现在贷款还有准备金、信贷规模等要求,只是有的总行专门拿出一块单独的授信,开通审批绿色通道。
另外,与北京、天津在具体的合作模式上有创新,河北辖内各家银行业机构均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统筹开展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工作。
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银行业机构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贷款余额4731.84亿元,比年初增长346.37亿元,增幅7.9%,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3.29个百分点。据不完全统计,辖内已有18家银行对141个交通体系建设项目给予信贷资金支持。
三地融合更须协同监管
NBD:在您看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下,三地的银行机构除了要支持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外,自身又该如何实现协同发展?
李莅春: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信贷资源需求量巨大,单家机构受信贷规模等因素限制,往往难以满足项目融资需求,对因优质企业迁移而产生的跨区域信贷项目,银行业机构应加强协作。同时,通过市场拓展、资源信息等方面的深入交流,采取银团贷款、联合贷款作等方式,增大资金供给。建议各银行总行探索打破省际界线,配置专门的信贷规模,不占用三地分行正常信贷规模,以缓解当前部分分支机构信贷规模不足的难题。
在风险防控方面,融合度高意味着传染性强。三地银行业机构应建立风险协调处理机制,加强区域内发生风险的管理和协调处理能力,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合作,防范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信贷风险。
一些跨区域的项目往往涉及协同监管。2011年,河北银监局就与北京、天津银监局签署了《京津冀银行业监管合作备忘录》,建立监管合作机制,未来在协同监管上包括风险监控方面,与其他两地银监局还会进一步协商。
NBD:您刚刚提到融合度高,传染性就强,从监管部门角度来看,应该给当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哪些提醒?
李莅春:最为关注的还是信用风险的问题,由于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对原来的贷款存量风险如何处置等比较关键,虽然现在每年各家银行都在核销处置一部分,但还是担心短期内出现爆发。
从京津冀协同大方向出发,我们认为房地产这一块应审慎投资。银监会前不久也作了风险提示,担心原来居住类贷款风险向商业地产转移。
《《《
相关新闻
河北银行业抢食京津冀项目先机 信贷投放月增百亿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京津冀需协同发展,银行扮演着重要角色,各家机构纷纷抢占先机,希望在协同发展的相关的项目上分一杯羹。据河北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银行业机构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贷款余额4731.84亿元,比年初增长346.37亿元,增幅7.9%,月均新增过百亿。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河北石家庄地区实地调查发现,无论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都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协同小组,并早早介入有关项目中,不过在项目的重点投入上,各银行根据自身的优势也呈现一定的差异化。
据某大型银行河北分行人士表示,在项目信息的获得方面,除了要与当地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也得靠一些偶然性。有一天,该行的人在曹妃甸看见一辆京字头的车,上前打听得知来当地投资房地产,于是赶紧抓住机会为其提供服务,随后,客户在该行开了户。
多家银行加强与地区衔接
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地区多家银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分行领导担任,主要工作是与总行协调沟通,加快与京津冀产业、项目对接。
工商银行河北分行在去年9月就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工作方案,并且由省行行长担任组长,一名分管前台营销和一名分管后台审批的两个信贷专业副行长作为副组长,16个部门参与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设在了公司金融业务部。
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刘丽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该分行也有专门的营销团队,负责和政府对接以及项目具体操作。
另外,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则早在去年4月就成立了协同工作小组,并由该分行行长程远国任组长,建设银行总行也在去年10月份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主管对公业务的章更生副行长任组长。他们通过成立协同小组,使信息沟通更顺畅。
除了大行外,中小股份制银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项目布局上也不甘落后,如华夏银行总行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小组,由行长樊大志担任小组组长;河北分行也套用总行的模式,由分行公司业务部作为主要牵头部门成立协同小组。
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供应链金融中心主任刘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河北分行公司部预备进行改革,成立重点业务部,主推重点客户、业务和产业,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又是一个大课题,协同小组进行相关协调,重点业务部门执行。
除了内部行政体制加强外,与地方政府合作成为各家银行拓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的重要外在推动力,如工商银行河北分行去年就和石家庄、廊坊、秦皇岛和张家口市政府签订了银政合作协议,在这个基础上推动和政府的合作。该分行也在和省政府沟通,推动总行和河北省政府签订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很多银行总行也都在信贷方面给出优惠政策,刘丽告诉记者,工商银行正在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的信贷政策,河北分行会得到总行特殊政策和资源等方面的倾斜与支持。“审批权限上,今年总行明显扩大了授权;融资品种上,省行权限也有一定程度扩大。”
刘宇介绍,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对6个重点客户投放的金额将近40亿元,已批待放的有7个客户,待投放金额超过50亿元;总行今年拿出来200亿元对接京津冀专项贷款,专项额度京津冀三地分行都可以享用。
借信贷撬动其他业务
去年12月,河北省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围绕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和生态环保三个领域重点突破,加快交通、生态环保和产业协作步伐,同时围绕打造京津冀城市群,完善新型城镇化布局。记者了解到,文化旅游产业也成为部分银行在京津冀战略下比较看重的项目领域。
据了解,目前建设银行河北分行已建成、在建和拟建设的河北区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总投资已达上万亿元。去年建设银行河北分行成立的协同小组研究认为,推动京津冀项目发展的主要力量还是来自前台业务部门,首先考虑资产业务先做。“无论是产业转移还是城镇化、养老都会涉及融资,可以借这个业务带动开户、结算、电子银行、理财产品、上市等其他业务发展。”建设银行河北分行相关业务人士告诉记者。“以首钢为例,前期是固定资产建设,肯定会给固定资产贷款,之后日常性经营资金占用、国际业务等就会接踵而至;同时,可以进行进口开证融资,包括建成多年后的设备老化,也有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融资需求。”上述建设银行河北分行相关人士进一步表示。
另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重要资产业务外,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靠资产业务撬动,如有的项目资金来自总部或资本金,银行就要靠结算、银行卡、个人金融等产品留住客户。
“根据不同项目不同的需求,有的项目最开始没有信贷资产需求,可能更多是结算业务,比如核电业务;有的项目是用资本金投入,不涉及银行融资,银行就需要对开立账户、结算、员工信用卡、代发工资等服务进行营销。”刘丽告诉记者。
某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最开始银行基本都是通过贷款业务拓展市场,大项目建设完成后,就没有太大的融资需求了,但后期企业会有流动资金需求,银行就会提供流动性贷款。
对于银行而言,产业迁移带给银行不仅是大企业的信贷资产业务,大企业上下游企业也是银行极为看重的拓展领域,据记者了解,新发地整合了全国很多大的蔬菜经销商,一年结算金额上亿元的大批发商就达上百家。“对于建设银行河北分行来讲,更看重未来的网上交易,以新发地为交易平台,协助客户在网上进行交易、结算,发展好的话还可以把它作为担保或者几方合作,直接在网上贷款(为上下游企业);分销商直接通过网络签订单、支付、发货,未来结算做大规模之后,如果定金不足也可以直接从网上贷款。”上述建设银行河北银行相关业务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另据透露,建行将在新发地重点推电子商务业务,共同借建行或新发地的平台,完善增加北京、河北与全国各地的联动。
银行拓展业务各展所长
银行业竞争升级的背景下,第一时间获得项目信息成为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参考支撑。某大型银行河北分行人士就告诉记者,“项目信息的获得最为重要,这需要和当地政府建立合作关系。”“银行从政府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中,获得信息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之后搞市场调研,结合政府规划,找到跟踪的目标客户,确定方向。不是说戴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帽子,银行就认为是好项目,项目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政府支持的项目,就看银行用什么产品支撑。”刘丽表示。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根据此前河北省政府此前签订的京冀6+1、津冀4+1合作框架协议中梳理项目100多个,并将这些项目作为重点客户。
一方面是竞争,另一方面,一部分大型项目又需要银行之间进行合作。上述建设银行河北分行相关业务人士表示,首都机场的投标,敢独立承标的就有9家银行。“但是没有哪家银行能独自吃下,可能会走银团贷款的方式,当然也会征求客户的意见。现在的竞争逐渐理性,银行单独进一个领域风险也很大。”
他同时表示,银行支持的新发地搬迁到保定的项目,投资达50多亿元,建行河北分行一期批了6亿元,二期批了4亿元。“二期其他大行也都纷纷介入,企业也会平衡不同银行之间的关系,让各家银行都介入点。”
对于目前业务发展的情况,刘丽告诉记者,“现在已有一些进展,北京新发地在保定的农业产品园区,工行河北分行已投入贷款,支持园区的建设以及园区商户的金融服务,前期投放5亿元的贷款;另外,为入驻商户办理结算、发卡,并提供收单系统服务。”“产业转移涉及投放多一些,交通板块也是投放的重点,截至3月末,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我们已投放近60亿元。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工行将围绕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刘丽表示。
虽然在信贷资产业务上,中小银行较大银行存在一定的资金劣势,但在产品创新上却更为灵活,其中华夏银行的京津冀协同卡,在京津冀三地作为同城存取汇款均免手续费,据刘宇介绍,截至今年2月底,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已发了2.7万张协同卡。此外,针对大红门批发市场迁移,华夏银行河北分行也会对100多个商户进行户均100万~200万元的贷款。
同时,记者注意到,拥有全牌照的银行集团公司在争夺京津冀项目上具有更多的集团内部协作优势,一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会与集团内部的基金、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满足客户需求,除了集团内部合作外,京津冀分行之间也会针对该区域大型项目采取银团合作的方式。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对于全国网点较多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京津冀项目推进的过程中,网点扩张似乎没那么重要,而对于一些网点较少的股份制银行则显得格外重要,如华夏银行就优先发展京津冀地区网点,今年廊坊分行正在筹建,预计近期开业,同时计划今年开业9家支行。
《《《
人均利润
信托公司人均利润上演“冰与火”:最高2600万 最低仅18万
◎每经记者 周雅珏 发自北京
截至目前,除国民信托外,其余67家信托公司均已披露了2014年年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尽管去年多数信托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继续增长,但其中不少公司净利润的增速明显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不过,自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则是2014年信托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此外,以信托公司员工人均创造利润来看,有7家的增速超过了30%,9家下降超过30%,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2014年,对于信托业而言,可谓是“转型元年”。
在迈进十万亿门槛后,去年信托资产管理规模持续攀升至13.98万亿,稳坐金融行业第二把交椅。信托业整体经营收入、利润再创新高。但在经济下行和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下,信托业结束了自2008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增速放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目前,信托公司2014年年报的披露收官在即,除国民信托还未公布之外,其余67家信托公司均已披露完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67家公司年报发现,其中,7家信托公司人均利润涨幅超过30%,9家降幅超过30%。此外,信托公司员工人均利润最高的超过2600万元,最低仅18万元。
重庆信托人均利润超两千万
数据显示,信托行业去年实现经营收入954.95亿元,相比2013年末的832.60亿元,同比增长了14.69%;但较2013年末的30.42%的同比增长率,同比增幅则回落了15.73%,平均每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14.04亿元。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为642.30亿元,相比2013年末的568.61亿元,同比增长12.96%,平均每家信托公司9.45亿元。
尽管企业经营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等重要经营指标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但另一个数据同样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战斗力,那便是公司人均利润指标。
在67份已公布的年报中,信托公司在职统计人数共为16576人,人均创造利润为387.49万元。其中,全行业有25家信托公司高于平均水平,42家信托公司未达人均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家信托公司员工人均利润超过千万。其中,重庆信托员工以人均为公司创造2615.1万元的利润拔得头筹,远远高出第二名江苏信托1458.55万元的人均利润。华信信托、中诚信托、西藏信托位列第三至第五名,人均利润都超过900万元。
然而,在部分信托公司人均利润创新高的同时,另一些信托公司却大幅下滑。可以说,在竞争激烈的泛资管时代,信托行业却出现了“冰与火”的局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新华信托以人均仅创造18.06万元的利润垫底,较去年88.27万元的人均利润大幅下降79.5%。华宸信托和金谷信托则以人均利润27.73万元、55万元,分列倒数二、三位。
从披露人均利润详细数据的61家公司来看,28家信托公司人均利润与去年相比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包括平安信托、天津信托在内的7家,人均利润涨幅超过30%,华宸信托增长达144.1%增幅。33家信托公司此数据同比减少,其中包括金谷信托、中铁信托、四川信托等9家降幅超过30%。
自建直销团队成行业趋势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在上述67家信托公司中,有17家净利润与2013年相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新华信托2014年全年净利润仅1.06亿元,与2013年的5.40亿元相比减少4.34亿元,下降比例高达80.4%。此外,尽管行业龙头中信信托以28.12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但比2013年31.44亿元的净利润,已有较大幅度的缩水。
记者还发现,在人均利润降幅较大的几家信托公司中,四川信托、中铁信托、光大信托三家信托公司员工人数增幅均超过70%。其中,中铁信托员工人数从116人增加至229人,增幅达97.41%;四川信托更是增加了320名员工,排名人员增加榜首。四川信托增加的人数中,财富中心人员从20人,扩张到279人。财富中心增加的人数相当于规模最小公司西藏信托总人数的五倍。
2014年,监管层意图逐步完善信托业顶层设计,出台相应配套监管政策。其中,被称为信托史上最严监管政策“99号文”以及执行细节相继出台,剑指信托公司加快转型步伐。
近年来,在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快速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外部渠道销售,其中,60%~70%的信托产品依赖银行代销,30%左右依靠第三方理财机构销售,剩下不到10%由信托公司自己直销。
而在“99号文”细则操作指引明确规定,严禁第三方非金融机构推介信托产品,直逼信托公司建立自身直销渠道。
据了解,各家信托公司去年就开始招兵买马,组建财富中心直销团队,并在全国大中型城市建立财富中心物理网点。经过一年时间的布局,信托行业整体从业人员增加了近2000人,部分信托公司财富管理团队已经初具规模。业内人士认为,大量积累忠实客户,建立信托公司的自身品牌效应,真正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将成为信托公司下一个重要课题。
《《《
自营业务
信托资产规模“虚胖”去年多家公司增量不增利
◎每经记者 周雅珏 发自北京
2014年,行业龙头中信信托以10764亿元的规模,成为信托业首家实际资产管理规模万亿级信托公司。
尽管中信信托的净利润仍高居榜首,但与2013年同期相比,却出现前所未有的负增长。年报显示,中信信托去年仅实现净利润28.12亿元,较2013年末的31.44亿元下降了10.54%。《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已公布的67家信托公司年报发现,去年出现增“量”不增“利”的信托公司不在少数,其中至少38家利润增长率远不及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率,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中信信托资产规模破万亿
年报数据显示,去年中信信托的资产规模过万亿级,达到10764亿元。其中,信托资产管理规模高达9020.74亿元,同比增长23.63%;通过资产管理子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为1743亿元;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56.60亿元,同比仅微增3.1%。同时,信托业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3.85亿元,同比减少了5.19%;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从去年的84.04%下降至76.93%。
从行业整体情况而言,信托行业增“量”不增“利”已是普遍现象。数据显示,信托行业整体资产规模2014年增加3万亿,但利润率增加明显减速,出现虚胖的“症状”。
其中,外贸信托便是典型,其2014年末资产管理规模猛增71.23%,达5434.57亿元,跻身行业前五名。然而,其净利润仅为12.17亿元,同比减少6.15%。此外,行业老牌信托公司上海信托、华宝信托亦是类似情况。
从上述67家信托公司披露的信托资产情况而言,增加的信托资产规模主要是集中于不赚钱的被动管理的信托业务。
以外贸信托为例,资产规模总体增加2260.80亿元,其中,主动管理型信托业务仅增加99.47亿元,其余的2161.33亿元全部来自于被动管理型信托业务的贡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A股市场大幅走高的情况下,信托公司投资于证券市场类的被动管理型阳光私募产品增长最为迅猛,其次为股权投资类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泛资管时代的到来,同业市场竞争激烈,信托牌照价值已逐渐消失,被动管理型信托业务费率早已拼杀至万分之五左右,收入水平大不如前。此外,在传统主动管理类信托业务风险加剧的境况下,信托公司主动收缩战线,信托业务收入的增速自然远不及规模增速。
信托业协会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已清算的信托项目来看,截至2014年末,信托公司平均年化综合报酬率已再创新低,降至0.51%。
信托公司自营收入激增
众所周知,信托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信托业务收入和自营业务收入两部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信托公司2014年年报发现,信托公司去年固有资产投资收益明显上升。
实际上,多家信托公司固有资产投资收益甚至超过了信托业务的收入。其中,重庆信托、华润信托、华信信托等多家公司传统信托业务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不足50%。而江苏信托的手续费及佣金4.74亿元,仅占总收入的34.05%。
而上述67家信托公司披露的自营资产运作情况显示,在自有资金投资中,货币资产、贷款及应收账款占比减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类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比例升幅巨大。
随着A股牛市的持续,信托公司固有资金也在奔向风口,参与网下IPO申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包括紫金信托在内的多家机构都在积极申请获取相关业务牌照。
记者查阅年报数据发现,向来自营资产业务偏保守的中融信托去年自营资金运作模式也发生较大的改变。2013年,其自营盘中近九成资产为货币资产,而去年末只有三成资金是以货币资产形式存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达到60.39亿元,同比增24倍,占比达49.5%。
此外,信托公司2014年的固有资产投资收益颇丰,这一方面来自于自营盘股票投资盈利,另一方面则得益于长期股权投资获得的丰厚回报。
以华润信托为例,在其全年23.50亿元净利润中,有14.17亿元的来自于公司所持有国信证券的股权收益。而人均利润居首,净利润排名第二的重庆信托,在去年35.53亿元的营业收入中,自营收入占比也近半。其中,公司持有34.79%股权的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收益为4.60亿元;持有24.99%股权的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投资收益为1.44亿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