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高管的辞职或离职原因大多是由于职位调动,或是年龄限制自然退休,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与“限薪令”关系不大。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自从去年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银行高管及基层员工的薪酬变化和离职履新消息就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热点。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就有超过10位银行高管离职。
今日下午,又传出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已提交辞呈,但浦发银行相关部门对《每日经济新闻》否认了这一消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高管的辞职或离职原因大多是由于职位调动,或是年龄限制自然退休,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与“限薪令”关系不大。
不过,与此同时,传统银行从业人员在行业内或是跨界跳槽至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现象一直存在。有P2P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单从薪酬来说,互联网金融公司并不会给很高,有些是冲着创业去的。
高管变动与限薪关系不大
1月1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作为上市央企中的“薪酬高地”,国有五大行首当其冲。
对于限薪令,建行董事长王洪章此前在香港业绩发布会上“自曝”降薪。王洪章表示,出席发布会的四名高管中,除首席风险官曾俭华外,他本人和副行长庞秀生、杨文升三人都已经降薪。自2015年起,五大行高管薪酬按照国家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的有关政策执行,具体薪酬水平将在2015年年报中显示。
与此同时,近期五大行中新一轮的离职履新潮随之而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在国有五大行中至少有8名银行高管辞职或离职。
如交通银行,今年初,原交行副行长钱文挥辞职,或任工商银行监事长。3月25日,交行发布公告,该行另一位副行长朱鹤新也辞去副行长职务,有消息称,其将履新中国银行副行长。
中行3月26日发布公告也称其信贷风险总监詹伟坚于3月26日任期届满,不再担任中行信贷风险总监一职。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詹伟坚离职或许是受国有银行高管限薪政策影响。
股份行方面高管也是变动频频。在4月18日的业绩报告会上,浦发银行披露,现上海信托董事长潘卫东、浦发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刘以研将出任浦发银行副行长;由此,浦发银行副行长将由原来的6位变为7位。
昨日傍晚,又传出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已提交辞呈,据称是因为个人原因。对此,浦发银行相关部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上述消息并不属实,朱玉辰行长目前正常履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即向浦发银行内部某高管核实,但对方称“并不知情”。
不过,梳理上述大行高管的辞职或离职情况不难发现,其原因大多是由于职位调动,或是年龄限制自然退休,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与“限薪令”关系不大。
某国有银行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我国当前的银行体制下,国有银行高管都是有行政级别的,还有不少是行政任命的,薪酬并不是影响高管去留的唯一因素。“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了解到有仅仅因为限薪而离职的高管,离职潮就更无从谈起了。”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银行的效益与前两年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传统金融业仍是主流,虽然薪酬整体略有下滑,但仍然有竞争力。
跳槽新路径
不过,传统银行从业人员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选择行业内或是跨行业的跳槽行为一直存在。
某浙江地区股份行支行行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银行经营压力和生存环境确实比前几年要差,特别是在浙江、山东、山西等不良高发的省份,银行从业人员的压力很大,挣钱肯定是比从前难,离职跳槽去寻求更好工作的确实有。
据该支行行长介绍,一般而言国有大行的银行从业人员会选择跳去股份制商业银行,以谋求一个更高的职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银行从业人员的跳槽路径似乎已不再按照“从大行到股份行,从股份行到地方行”的老套路。
据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股市的火热,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民营银行的诞生,互联网金融公司、券商、私募、民营银行等也成为传统银行从业人员跳槽的的目标行业。
如注册在上海的一家民营银行——华瑞银行,其高管团队有不少都来自传统银行业。据银监会核准的最新高管名单,华瑞银行董事长凌涛,原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华瑞银行行长朱韬,原任中国银行苏州分行行长;华瑞银行行长助理兼首席信息官孙中东,曾任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助理总经理、信息科技部副总工程师。另一名行长助理兼首席风险官解强,原为上海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从传统银行业跳槽去新兴的民营银行一般都会担任比较核心的职位,因此在薪酬方面也会非常具有诱惑力。”上海地区某银行内部人士表示。
至于跳槽去互联网金融公司,上述人士告诉记者,这些银行从业人员大多并非高管级别,跳槽过去主要从事风控管理方面的工作。
据某P2P公司高管向记者透露,“单从薪酬水平来说,互联网金融公司一般并不会给很高,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属于创业型公司,所以给的基本上都是合伙人价格,可能年薪就在50万左右。此外,还有的是离开银行拿着自己的钱出来创业成立互联网金融公司,属于创始合伙人,当然也有采用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就是允诺高薪加期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