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严查15万亿卖地钱

    每日经济新闻 2014-11-11 00:53

    土地市场整治,付出的代价是地方GDP短时下降,财政困难度上升,好处是未来系统性风险会缩减。

    每经编辑 叶檀    

    每经评论员 叶檀

    从8月开始,首次全国范围的土地出让金审计拉开,2008年~2013年6年间,地方政府总计约15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将成为审计重点之一。审计土地出让收入,对地方财政影响,对民生影响,对利益相关方的财富影响。

    审计署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1年对部分地区的土地资金做了审计工作。对比三次审计结果,地方政府违规、变相减免土地出让金、用地单位拖欠土地出让金、部分土地出让金未纳入基金预算管理等问题屡屡出现。

    此次15万亿元审计结果如何?

    把地方政府当作理性经济人,上述审计数据不难理解。地方政府以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换取大企业投资,拉动当地GDP与就业,还能够提升当地其他土地的溢价。

    但是,把地方政府当作经济秩序的守护者,当作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上述所有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向大企业提供低价地,无异于提供了错误的激励机制,让所有的企业囤地、从实体企业转型成为开发商。无论实体做得好不好,手上有核心区块的土地,就可以一本万利。

    把地方财政维系在土地与大企业身上,风险极大,没有永远上升的行业,一旦某个重点扶持的行业周期下行,地方政府无法从大企业获得正常的税收与就业。当土地市场进入寒冬,地方政府又该如何自处?

    地方政府回归执法者与守夜人本位,上述难题迎刃而解。以法治市,就不会出现地方政府嫌贫爱富、锦上添花的现象。未来,大企业可以获得低价地或者廉价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围绕土地市场、地方平台公司开展融资的信托、资管等项目也将逐步萎缩。

    土地市场整治,付出的代价是地方GDP短时下降,财政困难度上升,好处是未来系统性风险会缩减。

    让人更加好奇的是,此轮大审计会有哪些官员落马?土地市场与基建市场一样,是腐败重灾区,地方政府的小金库常常设置其中,这样的疑问是正常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家中央单位、6家中央企业和2所部属高校,形成了47份巡视反馈情况报告。因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矿产开发等领域存在腐败问题,被中央巡视组点名的地方和单位占到被巡视地方和单位的六成以上(超过28个)。

    可以想象,还会有土地硕鼠落网。重要的不是为此鼓掌,而是审计后彻底解决容易滋生腐败的制度性土壤。

    让地方政府回归本位,财政公开透明,是第一位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管清友 李奇霖:低通胀不是货币“放水”的理由

    下一篇

    沪港通下周一启动 上证所将开展T+0试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