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已经暂停一个月了,你看周四会操作吗?”——面对这一话题时,多位受访的银行机构金融市场部人士认为,目前重启的必要性似乎并不大。
支持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是上周三开始的资金面紧张局势,现在已得到明显缓和。不过据了解,此次投放流动性的手段并不是公开市场逆回购,而是去年以来新创设诸多定向货币政策工具中的某几项,包括SLF(常备借贷便利)、PSL(抵押补充贷款)等。
“央行‘偷偷摸摸’放了钱,就没必要再在公开市场操作了。”一交易员还向记者确认,这两天央行的确进行了相关操作。
既然如此,中国央行公开市场还有必要继续存在吗?
温州当地某股份制银行固定收益部负责人表示,公开市场肯定不能关闭。不管做不做,公开市场的存在就是一种态度。同样道理,那些眼花缭乱的创新定向工具,也是央行的一种态度。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相关定义,我国公开市场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已隐匿多年的央行票据、近期使用较为频繁的正回购或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以及国库现金定期存款等。
实际上,从去年四季度开始,SLO首先登场。随后又陆续出现了SLF、PSL及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市场戏称之为“四大金刚”。不过,它们之间也有区别。SLO属于央行官方定义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而其他三种并不在此列,也即属于非公开操作手段,央行无需对外公开其具体操作信息。
根据央行规定,新工具中仅有SLO的实施情况需要延迟1个月公布。从官网公告来看,迄今为止的最后一次SLO操作是在今年2月27日。
很明显,今年以来绝大部分时间央行采用的都是“暗箱操作”。对此,接近货币当局的一位人士曾对记者表示,中国金融市场存在较强的不均衡性,非公开操作并不意味着不透明,它有其存在的市场基础。
在受访人士的观点中,也有针对当前我国汇率格局的。他们认为,公开市场主要针对资金的数量与价格,但相比而言,涉外的汇率问题其实更为敏感和重要。
他们指出,在人民币汇率当前受压的背景下,央行再度降息的可能性应该也在减弱。仔细分析11月22日的那次降息不难发现,考虑到上浮调整因素后,当前我国“实际的”1年期基准存款利率仍为3.30%,与2012年7月降息后的水平保持一致。不同期限贷款利率虽有所下调,但缺少实际的操作意义。
美元指数自今年7月初的79.75低位开始持续走强,迄今为止的半年内已升至最高的90.13,区间累计升幅超过13%;同时期的境内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一度短期逆势走强,但11月至今突然呈现快速贬值之势,两个月内贬值幅度达到1.8%左右。
与人民币贬值相重叠的,是央行降息以及银行代客结售汇的连续3个月逆差。这表明,美元的吸引力正在持续增加,这无疑制约了我国央行的进一步降息。据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人士介绍,后者逆差表明国内的企业与居民更愿意持有美元,并同时意味着人民币大量滞留在金融机构而非实体部门。长远来看,这将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形成较大阻碍。
无疑,主要着力于国内资金价格变动的公开市场,其作用似乎正日渐式微。
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利率交易主管欧阳健认为,今年以来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侧重的也不再是数量,而是价格信号了。所谓的投放与回笼已不再是央行的主要目标。欧阳健指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逐步健全,有利于央行操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