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宋双
每经记者 宋双
近期的“疯牛”行情使得权益类基金再度走俏,而固定收益类基金在火红了一整年之后迎来寒冬,规模、收益均出现下滑。
而今年8月汇添富首开短期理财基金清盘先河后,临近年末,基金清盘似乎开始加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12月以来基金发布的公告中注意到,大摩华鑫货币、富国7天理财宝已提出终止基金合同;同时,年内出现7只固收类基金转型。
大摩华鑫货基被清盘/
大摩华鑫货币成立于2006年8月17日,是大摩华鑫发行的第三只基金,也是截至目前该基金公司产品线上的唯一一只货币基金。
2014年12月5日,大摩华鑫货币发布公告,决定终止这只货币基金的基金合同,并表示清盘的原因是“市场环境变化,为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从成立年限来看,大摩华鑫货币是一只老基金,至今已运作7年时间。就最新数据来看,其业绩并不理想:截至2014年12月12日,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2.1%,每万份收益仅为0.5639元。今年三季度末,大摩华鑫货币规模为1.75亿元。
规模小且收益差似乎是大摩华鑫货币难以继续运转的理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7年间大摩华鑫货币规模和业绩一度大起大落,走势并不稳定。
大摩华鑫货币首募规模为13.32亿元,2011年上半年末缩减至历史低点,仅剩下0.76亿元;而2012年四季度末规模却暴增至25.81亿元,2013年四季度末规模再次降至10亿元以下为7.68亿元,随后持续下降。
而就业绩来看,7年来大摩华鑫货币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3.816%,其在2012年3月21日降到最低点1.946%,也在同年6月初达到最高点9.191%;2014年最高点是12月1日的6.461%,但很快回落。
相比之下,每万份收益更能体现货币基金收益水平。7年来大摩华鑫货币平均每万份收益为1.2921元,其曾在2012年1月29日冲高至10.5265元,2014年2月初也曾超过9元,但都迅速回落;其每万份收益在4元~5元和5元~6元的天数分别仅为9天和3天;今年11月,其每万份收益出现明显向下波动,11月10日、11月3日和11月17日分别为0.3201元、0.3056元和0.2841元,其中每万份收益0.2841元更是大摩华鑫货币自成立以来的最低点。
在评价机构给出评价中,大摩华鑫货币目前只有一星和两星的水平,基本不被推荐。
2014年,大摩华鑫一共发行3只基金,包括1只股票型、2只债券型。截至三季度末,大摩华鑫18只基金资产规模共计166.51亿元,在基金公司中排名第43位。目前旗下固定收益类产品一共7只,就规模来看,大摩华鑫货币并非垫底,债券基金大摩华鑫强收益三季度末规模仅1.44亿元;大摩华鑫双利增强也只有1.88亿元。相比之下,其余4只固定收益类基金规模尚可,最高的是大摩华鑫纯债稳定添利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基金,A类和C类份额合计21.49亿元。
至于大摩华鑫权益类基金也是规模分化,“微基”不少,规模甚至低于大摩华鑫货币,例如大摩华鑫主题优选、大摩华鑫进取优选、大摩华鑫基础行业和大摩深证300指数今年三季度末资产规模不足1亿元。
富国7天理财宝B遭赎空/
富国基金公司此次清盘的基金,是公募产品线上唯一的一只短期理财基金——富国7天理财宝。
富国7天理财宝成立于2012年10月19日。根据今年三季报披露,其A类资产规模仅剩下2541.38万元,B类资产规模为0元,也就是说,三季度B类份额被一赎而空。
记者注意到,富国7天理财宝B曾在三季度某个时点获得8149.94万元的申购,在季末之前又被尽数赎回,而这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今年二季度末,富国7天理财宝B类资产规模同样为0元,而二季度初B类份额为1000.54万元,二季度中一度获得14749.42万元申购,随后又遭到15749.96万元赎回,也就是说,最近两个季度,富国7天理财宝B类份额的持有资金在7天到期之后并未选择持续滚动投资至季末时点。
富国在12月10日发布公告,清盘的原因是“市场环境变化,为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富国7天理财宝首募规模曾高达97.11亿元,其中A类份额54.55亿元,B类份额42.55亿元。目前,除B类份额规模起伏之外,A类规模也只剩下2541.38万元。
截至12月12日,富国7天理财宝A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2.525%,每万份收益为0.9263元。观察其历史收益数据,其成立以来平均每万分收益为1.1251元,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3.32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4年富国7天理财宝收益频频异动,2月27日每万份收益曾达到7.5406元的历史高位。此外,还有7个交易日每万份收益高于4元,历史上其每万份收益超过4元的天数仅为12天,7日年收益率的高点也在2014年,最高点是3月5日7.737%。
不过,自始至终,富国仅发行了一只短期理财基金,并未在该产品上进行过多尝试。
2014年富国成立基金数量多达14只。今年三季度末,富国资产规模合计753.16亿元,排名第14位。旗下基金规模排名中,富国7天理财宝并非最低 (富国收益宝货币基金仅剩下2063万元)。同时,QDII基金富国全球顶级消费品和富国全球债券,以及指数型基金富国上证综指ETF规模均不足1亿元。
年内7只固收类基金转型/
除个别基金选择清盘外,近期也有基金正加速转型,调整投资策略,试图再争取一些生存时间。
实际上,基金转型在2014年也不是新鲜事,转型并不是对基金合同的小修小改,而是变成一只新基金。只有固定收益类产品互相转换,由于风险和收益相近,影响相对较小。
然而,短期理财基金成为转型主角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2014年集中出现短期理财基金转型为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以及债券基金转型为货币基金或混合型基金的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2014年以来截至目前,一共有7只固定收益类基金公告转型。其中,短期理财基金除清盘之外,转型的还有3只,分别是万家理财14天转型为万家日日薪货币,南方理财30天转型为南方收益宝货币,国泰6个月理财转型为国泰创利债券。而南方理财30天目前正在持有人大会召集过程当中,国泰6个月理财转型事宜于12月初尘埃落定。
另外,还有部分短期理财基金修改了运作期限,比如大成理财21天修改为大成月月盈,鹏华理财21天修改为鹏华月月发,光大保德信添天盈季度理财修改为光大保德信月度理财。
不难看出,兴起于2012年的各式短期理财基金由于规模骤降逼迫其反思,或清盘,或转型。
此外,2014年固定收益类基金转型的还有4只,分别是华宝中证短融50转型为华宝活期通货币,华富恒鑫债券转型为华富灵活配置混合,易方达裕惠回报转型为易方达裕惠回报定期开放混合发起式,汇添富新收益债券转型为汇添富添富通货币。此外,长信中短债仍保持债券基金身份,但投资转为纯债运作,更名为长信纯债壹号。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两只固定收益类基金2014年的转型是将封闭期条款去掉,彻底转变为开放式基金,分别是国联安信心增长和广发聚源。
与此同时,权益类基金的转型跨度相对较大。2014年共有4只权益类基金转型,南方金粮油转型为南方高端装备制造,长盛同祥泛资源主题转型为长盛战略新兴产业灵活配置,将投资标的整个 “推翻”;同时,还有将被动投资策略变为主动投资的,长盛上证ETF及联接转型为长盛电子信息主题灵活配置,大成中证消费内地主题指数转型为大成消费主题股票。
天治趋势精选、华商大盘量化精选、QDII基金广发亚太精选和汇添富亚洲澳洲成熟市场修改了投资范围,其中华商大盘量化精选更是两次召开持有人大会才成功转型。由此可见,权益类基金的转型阻力也较大,持有人“用脚投票”的情况或难免发生。
短期理财基金面临边缘化/
不难看出,近期清盘或转型的基金都集中在货币基金之上。单就清盘来看,目前4只清盘基金全都是货币基金 (短期理财基金本质上也属于货币基金,只是带有封闭期)。
回顾该类产品的发展历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从2003年首只货币基金成立至随后几年,该类产品一直发展缓慢;2008年甚至整年没有货币基金成立;直到2012年在短期理财基金的兴起带动之下,以及2013年余额宝电光火石般冲击,货币基金才在2014年迎来真正爆发。
货币基金暴增的规模也改变了公募基金资产结构。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2007年货币基金资产总规模1110.45亿元,总占比仅为3.39%;股票基金总规模1.61万亿元,总占比49.46%;到2014年11月份,股票基金与货币基金出现大反转,前者总规模还剩1.08万元,总占比27.35%,而货币基金规模上升至1.88万亿元,总占比达到47.53%。
正是在货币基金大发展之际,却出现了清盘、转型等一系列未曾预料的问题。同时,货币基金之间规模分化也很厉害,其中不乏资产规模上千亿者,也有规模仅数百万元者。
率先扛起清盘大旗的短期理财基金,在短短的2年间里就经历了极盛到极衰的过程,这也拷问基金公司开发新产品的水平。
尽管目前市场上短期理财基金数量达到117只 (A\B份额分开计算),但总规模仅为935.26亿元,在货币基金中占比仅为5.8%左右。先后清盘的汇添富理财28天、富国7天理财宝,以及一系列短期理财基金的转型和修改投资周期,再加上基金公司对于该类产品发行意愿骤降,都表明短期理财基金或许已被边缘化。
富国基金内部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还是比较克制的,到目前为止短期理财基金只发了这一只。原本计划是会发更多,但公司仔细研究之后认为这类产品的发展空间很小,所以就没有再发。”
记者还注意到,不仅面临清盘的富国7天理财宝B类份额资产规模为0元,华夏理财21天债券B、融通7天理财债券B、交银理财60天债券B以及修改运作周期后的鹏华月月发短期理财债券B,三季度末资产规模都为0元。
实际上,近年低迷的A股行情为货币基金发行火热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2014年底A股市场行情回暖,2015年货币基金是否还能演绎规模神话仍是未知数,可以预见的是,在规模分化之下,清盘、转型的货币基金会越来越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