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拳头产品”密集上市 自主品牌一季度成绩单超预期

    2015-04-20 01:1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冒诗阳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冒诗阳 发自北京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了一季度国内汽车工业的运行情况,不同于去年自主品牌车企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今年自主品牌销量高于行业平均增长,成为一季度车市的最大亮点。

    根据中汽协统计,2015年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29.2万辆,同比增长20.8%,两倍于行业整体增速水平,市场占有率也同比提升了4.2个百分点。

    与以往“高增长”时代不同的是,此轮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回暖之际,大部分自主车企并未将销量的提升视作各自最重要的业绩目标,而是将视线转向了以往拖后腿的核心技术。上汽、东风、吉利、江淮、海马等多数自主品牌,如今都在探索自身的研发模式,基于新技术打造的“拳头产品”已经开始逐步面市。

    自主拳头产品加速上市

    “名爵锐腾上市不到一个月,已经获得超过5000辆的订单。”4月11日,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一火爆程度远超厂家预期,以至于部分经销商出现加价订购行为。

    据了解,名爵锐腾是上汽乘用车今年3月18日才推出的新车型,也是名爵品牌的首款SUV车型,在上市前的宣传中,这款车以“8秒加速破百”等作为宣传亮点。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汽集团对这款车动力上的自信源于其CUBE-TECH全新动力总成。据了解,这套动力总成发布于去年上半年,目前旗下新车MG GT和名爵锐腾都已搭载。

    实 际 上 , 上 汽 的CUBE-TECH主要包括若干款涡轮增压发动机,TST 6速双离合变速器、TST 7速双离合变速器以及新一代发动机启停系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长期以来被视作合资品牌的“专利”。

    除上汽外,不仅吉利、奇瑞、长城等实力较强的自主品牌已建立起自身的动力总成技术,海马、江淮等也开始在核心动力技术上崭露头角。据了解,海马目前已发布1.5T和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江淮1.5TGDI发动机和6速DCT变速箱也已经面市。

    掌握核心技术增强了自主品牌打造产品的自信。今年4月,吉利推出了旗下首款B级轿车博瑞GC9,按照吉利集团总裁安聪慧的说法,这款车配备DSI六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城市预碰撞系统、ACC智能自适应巡航系统、LDW主动偏航警示系统等豪华装备的轿车,将带动吉利品牌向上突围。

    除此以外,东风旗下首款豪华车东风1号也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据东风乘用车总经理李春荣介绍,这款车“对标的是奥迪A6”。另外,已上市的长城B级SUV车型H9、海马B级车M8,以及有望于今年上市的奇瑞B级车艾瑞泽9、江淮A60等车型,均将自主品牌的触角伸向了B级以上区间。

    追赶基础研发

    据统计,2014年B级轿车销量达192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只占7万辆左右,市场份额不及4%。分析认为,B级车市场份额的缺失,是此前自主品牌技术现状的真实写照,在经过了前期的技术积累之后,自主品牌在近期又开始的新一次市场突围。“CUBE-TECH是上汽和通用联合开发的,上汽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知识产权。”上汽技术中心动力总成分析试验部总监徐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套与跨国车企合作开发的动力总成被视为未来一段时间上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逐步搭配至荣威全系产品上。

    这种借用跨国车企技术的模式并非上汽独创,很多国内汽车集团都在利用旗下合资公司或与跨国车企展开合作,试图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增强研发能力。

    3月25日,东风风神L60在武汉上市,这是首款由神龙和东风公司联合开发的产品。据东风乘用车总经理李春荣介绍,日后以该车为代表的风神L系列都将与神龙联合开发,为风神贡献约半数的新产品。

    除此以外,吉利与沃尔沃、华晨与宝马、长安与福特,都在研发领域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为自主品牌研发的弯道超车提供帮助。

    然而,自主品牌在合作中的话语权并不一致。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汽能与通用共享CUBE-TECH的知识产权源于上汽团队在研发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东风对PSA的控股是东风与神龙联合开发的前提,相比之下,华晨、长安等在合资中不具备优势的自主品牌在与外资的技术合作中受到限制较大。

    不仅如此,对于部分车企来说,独立研发的成本依旧巨大。“江淮变速箱的投资约10亿元。”江淮6速DCT变速箱项目总监郑海兵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基本相当于公司一年的总利润。”

    因此,分析认为,自主品牌形成独立研发能力仍挑战巨大,但是能够站在合资、合作伙伴的肩膀上起飞,也是“追赶”的最佳路径之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SUV动力强日系品牌销量回暖

    下一篇

    一季度市场份额升至56% 自主SUV反超合资品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