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解码新三板封测“明星”华岭股份:背靠复旦 关联交易较高

    2015-04-28 00:51

    这家被誉为新三板集成电路测试业“领头羊”的公司,素来鲜有公开报道,留给外界的印象是低调、稳健、神秘。然而,市场不免好奇,如此低调为何股价节节高涨,公司到底有何魅力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投资者?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夏冰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夏冰 发自上海

    “现在公司股价高了,资本好像对公司的关注度更高了。我明天又要接待一家基金。”华岭股份(430139)董秘黄轶强日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

    事实上,这家被誉为新三板集成电路测试业“领头羊”的公司,素来鲜有公开报道,留给外界的印象是低调、稳健、神秘。然而,市场不免好奇,如此低调为何股价节节高涨,公司到底有何魅力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投资者?

    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均持有股份

    时间退回15年前。2001年,复旦大学下属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旦微电子)和7名自然人合资成立了华岭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复旦微电子出资900万元,自然人卢尔健、张志勇、叶守银、武乾文、刘远华、张祖民和王锦等7名股东出资75万到1万不等。

    经过多次股权变动,截至2014年底,除控股股东复旦微电子持股50.29%、上海商投磐石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上海时空五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各持有7.14%股份外,公司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均持有股份。

    华岭股份的发展和上海集成电路行业两大公司——复旦微电子、上海贝岭(600171,SH)息息相关。其中,与华岭股份现任董事长施瑾和原董事长、目前第五大股东卢尔健密不可分。资料显示,2001年成立之时,施瑾并无任何股份,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他,1999年12月加入复旦微电子任副总经理,2007年10月起任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0年7月起任华岭股份董事长,在2009年12月3日的增资扩股股东大会上,施瑾出资22.6万元正式成为股东(2014年底持股1.23%)。卢尔健则在1998年8月2日~1999年7月7日任上海贝岭董事总裁,2001年4月参与创立华岭股份,并出任董事长。

    经过15年的长跑,尤其是挂牌新三板后,华岭股份已是“奇货可居”,其股价节节攀升。2012年9月7日挂牌首日,华岭股份的成交价集中在5.88元至5.90元。两年多后,2015年4月23日,公司的协议成交价一路冲高至40.13元,股价上涨了近6倍。

    承担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功能

    集成电路测试业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技术、资本、人才、专利、行业经验以及认证等多方面的进入壁垒,测试技术研发能力则是首位核心竞争力。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华岭股份位于上海张江的总部办公区时发现,华岭股份被授予认证通过的牌匾挂了满墙:“第一批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军工三级保密资质”、“上海市创新型企业”,以及上海市科委、国家工信部、国家科技部立项支持的“集成电路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和“上海市集成电路测试公共服务平台”等。

    当记者问及满墙牌匾荣誉中哪块含金量最高时,黄轶强想了想,认真地回复称“都高”。他告诉记者,别看华岭相对资本市场来说是一家营收不高、体量颇小的中小型企业,可是实实在在的具有高科技含金量的“黑马”公司,市场的青睐是有原因的。

    “2010年我们就在张江管委会的号召下筹划挂牌新三板,当时进行了股改,准备了申报材料,但直到2012年9月7日才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成为当时首批进入的上海两家公司之一(另一家为新眼光)。”在回忆起公司敲开新三板大门时,黄轶强称,自2012年挂牌迄今的两年多时间内,公司发展平稳,由于在业内知名度较高,因此每年业务增长较稳定。“国内测试代工服务行业目前还十分弱小,测试业务主要集中在芯片制造和封装企业,独立的测试企业为数不多,仅有华岭股份等10余家,像华岭这样专业的测试代工企业市场前景巨大。另外,该公司的业务成长性很好,且目标市场端的表现,承接的国家项目都很不错。”半导体产业资深媒体人王展表示,全球半导体业发展到今天,集成电路测试业贯穿在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及集成电路应用的全过程,以前它被合并在制造业或封装业中,但随着人们对集成电路品质的重视,再加上技术、成本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因素,测试业目前正成为集成电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独立行业。

    “不是光有设备就能测试了。测试设备是通用的,关键要有软件,我们会对客户的测试订单开发一套程序,因此我们的很多核心资产是软件著作权和专利,这些都是用于测试的科技成果,是我们的核心优势,这要多年积累。”黄轶强表示,自2001年成立以来,公司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近300家国内外的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了集成电路测试服务。

    而在硬件方面,公司有4000多平方米技术开发和测试厂房,1000级净化标准,还有包括45纳米、12英寸测试系统在内的国际主流测试装备100多台套。

    净利润率高于同行

    挺进新三板后的华岭股份,很快就迎来行业的政策红利。

    2014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到2015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500亿元。相比2013年的2508亿元,增长近千亿。国家政策加大力度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使得该行业进入又一个黄金发展期。

    受此利好,华岭股份的市场前景被不断看好,公司财报也愈发飘红,业绩走出了一条坚挺的上扬曲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华岭股份的营业收入已从2011年的5330.69万元增至2014年的8159.8万元,净利润从2011年的1181.18万元增至2014年的2498.9万元。2014年,公司的净利润率高达30%,而这在集成电路行业并不多见。

    对此,黄轶强解释称:“这一方面源自国家扶持。国家对集成电路行业支持很多,而华岭是上海市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承担国家的重大科技专项,因而政府、科委对我们比较认可,需要做鉴定服务都会来我们这儿。因此,承担政府职能后的华岭每年能拿到国家上千万元的资金支持,这样就摊薄了成本。另外,国家还负担了部分的研发投入,如此就提高了利润率。公司还通过了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财政局和上海市税务局的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自2014年起3年内可继续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黄轶强进一步解释,“事实上,华岭有独断性、垄断性的技术优势,我们的产能和业务走的是高端路线。测试产品工艺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也让我们和其他企业竞争时更有优势。”

    国内资深测试行业专家华炯(化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华岭股份这种类型的测试厂实际上是一家重资产型公司,它的价值是测试机,如果要扩张,就要买设备。只有通过上市融资后,买了设备才能实现产能的成倍增长。目前国内测试行业非常火爆,如果一家公司要把营业额增加50%~100%,融资谋发展是必须的。”

    他认为,“华岭股份是生产性测试工厂型公司,这种工厂价格比较固定,起伏不大。由于市场行情决定的单机测算价格比较固定,根据测试产线的容量和产能,就能测算出毛利率,其毛利率也较为固定。因此,公司在利润和营收方面比较透明和固定,不存在暴涨暴跌。”

    除去上述客观原因,利润率高还和公司业务成功转型有关,目前公司业务重心已拓展到行业领先的12英寸CP业务上。

    2014年财报披露,华岭股份晶圆测试(CP)和成品测试(FT)的业务量分别增长了4%和7%,虽然总体增长不大,但高端的12英寸CP业务量大增65%,在整个CP业务比重已达48%,超过8英寸产品成为公司最重要的业务收入来源。“这些年我们持续不断投入于高端的12英寸平台和测试技术,逐步淘汰了落后产能,目前我们的技术装备始终居于市场主流,这可以支撑公司和同行业上下游领军企业的合作,从而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黄轶强透露,目前公司测试成品业务中CP占比较大,“以前是6、8、10英寸比重较大,现在12英寸是大头,其在近两年业务的占比已超一半,这是我们的竞争优势之一。下一步如何导入更多客户和产品,是整个业务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而决定因素就是技术的研发能否匹配客户需求。”

    王展告诉记者,测试既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一环,也是集成电路产品验证出厂的关键,由于测试技术含量高、知识密集,一直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几年来,对于刚刚提速的国内半导体业来说,其测试能力相对IC设计、制造、封装,是最薄弱的一环。特别是产品进入高性能CPU、DSP时代以后,此类产品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发展,远高于其他IC产品,加上其作为高端产品,测试验证和生产费用越来越高,IC供应商在测试上的花费接近产品总成本的三成,这也蕴含着测试业的巨大商机。“目前,国内CP行业的市场是稳定增长的,先进封装应用技术对CP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总的来说,CP未来在各家公司的战略比重会越来越大,不排除各家在这块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华岭股份的竞争对手就有镇江艾科、北京确安等。事实上,有资金的话,进入CP的门槛不算太高,这类公司只有测试程序的开发和设备改造的费用,测试的总体投入要比封装厂少得多。”华炯指出。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隐忧

    市场除对公司利润率过高的质疑外,还有声音指出,控股股东复旦微电子占公司营收过大,造成关联交易比例过大,为公司带来的较高经营风险。

    财报显示,华岭的主要客户均为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的设计、制造、封装企业。公司前三大客户为复旦微电子、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国际)和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

    年报显示,2013年和2014年,公司对控股股东复旦微电子及其关联方的关联交易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2.03%和46.88%,这也意味着,如果控股股东的生产经营情况发生不利变化,或其竞争能力下降,将可能减少对公司的测试业务,从而对公司的销售业务收入带来不利影响。

    对于上述问题,黄轶强解释到,“华岭与复旦微电子的业务都是独立的,在关联交易的定价上参照市场化的定价原则,与母公司做生意也有‘讨价还价’。”

    他坦言,“华岭成立之初,的确对母公司有依赖,但走了多年的市场化道路,关联交易确实在不断下降。2014年,我们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努力发展国内优质公司成为稳定优质客户,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关联方交易在营收中的比例。”

    华炯也提出,“短期内,如果复旦微电子和中芯国际的业绩有明显增长,或业界普遍看好,华岭股份的业绩也就不会差。财报披露,华岭的测试业务对大客户的依赖性较大,如果这两个大客户不行了,他们要重新开发一个大客户也不容易。”

    采访中,有业内专家坦言,除去母公司的关联业务,未来华岭股份业务的扩展性和强度,值得关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北京银行去年净利增16% 拟年内推员工持股计划

    下一篇

    中国邮政清空中法人寿股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