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公司的大扩容,极具诱人“钱”景,制度性红利催促着资金加速进场,新三板到底有哪些惹人垂青的缘由,又有哪些不得不防的风险?为解开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特别推出“淘金新三板理财”系列报道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娜 黄小聪
每经记者 李娜 黄小聪
被誉为中国“纳斯达克”的新三板市场像一个刚刚开放的蓄水池,正不断吸引着大量资金涌入,也让这个水池开始沸腾起来。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就有20多家基金公司通过专户或者依靠子公司平台,完成了新三板产品的试水。而阳光私募对新三板产品的发行节奏也不断提速。从收益来看,首只新三板产品——中铁宝盈-中证资讯新三板系列1期,其盈利也甚是丰厚,截至今年2月底,产品浮盈已超过60%。
新三板公司的大扩容,极具诱人“钱”景,制度性红利催促着资金加速进场,新三板到底有哪些惹人垂青的缘由,又有哪些不得不防的风险?为解开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特别推出“淘金新三板理财”系列报道,今日将首先刊发投资新三板产品的市场篇和机遇篇,明日将发布风险篇和测评篇(目前正在发行和即将发行产品的独立评测),投资者关注微信公众号“火山财富”(请搜索“huoshan5188”关注订阅)可第一时间获得相关资讯。
“2天”、“1天”、“1小时”、“秒杀”,新三板资管产品的发行速度一再被刷新;
“超募”、“任性超募”、“破亿元”,这是新三板资管产品发行时,各家公司描述规模最爱用的词;
新三板这个蓄水池,正吸引公、私募加速进入,纷纷发行资管产品投资这一市场。《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微信公众号“火山财富”,请搜索“huoshan5188”关注订阅)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产品大多销售火爆,甚至获投资者“秒杀”。
投资者的追捧,自然是因为这类产品赚钱效应明显。数据显示,去年发行的部分新三板资管产品截至目前已有接近80%的收益。业绩不俗,发行火爆,一时间,公、私募圈内新三板理财急速升温。
公募抢食新三板蛋糕
新三板资管产品究竟有多热?看看最近公募基金子公司和阳光私募发出的捷报就能一目了然。
不久前,南方基金子公司南方资本推出的新三板产品一日售罄,并获得了较多的超额认购。
“公司首期新三板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投资者热捧,任性超募,规模破亿。后续产品也将陆续推出。未来还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适时推出公募基金。”国寿安保基金有关人士表示。
据了解,首家PE系公募九泰基金发行的九泰新三板分级1号,在销售计划公布仅1小时,进取级全部份额即认购完毕并已超募。该产品的存续期限仅为18个月,低于行业平均2~3年的封闭期。
“现在新三板产品实在是太热了,我一直都希望公司能赶紧发行投资新三板的资管产品。”一位基金公司的高层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
北京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私下则甚为遗憾地对记者表示:“公司首只新三板产品收益不俗,当时发行时只进行了小范围推销,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的,知道肯定会买。”
由于新三板资管产品起价至少在100万元以上,有些基金公司人士甚至邀好友合伙凑钱去购买新三板产品。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华夏、兴业全球、九泰、财通、红土创新、前海开源等20多家基金公司专户平台或其子公司,发行了总计超过50只的新三板产品。从发行时间上看,主要始于去年12月,且至今仍在延续。部分基金子公司旗下的新三板产品数量已有3只,多家基金专户平台或子公司还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下一轮新三板产品。
私募新三板产品发行加速
同样瞄准新三板市场的还有阳光私募基金。
由于私募产品成立并不要求详尽披露,从公开信息很难获得其准确的发行情况。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咨询及走访沪上十多家私募了解到,自去年8月份做市交易模式推行以来,私募开始纷纷成立产品介入新三板,而从2014年12月至今,新三板私募产品处于密集发行期,仅在最近两三个月,就约有几十只私募产品发行。
据了解,目前鼎锋资产已成立的和正在募集中的新三板产品有8只左右,募资规模约为10亿元;而理成资产继转子新三板1号和2号外,最近又开始发行3号新三板产品。此外,阳光私募少数派也正在筹划发行第三只新三板产品尊享3号,预计规模在1亿左右。
理成资产权益管理部总监孙兴华更是感叹道:“政策的铺垫以及大的框架已经搭得很清楚了,而整个投资者进入的速度远远快于预期,原定计划是今年发3到4只产品,上下半年各发两只,但现在钱不断进来,有很多钱等着去抢好项目。我们只能改变计划,上半年就要发3只了。而原本设想的整个新三板挂牌时10倍估值,做市以后12倍,然后从12倍经过半年左右慢慢涨到25倍,但现在一做市,直接冲到25倍了,因此整个发行节奏也必须加快。”“其实大家都刚刚发,现在想参与的比较多,谁能尽早做起来就会比较有优势。我们可能在一两月之内就会发四到五只这样的产品。”元普投资董事总经理蒋培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更有私募人士表示,“最近忙得都没时间把相关的产品信息挂到网上。”
首批产品业绩不俗
如今频频出现的新产品秒杀和疯抢,实际上正是首批新三板资管产品不俗业绩带来的吸金效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有关渠道获得的资料显示,成立于2014年4月30日,规模为3100万元,封闭期3年的国内首只新三板产品中铁宝盈-中证资讯新三板系列(1期),截至2015年2月27日,其浮动盈利已达到64.15%。
此外,华夏基金子公司推出的首只新三板产品,目前浮盈也已超过40%。多家基金子公司于去年发行的新三板产品,也开始显现浮盈。
记者从呈瑞投资获得的信息显示,永隆新三板投资基金成立于2014年8月,目前仓位为100%,3月5日的最新净值为1.72元,半年时间收益率近80%。而阳光私募少数派的数据显示,其产品新三板尊享1号成立两个月,浮盈已超20%。
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产品总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投资的项目也是最近两个月刚刚成立,由于还处于比较初期,目前收益尚未在净值上体现,但由于项目质地良好,预计进入做市阶段后,净值将会在2点几。根据其3年封闭期计算,年均投资回报率将在30%之上。
据记者了解,最新成立的新三板私募产品,目前还处于建仓阶段,有的只有三成仓位,因此业绩体现还需要一段时间。如1月份刚成立的永隆呈瑞新三板1期,3月5日的净值为1.05元。
《《《
机遇篇
淘金新三板三理由让你不得不爱
新三板展现出的巨大“钱”景,诱惑着高净值客户资金蜂拥进入相关资管产品。针对这些产品具体的投资机会,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微信公众号“火山财富”,请搜索“huoshan5188”关注订阅)记者采访的公、私募人士分析称,其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转板等一系列制度红利,流动性红利带来的估值大幅提升,以及新三板企业本身的高增长。
理由:转板等制度红利
“政策支持和IPO预期,是资金蜂拥新三板的最大动力。目前,在新三板上市不仅会给企业带来财富效益、广告效应。而且转板机制一旦确定,公司可优先享受‘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企业即可转至主板。随着市场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新三板还会陆续公布相关规则和服务指南,比如在融资工具方面,将来会推出债券、优先股,围绕债券、优先股如何发行、如何交易也会有相关交易规则出台。”财通基金相关人士表示。“现在的制度红利,包括后面可能会发布的转板机制,对一些企业来说还是有不少机会,而且新三板的指数也要出来了,肯定会吸引更多投资者,也会带来进一步溢价,早点参与,收益可能会更好。”元普投资董事总经理蒋培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理由:流动性改善提升估值
国寿安保基金专户投资部副总经理胡文飚指出:“现在随着交易方式的多样化,包括已经推出的做市交易和即将推出的新三板分层和竞价交易制度,未来投资新三板的退出方式也更加丰富了,主要包括交易退出(协议转让、做市交易、竞价交易)、转板退出、并购退出。近期悄然盛行的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就让PE/VC等机构投资者看到了快速退出的通道。因此新三板的投资周期正在逐渐缩短,回归常态。”
流动性的改善正在不断提升新三板的估值,更催生新三板成为各路投资者们眼中的价值洼地。
据新三板定增网信息显示,3月5日,新三板共有304只个股发生交易,数量与前日持平,但成交金额达到了7.37亿元,较前日的5.48亿元大幅提升,再次创出历史新高。其中,共有15只个股的成交额超过了千万元,做市股达12只,成为成交额大增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新三板公司正在急速扩容。3月初,新三板挂牌数量突破2000家。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表示,新三板大发展,第一步是挂牌数量居各个板块第一,预计今年底5000家,明年底10000家,后年15000家;第二步挂牌股本逐步增加;第三步总市值逐步成长,新三板平均股价7.68元,为各板最低,远远低于创业板的26.56元,甚至低于上海主板的9.32元。“现在新三板估值肯定是最低,创业板已有六七十倍的市盈率,新三板很多才二十出头,相对安全,且新三板应算是一级半市场,具备PE投资的特征,又有二级市场交易的特征。从这个角度看,机会也更大。”蒋培明指出。
理由:企业高成长性
对投资者而言,新三板上市企业自身良好的成长性,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子公司联席总经理付柏瑞比喻称,“就是找水多的池子。传统行业的池子已越来越少,而新三板的池子正在疯狂往里倒水。我们自然也要进去,因为赚钱相对容易。”新三板的机会在于三个存量,即市值存量、经济存量和投资者存量,这三个存量都需要转型。存量就是水,而转型就是一个池子注向另一个池子的过程。当然创业板也代表了一些新兴行业,但新三板代表了更新兴的行业以及更先导性的公司。
有基金公司统计发现,截至去年底,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整体分布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中小微企业占比高;二是科技含量高。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5%。挂牌公司主要是创新性、创业型、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新三板剔除金融业后的净利润增速为18.86%,高于中小板的6.38%以及创业板的15.17%。“目前来看,新三板产品的收益主要来自制度性溢价,制度溢价只能持续1~2年。随着参与者增多,交易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这一溢价会逐步消失,之后仍要依靠没挂牌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来取得投资收益。”前述九泰基金相关投资人士向记者表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