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弯道超车“有戏”?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跻身全球前列

    2015-04-20 01:1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2015年是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个关键年。经过2014年的试水,行业预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量可达20万辆,到2016年有望实现50万辆的累计目标。“如果说2014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元年’,那么,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有望初显。”一位新能源汽车领域分析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通过此前混战,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发企业”有望在今年形成第一阵营。

    来自盖世汽车的统计显示,2014年各大汽车品牌按照电动车销量排名前二十位榜单中,日产、三菱和特斯拉名列三甲,比亚迪、康迪、奇瑞等5个中国汽车品牌6款车型上榜。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理事长陈全世表示,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政策扶持与自身投入,的确已经走在行业前列,具有全球竞争水平。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较成熟市场尚不完善,市场化道路还很长。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强劲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共计7.48万辆。同时,全球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31.79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接近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根据统计口径,此处新能源车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去年不仅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元年”,而且在全球亦是如此。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0.8%。

    汽车分析师钟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方面是由于特斯拉、宝马i系列车型带来的高关注;另一方面是传统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布局成果显现,共同作用造成的。

    在全球销量排行榜中,日产聆风蝉联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2013年,日产聆风2013年超越沃蓝达问鼎全球电动车型号畅销榜首,2014年则蝉联冠军,占据全球电动车近20%的市场份额。

    全球关注度最高的电动车特斯拉Model S去年全球销量为3.16万辆,位居第二。而来自宝马品牌的i3自去年6月上市之后,便受到高度关注。凭借宝马在传统车市场的豪华车形象,以及小型电动车广受欢迎的特点,i3最终交出了1.6万辆的年销量成绩单,位居第三。

    6款自主电动车上榜

    值得关注的是,多款中国自主品牌电动车已经跻身全球销量排名前列。在20强中占得6个席位。其中,比亚迪秦领跑,同吉利合作的康迪旗下K10两座电动车去年销量也突破万辆,进入十强。此外,奇瑞QQ3 EV、众泰E20、北汽E150、E200 EV和比亚迪e6都登上榜单。

    有分析认为,经过多年推广,特别是政府通过公共领域的推广普及,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比亚迪就是其中的代表。4月8日,比亚迪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新能源车型销量达3039辆,其中插电式车型秦2476辆,e6电动车400辆,比亚迪与戴姆勒共同打造的高端电动车腾势163辆。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7676辆,同比增长155.6%,2015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开门红”。

    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表示,2015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将会继续倍增,至少做到150亿元。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销量也要实现翻倍。

    此外,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等中国品牌企业,通过收购等方式,快速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研发关键技术,并通过其传统车领域的销售优势快速扩大销量。

    中国汽车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安庆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批企业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在关键零部件研发上加大投入,的确有可能诞生比肩全球水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形成第一阵营的同时,整体市场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市场化成当务之急

    陈全世表示,2012年,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等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通知》,中央财政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

    据记者了解,各部委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上的投入资金已达到42亿元,今年5月份即将开始验收。这项创新工程包括25个企业,每家企业拨款1.5亿元以上。

    陈全世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表示,“完成情况很不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与25个企业签有目标合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完成一半就已不错了。”

    上述情况形成的原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主要以政府采购和补贴为主,因此地方政府对各自属地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实行补贴政策等,造成“地方保护”,这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进程非常不利。

    闻度研究总经理王丰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在通行全国的“公共性”政策下面,事实上88个示范城市大部分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

    有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市场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将新能源汽车交给消费者去选择才更有利于这一产业的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王青建议,在购买环节,通过价格优势引导消费;在使用环节应建立更多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便利政策;同时,新能源汽车产品应该更加多样化或者功能更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知豆推分时租赁模式 破解电动车推广难题

    下一篇

    北京现代布局160万辆产能 欲提升D+S比例至50%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