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一鸣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王一鸣 发自上海
伴随着11月上旬 “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亮相,资本市场对GQY视讯(300076,收盘价17.82元)的机器人产业关注度正趋升温。
鉴于机器人业务与公司传统大屏幕拼接、数字化教学等产业不存在关联,近年来公司业绩亦出现明显波动;GQY视讯为何会在今年2月提出转型机器人?其底气何在,未来又将驶向何方?
带着这些疑问,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在上海专访了GQY视讯董事长郭启寅。
超募资金将投向机器人
NBD:GQY视讯传统主业为大屏幕拼接、数字化教学产业等,今年2月份开始提出新产业(机器人)2014年~2016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公司是如何想到要发展机器人业务的?
郭启寅:我们今年上半年发布的机器人发展战略转型,不是凑热闹,也不是赶潮流。早于十年前,公司就开始在做研发,2004年公司专门成立了机器人研发部,2006年也开始与交通大学展开合作。
在机器人产品研发出来后,转型有底气了,GQY视讯才提出机器人的战略转型。到目前为止,机器人已成为了GQY视讯的主营业务,对此,公司经营范围在10月下旬已提出变更。
为何在十年前能想到布局机器人产业?我认为,一个企业在进行研发之前,对于研发的方向是需要通过市场一线人员调研才能了解,而且这个人需要具备决策能力;彼时我作为管理层,正因为一直工作在市场一线,所以可以捕捉到市场前端的需求,从而将技术研发投入与之相匹配,这需要战略上的预见性。现在看来,我们方向是定对了。
NBD:2010年GQY视讯登陆创业板时实际募集资金8.1亿元,其中超募资金约为5.42亿元,截至2014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6.17亿元。对于目前剩余的募集资金,公司计划如何科学运用?
郭启寅:GQY视讯登陆资本市场已四年半,募集资金、特别是超募资金还有不少节余,并不是没有计划和考虑。对于超募资金投入有两个原则,一是要谨慎;二是一定用于未来的第二主业,即机器人。
从过往募投项目来看,比如生产高清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项目,由于近年来伴随政府投资 (特别是在标志性建筑等领域的投入)的削减,使公司原有主业受到一定冲击,未获预期扩张。但在市场需求紧缩的情况下,公司加大了视讯行业解决方案投入,提升了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剩余6个亿资金将用于适合我们研发生产和销售相类同的机器人产业上的投资以及并购。由此,在做强专业视讯的前提下,GQY视讯还进行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明夏量产
NBD:目前,公司有两家机器人公司,一是8月份公告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新纪元机器人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新纪元);另一家则是公司持股15.83%的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新世纪)。请问目前这两家公司的共性以及不同之处,是否会有协作?各自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郭启寅:两家公司是两套班子,公司定位也存在差异。我们研发的机器人产业总结下来就是两大成果:第一个成果是,上海新世纪机器人研发成功的自平衡车,已应用于天安门广场、北京APEC会议以及西藏布达拉宫等地的移动警务平台,这属于代步机器人产品,目前已进行产业化,正在建半自动流水线,建完后年产能达10万台(民用),从而拓展到民用领域。该移动警务平台由公司作为国内总经销,截至今年9月,已取得全国经销商客户签署的累计金额4600万元的移动警务平台意向性订单。并且,未来如果上海新世纪利润增加,会优先考虑将其注入上市公司。
第二个成果是“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填补世界医疗救助领域空白(按照市场需求,该产品已更名为 “多功能通用自平衡平台”)。此前,GQY视讯与上海交大高峰教授团队进行产、学、研合作,于4月份签订《技术开发协议》,研制特种机器人——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这一产品将由上海新纪元进行产业化。
与上海交大合作研发的这款“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其运用新型并联机器人技术、惯性传感器技术、自平衡控制技术,能满足车载运输与救护的要求,即保障医护人员对救护车上的病员进行简单救护,同时避免转运途中的二次伤害。区别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其核心技术在于:全球首创的多维减震技术,基于多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自平衡控制原理,只需一层结构即能达到多维减振的目的。
两家机器人公司的协作在于,这款并联机器人结构来自上海交大,平衡技术有几项则是来自上海新世纪。我们预计,“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产品明年夏天将初步小批量产品化。
NBD:资料显示,上海新纪元将专注于特种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和销售。按披露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投资项目2015~2019年的销售收入将达25.61亿元,相应净利润为3.2亿元。公司三季报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1526.10万元。上述项目盈利预测是否过于乐观?如何防范技术风险,从而保证新产品的排他性?
郭启寅:摆在面前的是产品化及市场投放压力,但有压力必然有动力。“多功能通用自平衡平台”应用领域可以不局限于野外救援、运输中的救护,还可以使用于豪华邮轮、高档汽车、太空望远镜、特殊装备等行业。倘若加以推广,相信上面的26个亿收入不是上限。
现在做的事,产业空间很大,比如,目前中国投入使用的救护车有十几万辆,高危病人在运送途中都需要特殊照顾,加上部队使用的救援车辆都有实际需求,按每台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不超过40万元售价估算,潜在的市场需求或上百亿元。
公司当下需要做的,一是把技术研发好,二是价格市场能够接受,三是生产能力具备。
在技术层面,我们会积极申报知识产权,同时采取股权激励等方法防止核心技术团队人员的流失,一直以来公司保持着不超过5%的离职率,尤其是核心人员几乎没有人离职;未来将保持产、学、研联合,不断引进新技术。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