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LP报告称,该指数最近两月连续回落,降至去年同期水平以下,与一季度平均值基本相当,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仍有下行压力。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经济数据趋势性下滑仍在延续。昨日(12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CFLP)和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CFLP报告称,该指数最近两月连续回落,降至去年同期水平以下,与一季度平均值基本相当,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仍有下行压力。
野村证券驻香港中国经济学家常春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低迷的PMI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仍然偏弱,也印证了央行在11月的非对称降息很有必要,在一系列宽松政策的刺激下,四季度GDP增长估计维持在7.3%的水平。
新订单指数连续回落/
11月份制造业PMI为50.3%,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为近8个月以来的最低值。
若从分项指数来看,最为关键的需求和生产指数都较为疲软。
11月新订单指数降至51%以内。8月份以来,新订单指数连续回落,最近两月回落幅度有所扩大,均在0.5个百分点以上。从CFLP调查来看,最近两月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明显增多。10月为48.8%,上升2.1个百分点;11月继续上升,达到49.1%,处在近年来的较高水平,反映出目前企业承受的市场压力较大。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陈中涛分析说,市场需求不振,主要受投资增速回落影响。今年以来,投资增速从去年的19%以上,降至16%以下,对市场需求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还特别提醒,新出口订单指数最近两月连续下降,降至50%以内,预示着出口也呈波动态势。
受到需求低迷等影响,最近两月生产指数连续下降,11月降至52.5%,处在今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企业采购活动也呈收缩态势,采购量指数有所回落。大中小型企业PMI指数均有所下降。大型企业PMI指数降至52%以内,中小型企业PMI指数位于50%以下。
而同在昨日发布的汇丰PMI也显示经济仍旧比较低迷。11月汇丰PMI终值为50%,与初值持平,但较上月终值回落0.4个百分点,已经处于荣枯临界点。
库存两端同时收缩/
PMI指数中,与实体经济活动相关的一系列指标数据也相对黯淡。
比如,当月原材料库存下降0.7个百分点至47.7%为近9个月新低,产成品库存下降0.8个百分点至47.1%为近7个月新低。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库存两端同时大幅收缩,一方面表明去产能过程持续,企业去库存压力不减;另一方面表明企业供给端加速收缩,经济增长疲弱现状难以显著改善。
一些主要工业品仍然挣扎在产能过剩的泥潭中。数据显示,11月24日至11月30日,环渤海煤炭库存量由上周的2099万吨增加至2156.4万吨。
交行报告指出,11月以来耗煤、钢产增速低迷,显示近期工业生产有持续萎缩的风险。
这也使得中国的通缩阴影仍将持续。上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44.7%,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跌。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购进价格持续下降带来输入性通缩压力加大,PPI已经连续32个月负增长,目前仍未见改善迹象。”连平说。
企业端承受的经营压力无疑很大,11月PMI数据显示,大型企业依然处于扩张区间,但已是今年下半年最低值;中型企业跌至2012年以来最低值;小型企业跌幅最大,为近10个月新低。
料四季度经济平稳运行/
四季度以来,宏观调控对经济的托底力度有所加大。
连平分析说,随着前期稳增长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近期新批复系列铁路、机场、水利工程等项目,有助于未来经济企稳。最近央行非对称性降息,意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未来应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货币信贷支持力度。
这几乎是目前业内的主流观点。陈中涛也表示,最近,期货市场、资本市场均出现明显积极变化,反映出市场信心增强。现在政府仍有较大政策应用空间和项目储备,有较强的相机选择能力,后期仍有望出台较多政策利好。
对于企业来说,目前融资成本是最大掣肘。根据央行发布的报告测算,9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7%,还略高于二季度的6.96%,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7.33%,也高于二季度末的7.26%。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也高于二季度。
年关将至,明年经济基本面将迎来包括财税改革和国企改革等在内的更多大动作,这无疑也需要一个稳定形势奠基。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第十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演讲时就表示,2014年投资增速下滑与居高不下的融资成本有很大关系,应该把降低融资成本作为重中之重,同时放松管制,从结构性减税过渡到大规模减税。
“长短结合才能使中国经济有一个稳定的增长。”滕泰认为,2015年中国经济能不能稳住,关键取决于货币政策能不能尽快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众多经济学家认为,鉴于政策空间存余很多,今年四季度经济会在7%到7.5%之间平稳运行。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